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听觉(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听觉(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听觉教学设计课题第3课听觉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耳朵的结构;知道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耳朵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过程与方法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耳朵结构模型,认识听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阅调查等方式获取耳朵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方法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耳朵的结构、功能,常见耳病及预防方法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用所学的听觉知识指导生活,保护耳朵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教学具准备耳朵模型,课件。教法探究观察学法合作讨论教学过程mfr课前引入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噌杂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些声音的?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听觉。(板书课题:3.听觉)新课讲解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耳朵的结构。1 .课件出示耳朵的结构。2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组成。3 .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耳朵的结构。4 .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二:听觉是怎样产生的?1 .进行鼓膜振动的模拟实验。(1)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2)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将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3)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4) 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
3、棉球的运动情况。2 .总结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3 .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听觉是如何产生的。4 .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三:了解常见的耳病和预防方法。1 .讨论交流耳朵常见的疾病。(1)脏东西入耳容易引发中耳炎。(2)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2 .思考:耳不掏不聋”,这种说法有道理吗?3 .查阅资料,了解掏耳和挖耳的危害。4 .小结: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习惯用发夹、手指等来掏。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皮脂腺、盯时腺等,常附有病菌。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外
4、耳道皮肤损伤和鼓膜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脓肿、软骨膜炎或中耳炎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5 .填写学生活动手册。课程小结 L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 2.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组成, 3.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4.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习惯用发夹、手指等来掏。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皮脂腺、盯师腺等,常附有病菌。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和鼓膜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脓肿、软骨膜炎或中耳炎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拓展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耳朵的其他功能。板书设计第3课听觉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等组成;中耳由鼓膜、砧骨等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组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