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12面颈部局部解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理工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12面颈部局部解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程名称中文口腔解剖生理学英文Oralanatomyandphysiology授课对象20_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及教学周周三第1-2节上课教室西三教学楼202教室授课章节第十二章面颈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面部局部解剖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1、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层次及内容2、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与血管、神经的关系及手术显露面神经主干和分支的标志,3、面侧深区的境界、层次与内容及临床意义4、咬肌间隙、翼颌间隙的位置、境界及其交通熟悉:1、颌面部境界、表面标志。2、面部软组织特点。3、舌下间隙、颊间隙、颗下间隙、撅间隙、咽旁间隙、翼腭间隙的位置、境界及其交通了解:1、面部比
2、例及其他关系2、美容角、对称、协调及面部皮肤皱纹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教学要求:课前复习系统解剖学相关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与血管、神经的关系及手术显露面神经主干和分支的标志,面侧深区的境界、层次与内容及临床意义;咬肌间隙、翼颌间隙的位置、境界及其交通教学难点:咬肌间隙、翼颌间隙的位置、境界及其交通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针对理论课主要内容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互动式、启发式:挑选典型图片、用己学解剖学知识结合临床应用,提出问题,组织同学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教材与教具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所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具:多媒体专
3、业词汇腮腺导管Paro【idduel:面神经8cialnerve:上颌动脉maxillaryartery;下颌神经mandibularnerve:翼外肌lateralpterygoidmuscle;咬肌间隙masseterspace;翼颌间隙pterj,gomandibularspace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复习上次课内容、介绍本次课安排。5分钟基本部分:第十二章面颈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面部局部解剖一、面部分区及表面标志5分钟(一)、颌面部分区(二)、表现解剖标志一、皮肤二、皮下组织七、腮腺嚼肌区5分钟(一)、境界5分钟(二)、层次内容由浅入深为:(一)皮肤。(二)皮下组织,(三)腮腺嚼肌筋
4、膜:(四)腮腺:5分钟1.腮腺的位置与毗邻:10分钟2.面神经与腮腺;10分钟(D找面神经主干:(2)显露面神经分支的标志3.腮腺内主要神经血管的排列:10分钟(五)嚼肌:5分钟教学内容与八、面侧深区(一)、境界(二)、层次内容九、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交通20分钟(一)、眶下间隙时间分配(二)、颊间隙(三)、咬肌间隙5分钟(四)、翼颌间隙(五)、颗下间隙(六)、颍间隙(七)、咽旁间隙10分钟(八)、翼腭间隙(九)、舌下间隙见第二章第七节舌下区。5分钟讲授内容注解第十二章面颈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面部局部解剖一、面部分区及表面标志(一)、颌面部分区颜面部是指上至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
5、缘之间的区域。临床上通常以通过鼻根及鼻底的二水平线为界,将颜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颌面部(MaXillofaCialregion)则有颜面的中、下1/3部分组成。根据解剖特点,可将颌面部分为以下各区:眶下区、翻区、鼻区、唇区、领区、颊区、腮腺嚼肌区及面侧深区。(二)、表现解剖标志异小柱:为两鼻孔之间的隆崎,鼻底;锥形外鼻之底。见面沟:为鼻侧与面部之间的长形凹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缝合后瘢痕不明显。唇面沟:为口唇与颊部之间斜行凹陷。鼻面沟与唇面沟合称为鼻唇沟。须下点;为领部最低点,常作测量面部距离之标志。耳屏:居外耳道前方,颊弓根部之下。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0.50.8Cnb其体表投影为自
