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苏教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课题1.1蜡烛的变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科学思维: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探究实践:1 .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2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态度成任:1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2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教学重难点点:认识物脑的两类变化”魔点:寻找证据判断物痂的变化属于哪类。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亲受的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
2、得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音假?今天,老师将带你们穿越时空,求温那段美好时光,但我们的目的地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播放视频:上海杜薄夫人蜡像馆)2 .眼前的景象是否让你们感到震撼?那些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的名人,你们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塑造的吗?(学生:蜡)没错,正是这神奇的蜡质材料,赋予了这些人物鲜活的生命。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螃有关的物品呢?(学生:媾烛蜡烛,这看似平凡的物品,实则蕴藏着丰宫的故事与知识。4 .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探索之旅,用蜡来亲手制作蜡烛.揭开蜡烛变化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共同感受鲍的批力,探索它的奥秘。(板书:蜡烛的变化)活动一,制作蜻烛,认火到没有新
3、物质产生.1 .认识蜡烛的构成一蜡和烛芯。想象一下,如何将这块蜡块转化为一个精美的燃烛呢?(生:把蜡块融化)2 .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感受蜡块在火焰的下逐渐融化的过程。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下制作蜡烛的步骤: 1)将蜡块切碎: 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 3)将熔化的蜡油缓缓倒入模具中,轻轻插入烛芯: 4)静静等待,让蜡油在凝固成形。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务必注意安全,避免划伤和烫伤。同时,也请大家保持专注,用心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3 .出示实验要求:分工明踊、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请大家用心观察蜡块的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变化,将这些发现记录在6制作蜡烛的发现记录表上。4 .汇报交
4、流,分享彼此的发现。(1)蜡烛上有个独特的小洞,这是蜡油表面张力留下的痕迹。 2)烛芯插入后会冒出小泡泡,这是因为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而熔化. 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4)白一透明-白。 5)冒白烟、冒气。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师: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哪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如颜色没变、气味没变、能变回去等)生: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加热蜡屑时,固体媾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把蜡油倒在模子里,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板节:蜡块f蜡油f蜡烛)5.小结:期块在加热后熔化成了蜡油,婚油冷却后又凝固成了蜡烛.蜡的
5、形状、大小、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它的特性没有改变,蜡还是蜡.活动二: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1 .首先,将已经制作好的蜡烛从模具中取出,然小组之间相互展示。2 .蜡烛制作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点燃它呢?要求:(I)在实验过程中,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2)及时记录下你们在点燃蜗烛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变化.提示: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的变化,并将你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点燃蜡烛的发现表格中。3 .学生实验,教师随堂指导。4 .交流 1)关于火焰,你们的观察J是到位!火焰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板书“光”) 2)关丁蜡烛的熔化和凝固,你们的观察真是仔细!蜡在熔化又凝固的过程中,形状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始
6、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它仍然是蜡这种物质。所以,这是种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3)当你们的手靠近火焰时,会感觉到烫手。这是因为媾烛产生的热量使你们感觉烫手!(板书“热”) 4)你们观察到了烛芯变醇的现象,这说明你们的观察一定很全面。 5)你们发现蜡烛在燃烧后会变短,这个发现很不错。除r这个变化,还有其他的变化吗?(6)你们仃人看到了蜡烛燃烧时目烟,你们的观察真是很仔细。除了这个现缴,还有其他的发现吗?你们能招烟雾收集起来吗?当学生提到蜡的熔化和凝固时,老册及时指出这是一种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老如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光”“热”和“黑烟二5 .刚才我们都是通过直接观察来研究蜡烛的。在科学研究中,我
7、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都助我们更深入地/解事物.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些工具。1)逐个展示工具。(出示白色小兖勺和干燥的烧杯)(2)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观察。用小兖勺去接触蜡烛火焰,并观察小毙勺上的变化。将集气瓶倾斜者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并观察集气瓶内壁是否有水汽产生。次出澄清石灰水.解释它遇到二耙化碳会变成白色的物脑.然后,将针筒内的澄清石灰水注入烧杯,摇晃均匀,使烧杯内壁沾上一些澄清石灰水,之后将烧杯帧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并观察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白。6 .现在,老师将通过课件来向你们展示一些内容。7 .现在,请你们开始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老册会在一
8、旁进行巡视并给予你们指导。在观察过程中,请注意用手靠近火焰会感觉到热,用手触摸小瓷勺也会感觉到热。8 .现在,请你们汇报下你们的观察发现。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还是蜡吗?(板书:“水蒸气”“二氧化碳”等)9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短了,同时产生了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新物殖,蜡的特性发生了改变。(板书:“产生了新物质”)活动三:交流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明理由.1.列举生活中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f(I)谈话:你能说说生活中些不产生新物痂的变化和产生新物班的变化的例子吗?你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变化是产生还是化
9、学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出示六幅变化图: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盐酸滴在石灰丁上、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2)汇报交流。3)结合板书小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物质的两类变化,那你觉得物质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板书设计1.蜡烛的变化蜡块-蜡油-媾烛没有产生新物质光、热蜡烛,黑烟产生了新物质水蒸气二氧化碳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和拓展.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面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