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和利率;掌握AD-AS模型,了解价格水平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经济运行;了解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其的影响;了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国际收支、汇率、贸易政策等;了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能够熟练运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分析和解决宏观经
2、济问题;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二)基本要求1 .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应认真研究教材和参考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 .学生应熟练掌握IS-LM模型和AD-AS模型,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4 .学生应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5 .学生应掌握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6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
3、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2 .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计算;3 .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以及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4 .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5 .AD-AS模型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经济效应、推导、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6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经济周期理论;7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XXX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8
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以及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本课程的重点在于IS-LM模型的推导和应用,以及AD-AS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变动的影响。难点在于对宏观经济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评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思辨能力。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思路;2)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3)消费需求决定理论;4)投资需求决定理论;5)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6)乘数的推导和计算;7
5、)与国民收入决定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8)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思路;理解: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消费需求决定理论、投资需求决定理论、乘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推导过程、实现条件和决定因素、各项乘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经济含义;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国民收入决定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教学目的:本章的研究,使学生理解AD-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框架,掌握AD曲线和AS曲线的含义、特性和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并能够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调整机制。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AD曲线和AS曲线的含义、特性和影响因素;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
6、确定;各种经济政策的影响;难点是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调整机制。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 AD曲线的含义和推导、AD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2) A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A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3) AD-AS模型的基本框架和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确定;4)各种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5)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调整机制;6)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AD曲线和AS曲线的含义和特性;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确定;各种经济政策的影响。理解:AD曲线和AS曲线的影响因素;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调整机制。掌握:AD曲线的推导;AD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AD曲线的变动;AS曲线的推导;AS曲线斜率的影
7、响因素;AS曲线的变动;AD-AS模型的基本框架;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确定;各种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波动的调整机制。6)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和内涵;7)滞胀的解释;8)宏观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9)宏观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10)政策应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措施。2.教学要求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类型和成因;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和推导;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和内涵;滞胀的解释;宏观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宏观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政策应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措施。理解: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影响;宏观经济周期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8、掌握:失业率的计算方法;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和移动;通货膨胀的控制措施;宏观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的效应;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国际金融三元悖论。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计算方法;汇率的计算方法;汇率制度的选择;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策的实施方式;浮动汇率制度下政策的实施方式;国际金融三元悖论的解释。教学目的:本章的研究,使学生了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熟知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政策,能够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和
9、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政策效果。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政策;难点是生产函数模型的推导;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用;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3)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4)生产函数模型;5)经济增长模型;6)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7)经济增长的政策。2.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测度方法;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经济增长的政策。理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生产函数模型的推导;经济增长模型的运用。
10、掌握: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政策效果;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效果。教学目标: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间经济增长的差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基本模型,并能够应用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基本的经济增长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古典增长模型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难点则在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内容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国家间收入水平差异的衡量;3)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4)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5)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应用;6)内生增长理论;7)增长核算方程及经验估算、
11、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8)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以创新驱动战略为例;9)本章评析。2.教学要求了解:国家间收入水平差异及其衡量、增长核算方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理解:经济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增长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思路、稳态条件和结论、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两部门模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解释收入差异和增长率差异、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及其经济学条件。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为1:2,平均周学时为4-6学时。1 .本课程自学内容及课
12、时:本课程自学内容为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的部分内容。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中,失业和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国际收支与汇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等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重复,为避免与前序和后续课程的重复研究,课堂教学应结合培养方案的安排,对于已经研究过的内容以自学为主,对后续研究的重复内容作适当讲授。自学课时为60学时。2 .课内题课的安排及课时:课后作业6-8次,课堂练4学时,平时作业和课堂练分数是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容:本课程全部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课堂练考虑采取创学手段进行。4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致力于训练学生建立一个
1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用以解释周围的世界,指导我们的日常决策。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总量的学科,主要关注一国经济系统的国民产出总量、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等因素的分析,以及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此外,它还研究如何使一国的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探究制约一国国民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同时,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因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如何兼顾国内目标和国际收支目标。本课程的研究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
14、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政府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认清政府的作用及其局限。同时,学生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宏观经济学,吸收宏观经济学XXX的分析方法和政府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正确看法。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还可以初步培养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研究中,学生需要重点把握每一个主题的经济学思想,并适应其内在的严谨逻辑,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惯,并熟悉经济学常用的几种表述语言(如几何图形、数理等)。此外,关注经济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思考的惯也是提升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