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中国书法知识与鉴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中国书法知识与鉴赏-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单元章节名称第1单元第2课中国书法艺术实践体验学时1学期总课时18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学习目标选择中国书法作品作为体验对象,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书法的用笔及线条所呈现的独特美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毛笔及用笔的特点,临摹一幅中国书法作品,体验毛笔线条的审美感受。解决措施:依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讲究中国书法工具材料,最好带上实物。临摹中对文字造型的把握是次要的,注重对中国书法操作过程中的用笔感受,用笔与字形结合后所彰显的独特意态。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用笔与笔画及整个文字形态的互动关系。解决措施:书法是以用笔为中心的,用笔与笔画及整个文字形态所传达出的意态关系密切。对不熟悉的字形
2、,可让学生用硬笔或手指先写几遍,熟悉字形后再写,这样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用笔的驾驭上。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学生临摹教师要巡回辅导。课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观看微课视频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一、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书法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历史演变脉络,大家还记得“书法是以用笔为中心”的观点吗?今天我们就来选择汉碑中的经典之作:张迁碑来进行临摹,一起体会中国书法的工具材料与操作方法。(2分钟)二、新授(一)中国书法的工具材料教师先提问,哪些同学练过书法?能给大家讲讲毛笔的使用技巧吗?出示实物文房四宝。然后按照教材讲解内容。(5分钟)中国书法的工具相对简单,有毛笔、
3、宣纸、墨汁、砚台(墨盒)等,与中国画工具基本相同。中国书法主张中锋用笔,为了更好地在书写中进行运笔的复杂动作,故会对执笔动作有一定的要求。笔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的执笔方法,仅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便可。掘笔时,使手指、手腕等各关节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以便随时向各个方向运动发力。案例引入,引发思考教师讲授、巡回指导,展示分享常见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并拢握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倚靠笔杆。(二)中国书法作品临摹1 .首先讲解藏锋和露锋的区别,演示用笔方法,以横划为例,体会用笔方向、提按、顿挫带来的差异。节选张迁碑中的文字:兰生有芬(寓意像兰花绽放时散发的芬芳)。
4、书写为横向或纵向条幅。原碑文为纵向书写,其字形体势是与碑面文字相协调的。我们在临写时要注意做一些调整,比如文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等节奏关系。此幅是忠实于原帖的临摹作品。由于字的笔画特别多,而其他三个字的笔画较少,为了达成整幅作品的视觉平衡,将“有”字拉长,“芬”字上部加重。此幅作品是原帖字形的演化,强化了节奏关系,使得整体视觉更为理想。2 .然后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展示临摹作品,交流临摹感受与心得。(35分钟)三、总结教师回顾中国书法的书写特点,强调用笔与笔画形态的关系。鼓励学生课后自己选择喜欢的书法作品,多欣赏、临摹、体验。(3分钟)教师总结3 .草书草书发展经历了章草、今草、
5、大草三个阶段。在隶书的基础上省略笔画,线条连续使转、连带,便诞生了草书。章草保留了隶书的波磔,线条倾斜,长短、粗细有变化,文字的动感开始明显起来。代表作品:平复帖在东汉末年,书写中的隶书笔意逐渐消失,笔意连绵,笔画及文字之间存有少部分联缀,笔画更为简洁,被称为今草,亦称小草。今草由张芝创始,王羲之发扬完善。代表作品:十七帖初月帖。唐代张旭、怀素在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文字造型,打散文字结构,强化用笔使转,使之穿插、缠绕,文字与文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更为强调整体布局的节奏关系,被称为大草,又被形象地称为狂草。代表作品:苦笋帖诸上座帖。4 .楷书楷书受到隶书简化和草书楷化的影响而逐渐
6、成形。初始于汉末,至三国晚期开始取代隶书成为独立字体。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定型的关键阶段,南方以钟繇、王蓑之、王献之为代表,风格秀丽、婉转,北方以洛阳龙门石扁等碑刻为代表,称为魏碑,其字形方正,用笔爽利,结构紧凑。讨论分享教师总结代表作品:荐季直表张玄基志。唐代是楷书的又一个高峰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名家。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东方朔画赞。楷书的特征笔画在“永字八法”中得到较好体现。5.行书从草书到楷书的区间范围比较大,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在书写中草法多于楷法的称为“行草”,楷法多于草法的称为“行楷”。代表作品:马圈湾王莽新简兰亭序。
7、唐代是楷书和行书发展的重要时期,颜真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后书家尝试将心灵与书法结合,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徐渭、八大山人等名家的行书面貌独特,对后世影响巨大。代表作品:题画诗闲居赋临艺揭帖。(二)印章之美印章是融书法、镌刻、冶铸等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印章的印文通常以篆书为主,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汉代印章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以平正朴拙、端庄凝重为特征,同时不乏奇崛苍茂一路风格,代表作品:栾犀。进入隋唐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印章由之前的多用于封泥而逐渐转变为蘸印色铃押,印面文字的阳文渐多,小篆入印,异形印和九叠印等装饰性强的印面效果出现。宋元以前,印章以铜印为主,由印工雕凿、铸造而成。
8、据传,元代王冤开始尝试以花乳石刻印,由于石头镌刻方便,文人参与度渐高。明代文徽明、文彭父子倡导自刻印章。至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诗书画印“四全”成为文人书画家追求的目标,篆刻也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媒介。代表作品:忠义之心生而自许生长西湖籍鉴湖泰山残石楼。(二)中国书法经典作品鉴赏分别对五幅作品进行鉴赏。先由学生谈预习及听课后的审美感受,与录音是否存在差异,为什么?教师再谈鉴赏感受,启发学生对鉴赏中的感受捕获与方法总结。(20分钟)(0周)散K*(汉代)艇碑储代)古诗四帖(唐代)祭侄文稿(现代)中国长沙湘潭人也三、总结教师要把今天课堂所有涉及的重点内容再简要串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与实体的美术馆、博物馆多看作品,同时链接关联的书法史知识,把知识与书法作品结合起来,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力。(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