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5666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安全技术标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DBJ41/TXXX-2022备案号:JXXXXX-20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总则1.0.1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统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1.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河南省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bulidingwithco

2、ncrete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2.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2.0.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rebarsplicingbygrout-filledcouplingsleev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2.0.4临时支撑temporaryscaffold为保证预制构件在安放就位后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设置的临时结构体系,包括用于固定竖向构件的斜支撑和固定水平构件的竖向支撑。2.0.5安全防护架saf

3、eguardscaffold支承于地面、建筑物上或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为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的脚手架,包括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式升降平台等。2.0.6构件支承架componentsupportframe构件运输和临时堆放时对构件进行固定的架体,如靠放架、插放架等。2.0.7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allsteelattachedliftingscaffold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安全防护、防倾、防坠和同步控制等功能的外脚手架。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和架体构架等构配件全部采用型钢制作。2.0.8

4、爬升式升降平台climbingplatform由固定底座、驱动装置、立柱标准节、平台节、操作平台、防护框架、附墙连接件、防坠装置等组成,依靠电机、减速机输出轴的齿轮与立柱标准节上的齿条啮合驱动整体上升或下降的作业平台。3基本规定3.0.1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并结合施工环境、安装工艺、构件加工条件以及拟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明确预留、预埋及临时支撑、固定等要求,满足预制构件制作、吊装、运输及安装的安全需求,经设计单位认可后实施。3.0.2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及特点分析、施工平面布置、预制构件场内运输道路、堆放场地和起重设备的

5、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等。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施工图及深化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吊装顺序、安装施工工艺)和设备选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技术参数、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等。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起重吊装安全防护措施,构件临时支撑和固定措施)、操作平台和临边防护设施、监测监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7验收要求:验收标

6、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8应急处置措施。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3.0.3施工单位应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按规定对相关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3.0.4预制构件安装用材料及配件等,应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进场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3.0.5预制构件吊装、运输、存放等工况的工具、吊架、吊具和辅材等应满足安全技术要求,不同构件应分别采用满足其安全存放要求的存放架,不得混合存放。3.0.6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配置起重机械,并应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备案和使用登记手续。3.0.7施工单位应结合建筑平面形状和施工高度,合理选择专用的外防

7、护架、操作平台、临边防护设施等。3.0.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有关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3.0.9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规定。3.0.10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噪音、废水、污水等污染源,减少环境污染。3.0.11装配施工全过程宜采用BIM、物联网、AR等信息化技术。3.0.12设计单位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在相关设计文件中提出保障人员安全和预防事故的措施建议。4构件进场、运输与存放4.1 构件进场4.1.1 构件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制定预制构件存放计划,绘

8、制构件存放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堆放区域和场内运输路线。4.1.2 施工现场应建立预制构件进场验收管理制度,明确验收内容和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验收,确认预制构件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并留存验收记录。进场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构件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包括生产厂商标志、制作日期、品种、编码、检验状态等;2构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证及材料检测报告、质量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复验报告或技术鉴定文件等;3吊点承力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吊点承载力检测报告等;4深化设计相关要求,包括吊点、施工设施设备附着点、临时支撑点的位置、数量等。4.2场内运输4.2.1 场内运输道路应与基坑、地下管线

9、等结构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道路宜环形设置,宽度不宜小于6m,路基坚实、坡度不宜大于15。,转弯半径应满足运输车辆通行需求。路面不得积水、结冰,并有相应管理养护措施。场内运输道路应设交通标志。4.2.2 场内运输前,应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熟悉行车相关要求及卸车站位,并应派专人进行全程指挥和监督。4.2.3 进场的运输车辆应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行驶速度不应高于10km/ho4.2.4 运输路线应避开地库顶板,当运输车辆确需行经地库顶板时,应编制加固方案,对车行道路涉及范围内的地库顶板进行加固,并对行驶区域作出限定。加固方案相关计算和措施应经设计单位认可。4.2.5 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

10、应采取确保运输安全和成品保护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预制构件种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装卸车、运输过程中发生构件倾覆、位移或损伤。构件支承部位应设柔性垫块,避免预制构件边角或链索接触部位损伤;2超高、超宽、异形构件的运输应制定专门的安全保证措施,竖向薄壁构件应设置临时防护支架,门窗框、装饰表面和棱角宜采用贴塑料膜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3装箱运输时,箱内空隙宜采用柔性材料填实,支撑固定牢固;4应根据构件特点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托架、靠放架、插放架应进行专门设计,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1)墙板宜采用立式运输,外饰面层应朝向固定架外侧。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与水平面倾斜角度宜

