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灭火器的构造及构造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灭火器的构造及构造原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常用灭火器的构造及构造原理1、干粉灭火器常用干粉灭火器的基本原料是无机盐(碳酸氢钠干粉),它平时贮存在干粉灭火器(钢瓶)中,灭火时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使干粉从喷嘴射出,形成一股夹带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粒气流,射向燃烧物,覆盖燃烧物隔断空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镂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使用方法: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
2、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在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过程中要注意,如果在室外,应尽量选择在上风方向。2、水性灭火器该产品是一种高科技新型环保型灭火器,在水中添加少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可以改进水的流动性能、分散性能、润湿性能和附着性能等,进而提高水的灭火效率。它具有在3秒钟将一般火熄灭,使浓烟变成水气、不复燃,并且能够将近千度的高温瞬间降至3040C的功效。使用方法: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
3、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3、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是一种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它在灭火时具有两大作用:一是窒息作用,当把二氧化碳施放到灭火空间时,由于二氧化碳的迅速汽化、稀释燃烧区的空气,使空气的氧气含量减少到低于维持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极限含氧量时,物质就不会继续燃烧从而熄灭。二是具有冷却作用,当二氧化碳从瓶中释放出来,由于液体迅速膨胀为气体,会产生冷却效果,致使部分二氧化碳瞬间转变为固态的干冰。干冰迅速汽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使用方法: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
4、,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4、1211灭火器(也称卤代烷灭火器)1211:二氟一氯一漠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lBr0这类灭火器是将卤代烷灭火器以
5、液态状充装在容器中,并用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压作为灭火剂的喷射动力,它在灭火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是化学中断作用,最大程度上不伤及着火物件,所以最适合扑救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电子元件、贵重文物档案类等火灾。使用方法: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灭火
6、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灭火器的使用范围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引发的火灾)可使用:水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这两种灭火器我们学校所有建筑内都有,还可以使用泡沫、卤代烷(121U1301)这几种灭火器都有效。B类火灾(可燃气体类火灾):这类火灾发生时可使用干粉(碳酸氢钠、碳酸镂盐)灭火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1211灭火器扑灭火灾。C类火灾(可燃气体类火灾):这类火灾发生时可使用干粉、水型、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D类火灾(化学类火灾):这类火灾发生时可用7150灭火剂(俗称液态三甲基硼氧六环,这类灭火器我国目前没有现成的产品,它是特种灭火剂,适用于扑救D类火灾。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偏硼酸三甲酯)。也可用干沙或铸铁屑粉末代替进行灭火。在扑救此类火灾的过程中要注意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指导,以避免在灭火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灭火剂,而适得其反。E类火灾(带电类火灾):这类火灾发生时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1301灭火器进行扑救,如果没有,也可以使用干粉、水型灭火器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