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悟《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领悟《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习领悟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心得体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 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方案明确, 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设一 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 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在3年内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20%的优化调整,这一力度前所未 有,也凸显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和 发展,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双重挑战。
2、在内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 化时代,要求学校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质量提升,要淘汰掉那些 质量不佳、缺乏特色的学科专业。在外部,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培养人才必须解决供需“两张 皮”的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这要求高校结合自 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3年之内完成对高校20%学科专业的调整,颇引舆论关 注。如何实现真正的调整优化,而非走过场?或如一些担忧的声音所 言,如何防止学校“新瓶装旧酒”对旧专业进行包装或改名?这些问 题都值得特别关注。另外,还要避免高校为完成调整优化任务,盲目 新设看似对接新产业、
3、新技术、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实则难以保障专 业质量,出现某些专业增设过热过多的问题。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不宜追求速度,而要强调质量。要让新设专 业办出高质量和特色,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 校制度,发挥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由教授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宏观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对 新设专业进行严谨的论证,不能办出本校特色的专业坚决不办对于 推进学科交叉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需要实行以教育与学术为本 的管理与评价,避免由行政部门单一主导推进,否则很有可能会沦为 形式主义,难以取得实际效果。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接近一 倍
4、。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学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542.82万 人扩大到2021年的Ioo1. 32万人。为扩大招生规模、办学体量,不 少高校选择开办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不但 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超过社会需求,而且影响这些专业 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与此不 无关系。这种“重规模轻质量”的专业设置思路必须摒弃。而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有的大学没 有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盲目跟风设置专业;二是有学校在设置学科 专业时,多由行政部门及管理者拍板,倾向于选择能快速扩大规模的 所谓热门专业。由于同一时间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多,有的学校甚至并 不具备办好这一专业的条件,于是该专业很快出现人才培养大于社会 需求的问题,近年来撤销较多的专业,多属此类。因此,应以此次优化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 调整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 办学自主权,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精力投入教育 教学中,切实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如此,才能避免高校在新一轮学科 专业优化调整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设置同类学科专业的问题,也才 能发挥高校的能动性,诞生一批真正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