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香菇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一、菌种制作与品种选择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原种的制作单位必须是经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定点生产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专业研究单位,一般的栽培户可从这些单位购进原种制作栽培种用于生产。香菇栽培种的制作主要包括配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管理等工艺环节。1.菌种袋的规格:1516X3035X0.0050.006厘米的聚丙烯料或低压聚乙烯料袋,每袋装湿料大约为08L0千克,压实后料高大约为1822Cmo2、配料、灭菌、接种消毒、培菌管理要求参见下文菌袋制作部分。3、香菇菌种外观质量的鉴定。优质香菇菌种必须同时具备高产、质优、抗
2、逆性强,以及菌丝生命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菇农朋友除需确定所选用的菌种是香菇的某一个菌株外,还必须鉴定菌种质量的好坏。有些指标必须通过实验和仪器检测才能确认,平时菇农朋友可根据香菇菌种的外观质量来选须知菌种,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度等。Q)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物。(2)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菌种。(3)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培养基色泽洁白、似绒毛状、生长整齐,若菌丝色泽白中带黄,或白中带绿,说明菌种感染了霉菌
3、,若菌丝体出现黄褐色、并分泌出黄红色的液滴,说明菌种龄较长,趋于老化。(4)均匀度;出厂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丝体的纯度和培养基质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适合就好。4、主栽品种选择香菇主栽代表性品种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栽培特性表品种内容春栽908、808秋栽3号L607L307-1类型中低温型中迟熟中低温型早熟品中低温型早熟品中低温型早熟品品种种种种菌龄(天)90-15070-8070-8070-85接种期2月下旬-4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发菌适温5-32C,最适24-26oC5-23,最适24-26oC5-23C,最适24-26oC5-23,最适24-26oC
4、出菇适温7-23,最适14-18oC6-23。最适12-18oC6-23。最适12-18oC7-24,最适12-18oC抗逆性较强强强强培养料配方(%)木屑78;裁皮20;糖L石膏1木屑79;熬皮20;糖L石膏1木屑79;戴皮20;糖1;石膏1木屑79;效皮20;糖1;石膏1转色要求光线适中、转色全面、棕褐色光线适中、转色全面、浅棕红色光线适中、转色全面、浅棕红色光线适中、转色全面、浅棕红色进棚排场时间5-6月;或始菇期的10天前,20。C壮11月下旬11月下旬11月下旬催蕾措施振动、温差、补水温差、浸泡温差、浸泡温差、浸泡栽培模式适宜春栽培育花菇和普通菇适宜秋栽培育花菇适宜秋栽培育花菇适宜秋
5、栽培育花菇二、场地环境1.发菌场所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控湿性好。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生产时,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菇棚就地发菌就地出菇,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也可直接在出菇大棚内养菌。2、出菇场所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利排水、地势平坦之地。菇棚覆盖物和四周遮阴物要便于调节,以利于创造一个适宜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作为无公害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三、菇棚构造采用高棚层架或小棚层架栽培模式,高棚层架菇棚一般用于春栽秋冬出菇模式,适于
6、花菇和普通菇栽培;小棚层架菇棚一般用于秋栽秋冬菇出菇模式,适于花菇栽培。高棚层加菇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阴,创造香菇生长的适宜环境;内棚用于排放菌袋备有塑料膜具有保温保湿作用。小棚层架菇棚较简易,由棚架和塑料膜、遮阳网等构成,相当于高棚层架的内棚,并比其略矮。外棚又称为遮荫棚,主要用于遮荫,一般采用水泥柱、竹木等原料搭建成,其大小可视栽培量而定,要求采用56层的层架,出菇棚面积场地过大,中间留好通风道。棚高一般为L62.0米,立柱间隔1.4米,菇棚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春栽模式最长不要超过15米,秋栽模式要求在8米左右长。四、菌袋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1.配料Q)配方:杂木屑79%、麦秋20
7、%、石膏1%、含水量5860%。(2)原料要求:严把原料质量关,杜绝使用掺假伪劣原材料,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残留的原材料。杂木屑要求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5-10毫米,色泽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拌料后含水量60%,PH值7.5左右,总氮量含量在0.3%以上;麦款要求优质、新鲜、干燥,没有结块、霉变、虫蛀,掺假等现象;石膏粉要选用色泽洁白、在阳光下闪光发亮的质优纯度高的,不宜使用纯度低、有掺假的石膏粉。拌料: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2、装袋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之后至装袋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5小时,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
