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1197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学:脾的生理功能1 .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气化。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脾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纳,饮食物入胃后,经胃的初步消化而下移于小肠,小肠对之作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此过程的完成有赖于脾气之推动方能正常进行。其次,在心肺等脏的作用下,脾将吸收的精微物质转运输送到全身,如素问奇病论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J其三,在心肺等脏作用下,脾将精微物质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总之,脾主运化涉及对饮食

2、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全过程。故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一般又将脾主运化的生理作用,划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食物:是指脾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气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和脾阳的温煦,才能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然后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转化为精、气、血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J因此,脾气健旺,其运化

3、食物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地为化生气、血等物质提供足够的谷食精气,进而使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营养。反之,在病理情况下,脾之气阳亏虚,或邪气困脾,脾失健运,则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滤泄等症状。同时,由于不能为气血生成及机体各部位输送足够的营养物质,继而形成气血虚衰等全身性营养障碍,表现出精神萎顿,四肢无力,肌肉消瘦等症状。(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水饮摄入于胃,历经小肠、大肠,在脾的作用下,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生成津液,并借助脾的升达之性,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敷布全身。同时,脾居于中焦,还转输由肺肃降下达于肾的津液和

4、由肾蒸腾上行于肺的津液,而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所以,脾是参与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被称为“水之中州二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正常,则既确保了对水液的充分吸收,以免津液生成乏源,又促使水液在体内及时输布代谢,而不致积聚潴留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病理情况下,脾之气阳亏虚,或湿浊困脾,脾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常可导致水湿痰饮内生之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的功能失常会导致另一方的功能失调,所以在病理上常常同时共见。2 .主升举脾主升举的生理作用,包括主升清和主托举两个方面。所谓脾主升清,是指通过

5、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其运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其实质是脾主运化中向上转运输送水谷精微的作用,与脾之主运化功能和脾气主升的特点密切相关。脾的升清是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生化有源,人体始有生生之机。若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则气血生化无源,头面诸窍失养,可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等;水谷精微不能上输而与糟粕浊物混杂而下,又可致腹胀、泄泻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脾主托举,是指由于脾气的升举,以维持人体内脏位置恒定的作用。因此,

6、脾的升举功能正常,可以防止内脏的下垂。若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下陷,则可出现内脏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腹部坠胀等病症。由于脾位于中焦,故脾之托举功能失常,亦称中气下陷。3 .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称之为脾“主裹血”。脾主统血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而实现的。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能摄血。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化源充足,气亦充盈,气旺则能固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外溢,故清沈明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J若脾气虚衰,血液失去气的固摄,即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为脾不统血。但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故脾不统血常表现为肌蛆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