11、大于80,构件应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采用插放架立式运输时,应采取防止倾覆的措施,构件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2)梁、板、楼梯、阳台宜采用平式运输,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层间垫块应上下对照。1.1.6 预制构件宜一次卸车到位,确需二次运输时,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相应安全保障措施,合理选择装、卸车起重设备,并采用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进行水平运输,不得使用装载机、叉车、自制推车等。1.1.7 构件二次运输装车时应轻起轻落、左右对称放置,保持车上荷载分布均匀。重量大的构件应放在运输车辆前端中间部位。构件放置应降低重心,保证运输安全。4.3 构件卸车4.3.1 装配

12、式混凝土建筑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构件卸车相关安全技术要求。4.3.2 卸车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核实卸车作业气象条件及操作空间,避开架空线路、地下管线等。4.3.3 作业前,对吊具、索具及其他工器具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中应加强对设备和工器具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3.4 作业前,应采用围栏等硬隔离设施进行警戒,警戒区域应不小于吊运构件的最大坠落半径及流动式起重设备的回转半径,并设醒目警示标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4.3.5 卸车时,应根据预制构件种类、重量、尺寸等规划卸车顺序,保证各构件卸车后车体平衡,宜前、后、左、右对称卸车,并采取临时支撑等措

13、施防止车上构件移动、倾覆。4.3.6 卸车摘、挂吊钩作业时,应设置专用登高工具及相应防护措施,并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定。4.3.7 平式运输的竖向构件卸车时,在起吊扶直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应经过验算复核。在起吊扶直过程中,应正确使用不同功能的预设吊点,并按深化设计要求和操作规定进行吊点转换,避免吊点损坏。4.3.8 构件吊运到位,采取稳定措施后方可摘钩,避免发生倾覆、坠落伤人。4.3.9 同一运输车辆分区卸车时,在部分构件卸车后,剩余构件应可靠固定,经检查满足安全行驶要求后,车辆方可行驶移位。4.4 临时存放4.4.1 存放场地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结合构件安装位置

14、、吊装顺序确定,宜设置在起重设备的有效起重范围内,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存放场地及周边道路宜硬化处理,保证平整坚实、排水畅通;2场地的选址应预留运输、装卸、存放、吊装的安全操作空间;3按单层构件安装顺序或品种类型分区存放,且场地承载力应满足要求;4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与起吊点位置上下对照;5临近基坑的存放场地,其地面荷载应符合基坑支护设计要求。6场地选择时,周边不应存在地埋燃气管道、国防光缆、输油管线及架空富压线等障碍物。4.4.2 存放区四周宜设置隔离栏杆,高度不小于1.2m,相邻堆垛之间应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安全距离,并在堆放区内设置通道,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0m,两边不应有突出或锐边物品

15、。构件临时存放区应设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风险点公示牌、限重限高标牌等。4.4.3 存放区设置在地库顶板时,应编制加固方案,对存放区范围内的地库顶板进行加固;当地库为多层时,应在垂直方向逐层加固。加固方案应经设计单位复核,必要时应经专家论证后实施。4.4.4 构件水平重叠堆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垫木或合适的支撑物分隔,底部宜设托架(如图4.4.4-1),且构件间的垫木或支撑物需坚实稳固。图4.4.4“构件水平叠放托架示意图2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能力及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必要时设置防倾措施。预制梁、柱水平叠放不宜超过3层;预制楼板、叠合板等构件不宜超过6层;楼梯不宜超过4层。特殊设计的存放架,堆垛高度、层数应经过计算确定。4.4.5 预制阳台、飘窗等异形构件应按设计支承位置依次单层存放,底部宜设托架;对易损构件、不规则构件,应采用专用支撑、衬垫等装置。4.4.6 预制内外墙板、挂板等竖向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靠放架或插放架存放(如图4.4.6),靠放架和插放架应经专项设计确定,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验收合格后使用;2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构件上部宜采用柔性垫块隔离。a靠放架b插放架4.4.6竖向构件靠放架、插放架示意图4.4.7构件的外露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等部位应采取防护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