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混凝土生产过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生产环节控制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生产过程涉及混凝土企业多个部分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生产经理要协调生产各个环节,监督各个环节的执行,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1)用水量失控混凝土用水量失控是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生产过程中只要控制住用水量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基本可以控制混凝土强度在在某一可控的范围内波动。通过实践发现,混凝土生产和试验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试验过程中通过用水量或者外加剂或者两者的协调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而生产过程中操作员往往通过观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大小来通过加减水获得
2、满意的坍落度,使混凝土强度难以控制。因此,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不能根据原材料变化合理控制用水量,造成用水量失控。如粉煤灰需水量增加,而在生产中没有及时发现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而是操作人员一味增加用水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而造成用水量失控,混凝土强度降低。此外,骨料含泥量、吸水率的变化,胶凝材料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等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混凝土用水量的失控,都应引起重视。(2)随意套用配合比生产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生产,由实验员和主机操作员共同输入配合比,实验员监督核实,严禁私自更改配合比。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随意套用配合比现行,层出不穷。例如,将主体结构的自卸混凝土,直接套用路面混凝
3、土配合比,不同工程部位,不同季节的配合比随意套用,都造成混凝土强度发生变化。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季节、不同施工工艺、不同运输距离及温度情况下而设计的,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配合比,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止匕外,在环保压力下,当前原材料变化较快,原材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未及时根据原材料变化调整配合比,难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如,在砂源紧张的情况下,石屑与机制砂、天然砂是有很大区别的,应加强不同原材料试验,防止盲目套用配合比。(3)外加剂应用不当外加剂应用不当,一般有两方面超量使用和用量降低。混凝土技术人员片面使用外加剂达到某种性能造成外加剂超量使用,引起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甚至出现
4、缓凝现象,实践发现离析分层的混凝土拌合物较拌合物和易性良好的拌合物强度低3MPa左右(两者用水量、胶凝材料及砂率相同)。外加剂用量偏少,为达到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必然造成用水量增加,引起水胶比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一般来说,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kg,强度降低约为28d强度的5%左右。(4)计量失准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检,避免计量误差造成配合比偏差过大,混凝土强度不足。计量工具陈旧或维修管理不好,精度不合格,造成砂石计量偏差过大,砂石下料数量较多,或者水泥计量不足,均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5)铲车司机勿随意上料在混凝土生产实践中,有很多质量问题是由于铲车司机私自上料,随意更改上料类
5、别,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波动较大,强度难以保证。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产生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而且难以溯源,很难有效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铲车上料的管理,严格依照实验室要求进行上料,另一方面铲车上料过程中需要更换砂石原材料品种,应及时通知实验员及主机操作员,以便生产过程中有心理准备,必要时通知实验室主任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6)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加强运输车司机的管理和调度人员责任心。混凝土罐车司机装料前,先将罐车反转排净罐车内积水,防止罐车内水造成混凝土水胶比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调度人员应根据工地原因及工地多少合理安排车辆做到不压车、不断车,要加强与施工单位人员联系,及时了解工地浇筑情况,防止出现突发事件造成压车过多,造成混凝土不能及时浇筑,最后加水浇筑,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调度人员要克服罐车出站就是任务完成的心理,罐车不能返回公司,混凝土运输任务就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