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制造业卓越质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落实制造强城和质量强城战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促进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品质建设,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创新驱动、企业主体、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分级指引、系统推进基本原则,以先进质量标准为依据,遵循质量发展规律,采用持续改进和工程化方法,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提升质量意识、提高建设能力、强化数字赋能、推广科学评估等多种路径,不断提高质量改进
2、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提高企业品质影响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质量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质量绩效稳步增长,高端产品的占比逐步扩大,质量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到2027年,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高端化取得明显进展。质量提升对制造业整体效益的贡献更加突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500家、保证级企业50家,卓越级级企业10家。三、重点任务(一)增强
3、制造业企业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视质量为发展的意识,以高质量为追求,持续开展质量月活动,强化企业最高管理者质量意识,明确领导责任,建立统一的质量理念,确定质量方针,制定卓越质量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全员参与质量工作,增强全员卓越质量意识,完善全员参与制度,提高全员质量能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支持重点产业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质量管理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推动企业开展群众质量活动,加强全员质量培训和经验分享,加大对质量改进和创新成果的激励力度,有效调动全员参与质量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积极导入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先
4、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贯标行动。开展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经验,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突破提升。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组织企业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和宣贯活动,深入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贯标,推动企业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先进质量管理。支持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积极运用卓越绩效、6S管理等新型质量管理工具和方式加强质量管理,深化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三)夯实制造业技术发展基础。加大质量管理数字化推进力度,引导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
5、化趋势下,推动5G、智能、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支持企业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促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业务场景创新,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机制,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各类创新平台等开放共享科研仪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库等基础创新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设计和服务化转型为路径,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提高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能力。(四)提高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水平。提高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质量水平。聚焦重
6、点行业,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筑牢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水平。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实施和相关标准制修订中,强化可靠性攻关及创新成果评价与转化应用。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围绕重点行业可靠性需求,积极参与可靠性标准制修订。支持专业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可靠性数据分析,建设可靠性基础数据平台,强化典型产品失效机理研究,为产品迭代优化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促进可靠性增长。(五)推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质量。持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分析和改进,优化产
7、品和工艺设计,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升级、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制造为重点,每年实施一批产业链支撑项目,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提升。支持企业加强计量、标准、认可、检验等能力建设,持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对计量检测仪器、试验设备等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梳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分布情况,按产业链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构建完善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推进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
8、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稳步提升。(六)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推动企业对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软件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机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以智能制造为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加大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力度,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支持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业务环节数字化,打造研发设计、智能排产、数字挛生工厂、柔性制造、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夯实工业服务资源池,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特色示范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加强质量数据管理,引导企业重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推进企业建设数据管理能力。(七)
9、强化提升质量品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鼓励企业设立质量官,推动面向企业高层质量、品牌管理人员遴选优秀质量官,重视质量经理、可靠性工程师队伍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质量人才积极报质量专称,助力企业完善质量、品牌人才的梯度建设。推动专业机构组织人才队伍开展质量管理能力三方评价,指引企业逐级或跨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识别质量绩效指标,采用作业成本法、标杆对比、成本一效益分析、顾客关系管理、统计过程控制等工具和方法,加强对用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的度量、监测分析和评价。()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加强
10、检验检测类专业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技术及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强质量标准品质能力建设,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一批关键标准指标,提升问题技术支撑能力。支持专业机构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领域企业提供产业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支持专业机构面向企业开展标准化服务,提供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标准化信息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品质创建与培育、品质保护等服务。(九)开展质量文化培育推广行动。持续开展质量标杆遴选行动,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实践质量标杆的经验,持续提升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营造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探
11、索质量文化建设先进理念,总结提炼各类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的最佳实践,以“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全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宣传推广。每年开展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通过标杆经验分享、企业参观交流等形式,宣传推广质量标杆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典型经验,引导更多企业学标杆、创标杆、超标杆,提高质量工程技术、质量数据运用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落实。强化落地实效提供组织机制保障,联合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建立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部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制造业卓越质量工作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坚持高质量导向,支持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发挥各类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服务供给,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健全保障体系。鼓励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支持,提升服务支撑,加大服务供给,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中试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服务。支持专业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贯标流程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质量提升行动的宣传,遴选一批典型经验和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质量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推动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向卓越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