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专题报告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临床免疫研究室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杨锡强一、疫苗接种是抗感染最有力的手段1.美国CDC1996年资料显示:疫苗接种使主要传染病得到控制。白喉、灰髓炎已在美国消失;麻疹从1930-40年代894134/年265269/年到1995年4305/年。2.我国疫苗接种取得的成绩: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已无脊髓灰质炎新发病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1992年9.75%,而2023年7.18%,5岁以下人群1%;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1900万人。2023年
2、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由6种扩大到14种。2023年,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全面实施,麻疹、甲肝等针对传染病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甲型HINI流感疫苗接种。3.前景:20232023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20232023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7%。二、我国疫苗的分类第一类疫苗,免费提供: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卡介苗、甲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C群流脑疫苗、白破
3、疫苗、乙脑疫苗和麻疹疫苗(重点人群:出血热疫苗,应急接种:炭疽疫苗、钩体疫苗)第二类疫苗,自费并自愿受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美国CDC1996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的资料显示:从1991年累计发生128717例疫苗不良反应,其中严重病例为13-15%,死亡2%。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与接种疫苗的因果关系:证据表明无因果关系:婴儿惊挛症、瑞综合征、婴儿瘁死综合征;提示有因果关系:慢性关节炎、急性脑病、休克;证实有因果:急性过敏反应、急性关节炎、持续性哭叫、BCG病、灰髓炎疫苗麻痹、肠套叠。卡介苗病的发生率(/100万剂次):淋巴结炎100.00IoOO.00次,骨髓炎OOI-300.00次,BCG播
4、散症0.19-1.56次。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肠套叠发病率明显增加。季节性流感接种后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发病率。2.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国内通常以反应发生的性质来区分反应类型,目前常分为: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和预防接种事故。AEFI的情况:(1) 2023-2023四川省麻疹减毒活疫苗(1430万次)的AEFl统计:过敏反应6.50/100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例,过敏性紫瘢28例,严重反应总发生率2.14/100万。(2)全国2023-2023年AEFI发生率7.99-322.77/百万,其中一般反应79.93%,严重反应
5、14.65%。严重过敏反应5%,治愈率91.20%,住院率1.93%。上海2023-2023AEFI死亡6例,其中1例为过敏性休克,余5例为偶合疾病。预防接种后偶合症: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死亡率10.7%。,全国每出生约为1600万,全国每年约17万新生儿死亡,每天约466例死亡,程序免疫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接种率75%计算,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5)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总体发生率较低,心因性反应和实施差错(尤其是BCG的实施差错)发生率较高。AEFl总数和每起发生人数均较多。预防控制的关键是提高接种质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