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32278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9课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木兰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木兰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2 .学习并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背诵全诗。3 .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和爱国精神。4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2 .难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生字词和文学特点Q2 .诵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木兰的人物形象和诗歌的主题。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四、

2、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木兰相关的图片或讲述木兰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木兰诗的学习。2 .文学常识介绍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其作者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管理机构,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乐府逐渐从官府机构演变为一种诗体名称。这些乐府民歌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通过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木兰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木兰诗应运而生。它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为蓝本,描绘了一个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这首诗可能是通过民间传说或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对勇敢、忠

3、诚等品质的崇尚。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木兰诗的广泛流传,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3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学生自由朗读,疏通文意,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进行解释。4 .精读诗歌,分析人物形象(1)分组讨论:木兰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诗歌中找出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读完了木兰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木兰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吧。请大家分成小组,从诗歌中找出具体的描写来分析。学生A:我们小组认为木兰是一个勇敢的人。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以看出

4、,她不畏惧遥远的路途和艰难的战争,毅然奔赴战场。学生B:我们觉得木兰很孝顺。她替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关心和照顾。学生C:木兰还很机智呢!她在战场上“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她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能够立下赫赫战功。学生D:我们小组觉得木兰很淡泊名利。她“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追求高官厚禄,只希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木兰的性格特点在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还有其他小组要补充吗?学生E:我们发现木兰很坚韧不拔。她在从军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坚持下来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证明。老师:非常好

5、!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木兰的性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木兰不仅勇敢、孝顺、机智、淡泊名利,还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些性格特点使得她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学习木兰的精神,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担当的人。引导学生思考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体会她的爱国精神。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那么,你们想过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学生A:我觉得是因为她很孝顺,不想让父亲受苦。老师: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木兰代父从军,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关爱和孝顺。学生B:还有可能是因为她很爱国,想为国家出力。老师:这个观点也很有道理。当时国家需要士兵,木兰主动挺身而出,展现了她的爱国精神。学

6、生C:也许她想证明自己,不输给男人。老师:嗯,这也是一种可能。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证明了女性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学生D:她可能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家乡吧。老师:说得好!木兰代父从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孝顺,也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家乡的安宁。老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深度。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家人的关爱,也有对国家的责任和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从木兰的故事中体会到这种爱国精神,并在生活中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5 .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1)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感受其表达效果。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木兰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呢?学生A:

7、老师,我发现诗中有比喻的手法,比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把木兰女扮男装比作兔子难以分辨雌雄,很形象呢!老师:很好!比喻的手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木兰的形象,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学生B:还有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把行程夸张地说成“万里”,把木兰的速度夸张地说成“飞”,表现了她的勇敢和敏捷。老师:没错,夸张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木兰的英雄气概。学生C:我还找到了对偶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句式整齐,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老师:非常棒!对偶使诗歌更富有韵律美,也增强了表达的力量。学生D:老师,这里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也是对

8、偶吧,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时间的漫长。老师:是的,同学们找得很准确!这些修辞手法让木兰诗更加生动、形象,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大家可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这些表达效果。(2)探讨诗歌的结构特点(如详略得当、情节曲折等),体会其叙事的精妙。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分析了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诗歌的结构特点吧。你们觉得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学生A:我觉得诗歌的详略得当,木兰从军的过程写得很简略,而回家后的场景写得很详细。老师:说得很好!这样的安排让我们更关注木兰的人物形象和她回家后的情感变化。学生B:是的,而且诗歌的情节很曲折,比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在战场上立功、回

9、家后恢复女儿身,都很有故事性。老师:没错,情节的曲折让诗歌更富有吸引力,也让我们对木兰的经历感同身受。学生C:我还发现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很简洁,中间的部分比较丰富,有一种对称的美感。老师:非常棒!这种结构让诗歌显得紧凑而有条理。学生D:还有,诗歌中木兰的心理变化也很明显,从开始的担忧到后来的坚定,再到回家后的喜悦,都表现得很细腻。老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结构特点使得木兰诗的叙事精妙无比,让我们对木兰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们认为这样的结构对故事的表达有什么帮助呢?学生E:详略得当让我们更容易记住重点,情节曲折让故事更有趣味性。学生F:结构的对称和心理变化的描写让诗歌更加完整和生动。老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到位!通过探讨诗歌的结构特点,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木兰诗叙事的精妙之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注意结构的安排,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木兰诗的主题和艺术成就,强调木兰的形象对后世的影响。7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木兰的短文或进行诗歌朗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