8、,不能堆积过夜。春栽筒袋一般采用折宽17-19厘米X长58-62厘米X厚0.006厘米的聚乙烯筒袋,秋栽筒袋一般采用折宽22厘米X长62厘米X厚0.006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春栽每袋装干料L82.2千克,加水后湿料为2.8-37千克;秋栽每袋装干料L92.2千克,加水后湿料为4.04.6千克,袋口要清理干净并扎紧。3、灭菌灭菌可用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两种方式,高压蒸气灭菌应在锅内蒸气压力达0.15MPa、料温126。C下,保持3-4小时,常压蒸气灭菌则应在料温达到98100C温度下保持16-20小时。4、冷却采用自然散热冷却,不要进行通风,以减少料袋外的杂菌抱子附着和进入料袋。冷却2448小时后,
9、料温降至J30。C以下,用手摸无热感时即可接种。有强冷条件的可及时把温度降至30-25度之间进行接种。5、接种接种是菌袋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接种目前一般在接种箱、接种室或帐式塑料棚中完成,主要包括消毒、打穴接种和封口三大工程。消毒消毒剂主要有7075%的酒精、5%来苏儿、0.2%高镒酸钾溶液、气雾消毒盒等。接种室、接种箱的空间消毒选用臭气或气雾消毒盒,消毒时间为30-120分钟。接种用具、菌种外表处理、接种用具及接种者双手的消毒则采用70%75%的酒精或0.2%高镒酸钾混溶液擦洗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对接种工具银子、打孑冰
10、奉进行干热灭菌,确保不带菌。打穴接种在料棒上用接种打孔棒均匀地打三个接种穴(春栽)或九个接种穴(秋栽),直径1.5厘米左右,深34厘米。打孔棒用铁制或木制电器均可,打孔后要尽快接种,菌种要覆盖接种穴,以防透入空气,造成杂菌污染,打穴要与接种相配合,打一个穴,接一孔菌种。接种机器接种必须要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接种室内有无细菌菌落。需要注意的是,气温高时接种则选在清晨或晚上进行,有条件可在空调无菌室内接种。套袋封口接入菌种后,一般要用专用外套袋封包,使菌种不与外界接触,以减少杂菌污染。还可用纸胶封、胶布封。6、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要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培养场所进行培菌管理,或专用养菌间,也可直接放
11、入出菇架进行养菌管理。室内养菌等一个星期后进行通风管理。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时间和方法:初次刺孔用5厘米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厘米处刺孔一圈,孔数34孔,整段菌袋的刺孔总数12-20孔(春栽)或2030(秋栽)。菇农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刺孔通气称为通小气。发菌后期在菌丝已长满全袋至开始转色前的这一培菌期,菌丝生长极为旺盛,菌丝总量增长极快,对氧气需求也是成倍增长,此时必须加大刺孔量,以增加氧气供应,满足菌丝生长要求。菇农称这一时期的刺孔为放大气。放大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7天左右进行。刺孔时,环境温度应在2025。C之间,在实际生产中,春栽一般是把菌袋挑到室外遮阳棚里越夏
12、时进行刺孔通气的。通风条件较好的发菌室,也可放在室内进行刺孔,但要分批进行,并注意疏散通风。这期间有些菌袋的打孔数量和深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期间因有些菌袋缺氧和见光,表面形成瘤状物,数天后瘤状物就会软化,并分泌出褐色水珠,该部位整块转成褐色菌膜。如室内温度在28。C以上,一般不应刺孔通气,超过30。C时严禁刺孔通气,否则极易成烧菌,闷堆和料筒。刺孔数量和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最终目的是使菌袋在出菇前菌膜转色厚薄适宜,含水量适中。对于含水量高(偏重)的菌袋,可适当增加刺孔通气,孔也可深点,以加速水分散发,偏轻的菌袋可提前移至湿度较高的菇棚中,刺孔后平放于地面,让其自然吸收水分,以期
13、达到适宜的含水量。在刺孔通气操作中,无论是通小气还是通大气,在刺孔后3-4天菌丝生长都会非常旺盛,呼吸显著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堆温和室温明显升高,因此,每次刺孔通气后都必须及时散堆,并加强通风散热,避免烧堆。控温要提高接种成活率,又要兼顾菌丝生长,最佳的方法是接种前期处于低温条件,让菌丝恢复生长形成优势后,再提高温度,菌丝培养一般采取自然温度发菌,只有当菌袋堆温低于香姑菌丝生长的下限5。C时,才采取必要的加温保温措施,这样接种后10-20天,菌丝生长虽然较为缓慢,但受杂菌污染的机会也就少,接种成活率高。秋栽接种时气温较高,主要以控制高温危害为主,同层菌袋间也应留两到三厘米宽的空隙,以利通
14、风散热。翻堆及发菌检查翻堆及调整菌袋的堆叠方式是调节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的重要措施。在发菌初期菌袋一般采用条码式堆叠,不封口的菌袋接种孔压着接种孔。以减少接种块水分蒸发,避免种块变干,促进菌丝早日萌发定植。而采用石蜡和纸胶封口的菌袋,接种孔须侧斜放,防止压住接种孔。待菌丝长到6-8厘米大小再进行翻堆(不宜过早翻堆,以防菌种块脱落及培养料与筒壁分离而导致杂菌感染)。翻堆后的菌袋改为#形或三角形堆放,堆高由原来的十几层降低为8-10层,堆间要留空隙,每两行堆间留一条操作道,以利散热降温和操作管理。通风降温在培养期间,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放出大量热量,菌袋堆温一般比室温要高3-5z特别是每次刺孔通气后
15、,这一现象会十分明显,因此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应十分注意养菌房的通风换气,并减少每个养菌房的菌袋存放量。一般要求每天通风1-2次,气温在25。C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降温。有必要时,还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此外,养菌室一般保持弱光条件,严禁阳光直射菌袋。7、转色转色是袋料栽培香菇应有的正常生理现象,当菌丝长满菌袋后,具备一定的成热度。在一定的气、光、温、湿条件下,表面的气生菌丝开始倒状,分泌色素,吐出黄水,颜色由白色转为棕褐色,这一过程称为转色。转色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刺孔通气,翻堆以及给予适当的光照。通过刺孔通气,增加袋内的氧气量,以促进气生菌丝的生长;通过翻堆,调整菌袋的堆叠方式,以促进均匀转色,同时还需根据转色的进度及气温的变化情况调节光照,有些菌袋的局部因受压迫或未见光而不转色或者菌袋内壁与培养料紧贴而不能转色,这时就需要通过翻堆或采取搓、拉塑料袋的方法,使塑料袋与培养料脱离,从而转色。在出菇季节之前要根据香菇菌株的特性做好菌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