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714字)近年来,我县抢抓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县机遇,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为核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截至目前全县涉农贷款占贷款余额的72.16%,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X县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一、创新“三联三保”机制,破解农村融资“五难”一是产权分离,破解“权属不明确”难题。我县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在全省创新颁发农村土地
2、流转经营权证,使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了“身份”依据,为土地流转收益可以抵押担保解决了权属问题。二是三方确认,破解“价值难评估”难题。我县成立农村资源资产评估委员会,出台县农村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由县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和村民代表三方联合成立评估小组,定期出台供当事人参考的指导价格,实地对抵押物评估作价,实现资产评估不出县、不收费。三是评级授信,破解“信用无凭据”难题。我县启动“惠农兴村“普惠金融服务民生工程,在乡镇和部分行政村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站,采用“微银行”模式进行信息全面采集、建档、评级授信。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20余万户,其中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实现全覆盖。四是搭建平台,破解“交易缺市场“难题。我县出台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搭建农村产权流转、抵押登记服务平台。在每个乡镇设置产权交易中心窗口和联络员,为产权人提供信息发布、委托流转、交易备案、抵押登记等服务。目前正在进行产权交易中心云平台建设,以实现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机构、工商税务等信息库信息同步、在线查询。五是风险分担,破解“权益难保障”难题。我县启动“银保财互动”试点,引入农业特色保险,鼓励借款人对抵押物投保,增加贷款偿还途径;完善担保体系,国有担保公司和社会担保公司多方式灵活担保;政府筹集27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保障农民和金融机构权益。二
4、、创新抵押融资“四种模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一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模式。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合法取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所产生的收益(即土地流转收益,包括当期收益和未来收益),向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融资性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保证担保,或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保证担保,金融机构据此发放贷款。目前,依托这种模式已发放贷款X万元。二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地上构筑物”模式。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和地上构筑物为抵押,金融机构按照农村资源资产评估小组的评估作价为依据发放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推出欣农贷、宜居贷、快活贷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692
5、万元。三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模式。农户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向金融机构作抵押,获得短期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发放贷款2906万元。四是“政府增信+银行授信”模式。借款人将通过合法流转取得的农村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企业和农户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分级划定额度范围,政府根据过往信用记录推荐增信,提高信用额度,在产权抵押基础上增加贷款额,金融机构直接为其发放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为29户农户推荐增信,办理贷款211万元。三、实施改革试点“1+2”,确保改革成果惠及群众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改革试点“1+2”,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为抓手,落脚到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让群众得实惠。全县引进珠穆朗玛、闽中食品、中绿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19家,培育龙头企业38家、种养大户2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7家、家庭农场86家,企业和农户有资可融、有钱可贷,不断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已建成食用菌(蔬菜)产业30万亩,高效林产业20万亩。在新村建设中鼓励农户抵押融资,解决农户短期建房资金压力,全力打造45个幸福美丽新村、4个新建新村示范点、46个改造提升点,常乐镇拱市村“五个一点”模式和天福镇狮山村“两统三自”模式成为全国全省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