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2741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元曲特色例解.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注释】咫(Zhi)尺:形容距离近,此处借指情人的亲近。月缺花飞:比喻情人的分离。阁:同“搁”,放置,这里指含着。将息:调养身体。痛煞煞:非常悲痛。好去者:好好地去吧。【破题】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是这个调子的曲牌。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赏析】(I)伤离中充满自信与激情。曲中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杯、眼含离别泪、一再地叮咛话,突

2、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在这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读者面前。(2)精彩的动作细节与心理描写。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后三句写抒情主人公瞬间的两种心情:刚刚是“舍不得”伤痛,转眼是“好去者”叮咛。送别主人公性格之爽利,情感之真挚显得格外鲜明,并令人回味无穷。(3)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它入手即总摄离别时的感受,首两句对偶句,很能表现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跟着写送行的场面,饯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里盈盈珠泪。“搁着”两字,刻画出强忍眼泪的神态。后

3、几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她刚刚对“离人”说了声保重将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说不下去了。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而写她强颜欢笑,很能深一步揭示她内心的痛苦。我国写恋人送别的诗词,如韦庄的女冠子“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此曲刻画入微处,与上面两词相似,而真率透彻过之。元曲的特色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风貌,曲是元代文学的表征,自有其语言、题材、体制上的特色,分述如下:(I)平民文学一一蒙古统一中国,分江南人为十等,所谓九儒十丐,文人甚受鄙视才智之人遂把心

4、志和才情逞露在文艺创作上,故元曲作家多为文人和娼优,其作品多述平民百姓的心声,亦多提供给平民百姓来欣赏。这一特质与古乐府之产生倒有颇多相似之处。(2)文字通俗一一元曲是流行于民间的口语文学,讲究的自是本色语,不但用口头语并且杂入各地方言,故俗语入文,亦是元曲的一大特色,如任纳先生散曲概论中云:”元曲之高,在不尚文言之藻彩,而重用白话;于方言俗语之中,多铸绘声绘影之新词,以形成其文章之妙。”(3)题材丰富一一比起讲究温柔敦厚的诗词来,曲的题材真是宽广的无法限囿,诗词咏萤、咏蝉、咏玉僻;曲则广到可咏蝇、咏蚤、咏破鞋。可宏大地言时局盛衰、政事兴废;可通俗地道里巷所故,帏秘闻,亦可猥鄙形容佣走粗愚,倡

5、优淫烂之事。美而名媚胜境;丑而恶疾、畸形。意境所到,材料所收,古今上下,文质雅俗,恢恢乎从不知有所限。(4)描写逼真一一曲的表达方法是率直、爽快、亳不做作,摆脱了诗词含蓄蕴藉的桎梏,无论言情咏物,都表现得奔放热烈,刻画生动逼真以直赋纵横的笔法,写豪辣浩烂、豁达跃动的情怀,在世情物理的观念上,常以乐天自足的心情,或调侃嘲谑的放旷,来抚平忿懑忧烦,令人感到生机无限。(5)诙谐讽刺一一元曲作品中亦多有戏谑讽刺之作,其生动活泼、想象力之丰富本就非浪漫敦厚的诗词所能比拟,其讽刺的对象多是人性的弱点,或整个时代社会黑暗的一面,多以揶揄、自嘲、夸张的手法来呈现,并以双关妙喻、矛盾、反讽的手法来行之,如课文高

6、祖还乡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对于诗和词,曲具有“俗”的特点。试结合课文的几篇作品,理解曲的“俗”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诗和词,通过比较了解曲与诗、词的主要差异,对曲的“俗”的文体特征有具体、深刻的认识。参考答案:曲的“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作为一种诗体,曲区别于传统诗词的最鲜明的特色是语言俚俗,尖新活泼,嬉笑怒骂,幽默诙谐。在蟾宫曲叹世中,就用到了“兀的”这样的口语。在四块玉别情中,整首语言浅近如话,自然朴实。哨遍高祖还乡则几乎都是乡间俗语、口语,甚至连一些骂人的话,如“瞎王留”、“乔男女”都用上了。因此,曲的语育非常接近生活,富有生

7、活气息。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的倾向看一,却是以俗为美的。人们说诗庄、词媚、散曲则是“蛤蝌风味”。蛤蝌,看似低级,搬不上桌面,但品味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散曲与之确实相似。在表现手法方面:诗、词讲究含蓄、蕴藉,重比兴;散曲多用直陈、白描,比较通俗,有独特的曲味。在蟾宫曲叹世中,用了短短的八个字就描述了楚汉之争“项废东吴,刘兴西蜀”,又用“梦说南柯”、“醉了由他”等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在四块玉别情中,如开头用“自送别,心难舍”写离别难以割舍之情,直抒胸臆,读来很直白、平和。哨遍高祖还乡也是用直陈的手法,快人快语,敢想敢说,把那庄严的迎驾场面描写得俗不可耐,既直率风趣,又通俗明了,令

8、人忍俊不禁。曲的俗,还在于它多表现世俗的情趣。虽然它是文人写的,但其情趣,其眼光,是市民的而非土大夫的,其精神气韵也是市民化的。钟嗣成所谓“蛤蝌味”(录鬼簿序),何良俊所谓“蒜酪味”、“风味”(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就是指世俗的内容和世俗的语言所形成的独特情致。它有着诗词所不能比拟的人间烟火气息,虽不高贵华丽,但也别有滋味。二、构思新奇,嬉笑怒骂,是睢景臣高祖还乡最主要的艺术特色,试对此作具体分析。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让学生理解、掌握高祖还乡的主要艺术特色,对作品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培养对于曲的鉴赏能力。参考答案:构思新奇,嬉笑怒骂,是本篇的最大特点。作品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从一个熟知底里的乡民的眼光来写刘邦还乡的情况,看似嘲笑乡民愚昧无知,“有眼不识泰山”,实质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表现对皇帝的大不敬。踌躇满志、趾高气扬的刘邦,及其炫耀威仪的还乡盛典,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变得滑稽和荒谬,失去了封建皇帝的神圣和庄严。这种构思新奇巧妙,独出心裁,作者借乡民之口,对封建皇帝嬉笑怒骂,使作品充满了喜剧色彩。三、尝试把高祖还乡改写为叙事文或者小品、相声。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让学生尝试融通曲和其他文体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