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科技强农”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科技强农”行动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科技强农”行动方案为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供给能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实施“科技强农”行动,结合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强化技术、市场、资金等要素对接,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产值、巩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以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北部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中部休闲农业示范区、南部农旅融合示范区,重点申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到2025年,力争农业
2、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0760元/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以上。二、工作任务发挥好科技引擎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发展、农业需求为导向,实施“科技强农”七大行动。(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动。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鼓励引导农业领域企业与高校、农科院(所)等科研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派,精准对接,每年对各级科技特派员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支持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成
3、果和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立足主导或特色优势产业,组建1个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有序推进“一团一业”,加强科技特派员管理体系建设,乡镇设立或依托现有机构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行政村设立或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点)。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农技人员“联企带户”行动,组织全区农业系统中高级职称技术干部每人联系包保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专业特长开展送思路、送政策、送科技、解难题“三送i解”活动。加强区、乡(镇)两级农技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在编在岗
4、。保障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次。(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提升行动。持续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0份。积极组织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围绕瓜片、皖西白鹅等重要种质资源开展基础性、保护性研究,完成研究利用成果有效转化,形成专用品种、专业技术、独特模式等竞争优势。加大展示示范推广力度,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动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提纯复壮,加强国家级、省级畜禽资源保种场建设。扎实推进本地种业企业扶优培强行动。(三)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积极申创“徽派”农
5、产品,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优质专用粮食面积稳定在90万亩,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再生稻4万亩。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稳步推进食用菌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别山珍稀食药用菌产业,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茶园建设,完成徽茶产业集群建设任务,规范瓜片区域公用品牌管理。畜禽绿色健康养殖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0%以上。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3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至20.3万亩,扎实推进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5个。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40
6、个以上。(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聚焦产品链发展,重点推进粮食、茶叶、蔬菜、畜禽、林果、水产等6个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价值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协调推进农产品产地初(粗)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市场经济主体开发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每年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3个百分点,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重点培育十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纳统入规企业20家。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休闲旅游年营业收入8亿元,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59亿元。积极开展省级“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打造茶叶全产业链。(五)绿色农产品生
7、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行动。积极申创以白鹅、粮食为主导的固镇、罗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集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流通运销、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载体,力争实现年综合产值50亿元;因地制宜推进6个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鼓励能人大户、返乡创业人员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新增一批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粮食、蔬菜、茶叶、小龙虾等优质高效种养基地,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每年新增产值3亿元左右;全面纵深推进固镇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提升皖西白鹅(羽绒羽毛制品)、优质粮油等领域精深加工水平,力争每年新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新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个,吸纳涉农整合资金和社
8、会资本不少于1亿元;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提档升级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技研发、装备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应用,加快实施2个10亿级以上“龙头企业航母”培育计划,打造“汉妆美谷”茶叶衍生品基地、顺河奶牛乳业小镇。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个。培育销售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与国内知名农产品连锁配送企业开展合作,重点面向长三角区域建立本土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和团餐供应链。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大型农交会、产销对接会、品牌宣传推介会等活动,通过出口贸易、快递配送、农超对接等方式对接高端消费市场,新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O万元以上企业3家。(六)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集成推广
9、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促进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草畜配套,打造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结合耕地轮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耕作方式。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和果菜茶“双替代”三年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做实做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3%o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鼓励倡导相关企业加入省级“两利用”产业联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桔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10、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两回收”体系,回收率分别达85%,87%o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生物安全和兽药安全使用水平。(七)数字赋农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制高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支持农业企业应用大数据监测技术,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2个。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参与并配合完善省农业农村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推进益农信息社持续规范运营。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农村
11、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科技强农”行动落地实施,在区农业农村局设立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和定期督查调度、定期通报制度。区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实化具体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高校、农科院(所)等科研主体对接,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撑。落实职称改革,探索创新引才用才方式,加速人才引进,积极引导籍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根据基层实际和岗位空缺情况,依法依规选拔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充实到农技队伍,落实专岗专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培育农村实用人才
12、和创新创业带头人。(三)强化政策保障。新编区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政策,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农业设施用地合理需求。逐步落实好土地出让金收益不少丁10%比例用于农业农村。区财政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等涉农资金作用,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投入合力。推进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募集资本增量扩容,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和骨干龙头企业建设。落实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税收支持,强化乡村产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加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农业产业生产经
13、营贷款需求特点,推出适配度高的信贷产品。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四)强化考核督导。将“科技强农”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建立“科技强农”行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也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等指标调查统计。对各乡镇政府、区直各单位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确保工作序时推进。“科技强农”行动主要任务分解表序号工作任务责任单位1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对各级科技特派员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农技人员“联企带户”行动,开展送思路、送政策、送科技、解难题活动。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组织部、区教体局、
14、区林业发展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下同2乡镇设立或依托现有机构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行政村设立或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点)。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次。区农业农村局4持续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0份。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积极组织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围绕瓜片、皖西白鹅等重要种质资源开展基础性、保护性研究,完成研究利用成果有效转化,形成专用品种、专业技术、独特模式等竞争优势。加大展示示范推广力度,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席以上。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动皖西白鹅、霍寿黑猪
15、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提纯复壮,加强国家级、省级畜禽资源保种场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6优质专用粮食面积稳定在90万亩,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再生稻4万亩。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稳步推进食用菌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别山珍稀食药用菌产业,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茶园建设,完成徽茶产业集群建设任务,规范瓜片区域公用品牌管理。畜禽绿色健康养殖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0%以上。完成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33万区农业农村局亩,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至20.3万亩,扎实推进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7培育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5个。有效认证绿色食
16、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40个以上。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8聚焦产品链发展,重点推进粮食、茶叶、蔬菜、畜禽、林果、水产等6个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区农业农村局9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协调推进农产品产地初(粗)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市场经济主体开发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每年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3个百分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o区农业农村局10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休闲旅游年营业收入8亿元,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59亿元。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1积极开展省级“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打造茶叶全产业链。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个。区农业农村局12积极申创国家级现代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