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峰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西峰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全面做好“十四五”期间西峰区应急管理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庆阳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西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西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西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叩寸期取得主要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进
2、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红线、筑牢底线,营造了安全稳定发展环境,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应急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完成应急部门行政机构改革,制定出台部门“三定”方案,厘清涉改部门权责任务,明确应急部门职能使命。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二是建立健全区安委会、区减灾委、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充分发挥“两委四部”综合协调指导作用,推动各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应
3、急管理协同联动,统筹机制有效形成。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推动修订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企业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现场处置方案。通过整合灾害防御、救援、救灾职能,使预警发布更加及时准确,指挥调度更加权威高效,救援行动更加积极顺畅,“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二)持续健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切实增强事故防控能力。一是安全生产体制建设更趋完善。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创新执法模式,严格执行年度执法计划,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联合执法,严肃事故查处,维护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健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
4、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制定完善并实施了系列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规范。调整充实安委会组织机构,明确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建设,企业依法履责成效显著。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全区企业本质安全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安排部署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和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分级分类组建
5、安全隐患排查专家库,建立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和“双重交办、双重督办”机制,提升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水平。(三)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一是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逐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部门联防联治、应急联动、物资调运、灾情救助等协同配合能力明显提升。二是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发布能力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共享联动发布机制。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灾前、灾中和灾后评估工作。三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防汛抗旱、防震抗震、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灾害高风险区域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和主要基础设施的设防
6、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和多灾易灾县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建成。四是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增强。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建成气象、山洪、地质、林草、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全区所有行政村配备安装“村村响”大喇叭,实现灾害实时监测,解决预警传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四)持续推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发展。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全面加强,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持续壮大,行业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加强。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全面落实到位,灾害事故和险情发生后,能快速反应,及时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
7、亡和财产损失。四是应急预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应急预案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实行动态管理并定期修订完善,通过桌面推演、模拟演练、实战演练等方式,及时补充修正预案缺陷,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增强。(五)地震应急体系逐步完善,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全区分类分层次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修订和应急演练进入常态化。建设地震前兆观测点14处。抗震设防工程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稳步实施,定期开展农村工匠抗震设防培训,城乡抗震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
8、参数区划图。落实全区自然灾害普查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实施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区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六)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逐步提升社会协同应对能力。一是积极拓展宣教载体。采取广电报刊传统媒体“专栏宣传”、各类宣传牌“固定宣传”、各处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微信网络等新媒介“互联网+宣传的四位一体宣传模式,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体系。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报刊、网站等传统媒体作用,开设专题节目,广泛发布防灾减灾小常识、安全提示等。二是专项宣传攻势集中。着力办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等活动,开展了宣传咨询日、安全知识“七进”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
9、和事故警示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全民应急意识和防范能力。三是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健全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政府、社会、媒体三方配合更加紧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周等活动,专题制作灾害逃生自救微视频、专题警示教育片,广泛发放应急手册,应急知识家喻户晓。四是严格规范培训教育。持续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的长效教育,分级落实安全监管干部的提升培训,全面落实企业员工的全员培训。组织参加应急管理部举办的“应急管理大讲堂”和省应急厅举办的“大培训、大学习、大提升“活动,应急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二、“十四五叩寸期面临挑战和机遇(-)面临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城市建设、轨
10、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玻璃幕墙、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突出,城市安全管理难度增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也日益增多,使得我区在“十四五”时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应急管理方面:一是应急管理能力相对落后。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指挥体系。二是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薄弱。基层社区应急管理组织力不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等,是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多数问题发生在基层,也要解决在基层。三是预案编写不规范。各级政府应急
11、预案体系主要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三大类。有的乡级政府分不清楚三者的关系,把防汛、消防、森林防灭火等专项应急预案当成了预案体系建设的全部,乡级应急预案的实效性不足。安全生产方面:一是协调联动执法机制不健全。在一些专项整治活动中,虽然有部门联合行动进行执法的情况,但往往因为部门的权责不明晰,使得联合执法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困难,部门联合执法,难以作为经常性的管理方法,效果难以持久。二是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监管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有限的机构人力资源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
12、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经费普遍紧张,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相对较差。防灾减灾方面: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救灾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还需加强。协调机制不够畅通导致各部门在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中的职责和作用还不够明确。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不够,导致报送数据不一致。(二)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13、;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执本末从,加强领导、强化监管,狠抓责任落实,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社会文明素质、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提升,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快速发展,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安全科技进步明显,安全风险显著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有力提升。四是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以来,我们积极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努力逐步厘清应急管
14、理横向及纵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下一步将逐步构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实现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
15、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能力,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风险和损失,为西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造福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全面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改革引领、加强管理。紧扣制约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整合资源,科学设定规划目标和指标,全面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应急管理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6、。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安全风险感知敏锐、预警正确、预测超前、预防及时有效作为目标,推行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精准识别风险源头并综合预防管理。切实做好应急预案准备、物资准备、队伍准备和技术准备,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科技创新、示范引领。持续提升危化、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自动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广化工矿商贸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提高企业自身安全水平。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实时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四、“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专业化监管水平提高,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显著改善;应急指挥、救援处置和综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