6、鼻尖到眼外角连线的中点。须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约在第一、二双尖牙的下方,下颌骨体上、下缘中点处。三、皮肤1、颌面部皮肤薄而柔软,皮下组织疏松,易于伸展移动,有利于外伤缝合及成形手术。但在须部尤其是鼻翼的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清创时必须注意,以免发生缝合困难。2、颌面部皮肤与皮下层的弹性纤维及肌纤维紧密相连,致使皮肤在外伤或手术切开后,创缘易于裂开,缝合创缘时,皮肤有内卷形成内陷的倾向。因此手术时,皮肤切口的方向应尽可能与皮肤皱纹或沟一致,以利于切口的早期愈合,并使其在愈合后形成不明显的疤痕。3、颌面部皮下组织中有面神经分支及其支配的表情肌,手术除应注意皮肤皱纹及沟的走向外,更
7、应避免面神经分支的损伤。处理软组织损伤时,应注意表情肌缝合,以免表情肌功能受损。4、颌面部皮肤富于皮脂腺、毛囊和汗腺,为皮脂腺囊肿和痒的好发部位。5、颌面部血运丰富,因而组织再生和抗感染力强,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外此部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交通,炎症时有向颅内蔓延的可能。四、皮下组织七、腮腺嚼肌区(一)、境界腮腺嚼肌区:前界为嚼肌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上界颊弓及外耳道,下界下颌骨下缘;外盖皮肤,内以茎突及其诸肌为界。(二)、层次内容由浅入深为:讲授内容注解(一)皮肤。(二)皮下组织,内含颈阔肌的面部延续。在腮腺区有耳前淋巴结及耳大神经,在嚼肌区尚有面神经分支及腮腺导管。(
8、三)腮腺嚼肌筋膜:此筋膜来自颈深筋膜浅层,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二层,包裹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复合为一,继续覆盖嚼肌,形成嚼肌筋膜。腮腺嚼肌筋膜有以下三个特点:腮腺鞘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腮腺鞘与腺体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伸入腮腺,将其分成许多小叶。因此,在脓肿切开时,应注意分开各腺体的脓腔,以利引流。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纤维条束伸入外耳道前下壁,连同小动脉、静脉、淋巴及神经进入外耳道,因此,化脓感染可在外耳道与腮腺之间互通。(四)腮腺:L腮腺的位置与毗邻:2 .面神经与腮腺;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密切,出茎乳孔后初被腮腺覆盖,继而分支、成网并穿过腺体,出腮腺边缘,以五大分
9、支支配面部表情肌。临床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时,根据肿瘤的位置和移动性,一般采取二种方法解剖面神经:一是先找到从茎乳穿出的面神经主干,然后循主干向远心端分出五条分支;另一法则相反,先找出腮腺有的面神经分支,再循此至主干。(1)找面神经主干:面神经出茎乳孔时,主干的位置在上为外耳道、下为二腹肌后腹、后为乳突、前为茎突之间的间隙内,继而向前、外、下越过茎突根部进入腮腺。因此,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和方法有三:沿外耳道软骨下缘下方显露面神经干;沿乳突前缘在二腹肌后腹与茎突之间显露;经位于外耳道后方的鼓乳裂向下、向内至茎乳处找到面神经干。(2)面神经颊支、颊支、撅支的显露:先在腮腺前缘找到腮腺导管,
10、在导管的上、下分离面神经上颊支和下颊支。上颊支常越过导管的浅面。较粗大的颗支在颗弓下方,平行出腮腺前缘。较细的颜支(23支)上行出腮腺上界,越过颊弓的后段。(3)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显露:在下颌骨下缘的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的浅面可找到下颌缘支;也可在面后静脉的浅面找到。3 .腮腺内主要神经血管的排列:腮腺内的耳撅神经、面后静脉及其属支撅浅静脉和颌内静脉都在面神经的深面。颈外动脉位置深,在下颌支中、下1/3交界处进入腮腺,有时全部走行在腺体内侧。4 .腮腺浅面有耳前淋巴结,腮腺内及咽侧有腮腺深淋巴结。血运来自颜浅动脉和颌内动脉的分支。静脉注入颈外静脉。感觉神经是耳颠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泌神经中副交感纤维
11、来自耳神经节,交感纤维来自颈外动脉神经丛。(五)嚼肌:嚼肌位于腮腺及腮腺嚼肌筋膜的深面。嚼肌与下颌升支之间即嚼肌间隙。八、面侧深区(一)、境界面侧深区前界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是腮腺鞘,外界下颌支,内界翼外板。此区位于腮腺嚼肌区的深面前部,包括2个间隙:上部为颍下间隙,下部为翼颌间隙。(二)、层次内容此区为蜂窝组织包绕的神经与血管,相互交错,层次不明显,由浅层到深层大体排列如下:1 .翼静脉丛:位置较浅,亦伸延于颤肌和翼外肌之间。2 .颌内动脉及伴随的颌内静脉:经下颌骨黑颈部的深面,走行在翼外肌的浅面,经翼外肌两头间入翼腭窝。所以,在颠下颌关节手术、黑状突骨折时可能伤及颌内动脉。讲授内容注解3.
