《生产不合格现象纠正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不合格现象纠正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生产不合格现象纠正方案一、目的通过对实际存在的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合格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或减少损失,不断地进行质量改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二、相关职责质量管理部组织对不合格现象的调查、分析、处理,负责对不合格现象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参与与配合,如设计、工艺、加工和质量控制等。三、确定不合格现象的纠正措施(一)不合格现象的的种类1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企业规定值时2 .通过检查、检验,发现安全生产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动态管理失控,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隐患。3 .管理评审过
2、程中发现的其它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不合格情形。4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时。(二)不合格现象的纠正措施针对不同的不合格现象,应制定出不同的纠正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不合格现象及对应措施表不合格现象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企业规定值时管理评审过程中,发现其它不符合质量方针、目不合格现象的处理措施1 .质量管理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2 .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1.管理评审小组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由责任
3、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要求的不合格情况并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质量管理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确定责任部门,由境事故时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生产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三)确定纠正措施注意事项1 .对于上述情形,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由质量管理部签发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责任部门(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2 .纠正措施的对象是针对产生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原因,最终达到消除这个原因的目的。3 .纠正措施的制定,要视该不合格对组织综合的影响程度而定,包括考虑企业宗旨、市场形象、信誉、成本、经济效益等,要处理好
4、风险、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4 .采取纠正措施,不能仅局限于发生了不合格品才去查找原因的“事后”处理办法,更应重视“生产中可能出现不合格品的”的“事前”预防措施,将不合格品控制在生产过程中。5 .对产生不合格品的现象,企业应本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缺陷的顺序,完成对不合格品的管制循环,形成管理的“计划一一实施一一检查一一纠正(PDCA)循环”。按照“原因要查出、责任要分清、纠正措施要落实”的原则进行。6 .对于预防、纠正措施,必须在“实施前加以评价,实施中加以跟踪,实施后加以验证7 .为保证预防、纠正措施的正确性、有效性,企业应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不合格品预防、纠正措施管理办法”,以便指导对
5、不合格现象的纠正与预防,并纳入文件管理。8 .纠正措施的实施随发现质量问题而开始,并涉及到采取措施,消除、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纠正措施也包括对不能令人满意的产品的返修、返工、追回或报废。四、纠正不合格现象的程序()严重性评价应根据质量问题对加工成本、质量成本、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和顾客满意等方面潜在影响的程度来评价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严重性,包括体系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不合格,特别应注意由于不合格所引发的顾客抱怨。(二)可能原因的调查1 .应确定影响过程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重要因素。2 .应通过调查分析查明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包括各种潜在的原因)和所造成影响之间的关系,记录调查结果。(三)问题的分析1
6、 .在制定预防措施前,分析质量问题时,应确定根本原因或原因。2 .由于根本原因通常不很明显,因此需要仔细分析产品的规范以及所有有关的过程、操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在分析问题时可使用统计方法。3 .应考虑建立一个文件,列出不合格项目与异常现象对比表,以帮助识别有共性的问题。(四)消除原因1 .应采取适当步骤消除产生实际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2 .实际原因或潜在原因的确定可能导致修订制造、包装、服务、运输或贮存等相关的程序,以及产品规范和质量体系文件。(五)过程控制1 .为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应对有关过程和程序进行必要的控制,在实施纠正措施时,应监视其效果以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2 .纠正措
7、施是否需要制定及怎样制定,应通过综合考虑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后再做出决定。五、潜在不合格现象的预防(一)作用组织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现象的实际发生,减少不合格带来的损失,降低质量成本,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二)识别潜在不合格1 .质量管理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1)供应商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如调查表、排列图等)、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环境质量统计等。(2)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3)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2 .识别潜在不合格,以便及时了解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环境质量趋势及
8、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三)潜在不合格的预防措施1 .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质量管理部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2 .质量管理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后,制定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四)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1 .质量管理部经理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2 .当潜在不合格原因是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不完善所致时,应对相关文件修改的必
9、要性进行评审,并予以实施,执行质量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六、效果验证与纠正改进(一)效果验证责任部门(单位)实施纠正措施,质量管理部进行效果验证。验证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2 .发现的事故及事故隐患是否得到处理。3 .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是否已消除(适用预防措施)。4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是否有记录可查。(二)纠正改进1 .对有效性不明显的纠正措施,提出课题,组织攻关活动。2 .对有效性显着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其标准化,形成规范的工作标准。七、纠正的跟踪评审在完成纠正措施并经验证以后,还可能对一些后续问题实施进一步地跟踪,记录纠正措施的
10、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一)跟踪的目的不合格现象纠正的跟踪有三个方面的目的。1 .促使受审核方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2 .督促受审核方实施纠正、预防,促使受审核方不断地进行改进。3 .要向管理层报告改进的情况。(二)跟踪工作的作用1 .促进不合格现象的改进。(1)可促使受审核方针对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现象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2)可督促受审核方实施纠正预防措施。(3)使受审核方建立并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有效机制。(4)促使受审核方不断地进行质量改善工作。2 .证实作用跟踪工作可以进一步证实纠正预防措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三)跟踪工作中审核员的职责1 .证实受审核方已经找到不合格现象产生的原因。2 .对已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后效果的验证。3 .人员的培训,在跟踪过程中,审核员要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人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认识,必要时,对其进行适当地培训。4 .审核员要记录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有关文件进行改进。同时要向有关领导报告跟踪的结果。(四)跟踪的范围格。跟踪的范围常因需要而扩大,对有效性的验证也因内部管理的需要而更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