12、翼外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即位于翼外肌的深面,很早就开始分支,耳颗神经向后经叙突颈深面到腮腺;下牙槽神经在翼外、内肌之间下行,经翼外肌下缘,进入翼下颌间隙;舌神经走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颊长神经向前出翼外肌两头起点之间穿出,位于舌神经的前方。九、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交通颌面部蜂喑隙是指颌骨与肌肉之间、肌肉与肌肉之间、肌肉与筋膜之间、以及皮下等处的一些潜在的间隙。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被疏松结缔织、脂肪组织所充满,并可有涎腺、淋巴结、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当发生化脓性急性蜂窝织炎时,这里就形成脓性的间隙。虽然可以将颌面部分成许多间隙,但是,脓性的扩散可以使各间隙互相交通,严重者甚
13、至向上进入颅内,向下侵入纵隔。了解颌面间隙的位置、内容及交通,对颌面部间感染的诊断和切开引流都是重要的。(一)、眶下间隙眶下间隙上界眶下缘,下界牙槽崎,外界颊骨,内界鼻侧,皮肤为盖,上颌骨前壁为底。此间隙内含表情肌、疏松结缔织、脂肪组织、颌外动脉、面前静脉,有时存在眶下淋巴结。此间隙感染可来自上前牙、双尖牙的感染扩散;亦可扩散到颊部、眼眶及上唇,还可通过面前静脉进入海绵窦。(二)、颊间隙烦间隙是指颊部皮粘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境界与层次内容见第二章第四节。此间隙感染多来自上、下后牙的感染、淋巴结炎。感染也可向后蔓延到嚼肌间隙及翼颌间隙,向上到颍下间隙及撅间隙,向下可达颌下间隙。(三)、嚼肌间隙又
14、称嚼肌下间隙,位于嚼肌和下颌升支之间的潜在间隙,上界为颔弓下缘,下界为嚼肌在下颌支附着处,前界嚼肌前缘,后界下颌支后缘。此间隙内含疏散结缔织及嚼肌血管神经。(四)、翼颌间隙翼颌间隙又称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上界为翼外肌下缘,并上通题下及颗间隙;下界为翼骸肌下颌支附丽处,下前方通舌下间隙及颌下间隙;前界为翼下颌韧带,并前通颊间隙;后界腮腺鞘,并后通咽旁间隙。此间隙感染可来自下颌磨牙感染、飘下间隙感染和翼下颌传导麻醉的污染。(五)、颠下间隙频下间隙位于翼颌间隙的上方,上界颠下喳,下界翼外肌下缘,前界上颌骨后壁;后界茎突及其肌肉;外界额弓及下颌支上份;内界翼外扳。此间隙内含翼静脉丛、颌
15、内动、静脉,下颌神经的颊长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以及上颌神经的上牙槽后神经。此间隙感染可来自上颌后牙的感染扩散,翼颌间隙感染,上颌结节麻醉污染。(六)、撅间隙颜间隙位于撅区,是撅肌所在的位置,借颗下喳和颊弓与撅下间隙分界。颤间隙又可分为三部:1.颗筋膜间间隙:位于颗深筋膜下部分两层附着在颊弓内、外缘之间的间隙。2.颜浅间隙:位于颗深筋膜与颗肌之间。3.颗深间隙:位于颍肌与颗窝之间。(七)、咽旁间隙咽旁间隙位于翼内肌、腮腺深叶与咽侧壁之间,上达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前界翼下颌韧带,后界为椎前筋膜。由茎突及茎突诸肌又将它分为二部分:、咽旁前间隙:与扁桃体相邻,扁桃体炎可侵入此间隙;、咽旁后间隙:有颈内动、静脉及第9、10、11、12对颅神经,在炎症或手术时应注意防止将其损伤。咽旁间隙与翼颌、撅下、舌下、颌讲授内容注解下及咽后诸间隙相交通,感染还可沿神经血管上通颅内,下延纵隔。(八)、翼腭间隙翼腭间隙或称翼腭窝,位于颗下窝的内侧,为一伸长的三角间隙。前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