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一年级美术单元作业设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一年级美术单元作业设计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一年级美术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妈妈和孩子单元作业设计背景:妈妈和孩子这一单元以发展学生审美感知素养的“欣赏评述”为基点,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得形象重在叙述已达意传情,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造型.表现”能力。本单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和学的策略、表现性活动任务、任务评价的设计都基于以下的单元分析:素养导向美术实践学习活动主体行为学生对艺术作品中母子亲情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体会、思考、理解、探究、表现。达到结果1 .能够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伟大,感恩母爱。2 .能够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母子亲情的表达。3 .能够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并且尝试用不同形式去表现。人际关系
2、时空情境居家学习过程中,与家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对母爱的所见所感,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学科语言美术表现形式、造型、色彩、花纹、神态、动作。育人1.学生通过图像识读以及与自己生活建立联系、导向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无论人还是动物,母爱都让人感到那么温暖,要珍惜这份爱,要爱自己的妈妈,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对待家里的人。2.通过探究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农民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初步感知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感。对标1.能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素养彩、材质、表现方法,进行审美感知。(思维2.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对作品能力)的看法,并能简单的进行艺术实践表现。3.能在
3、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把这种审美感知的思维能力“迁移”过去单元教学内容:基于对单元的整体分析,本单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由问题驱动,问题设计如下:基本问题: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对母爱的表现相同吗?第一阶段:小问题:生活中妈妈的爱是怎样的?第二阶段:小问题:动物妈妈不会说话,它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第三阶段:小问题:不同的艺术作品对母爱的表现相同吗?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一、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 .本单元素养教学成果的构建在单元分析中已经确立如下:1、能够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伟大,感恩母爱。2、能够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母子亲情的表达。3、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并且尝试用不同形式去表现。所以,本单
4、元的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将围绕单元教学成果构建进行分阶段设计,以保证单元教学成果的形成。单元作业分阶段设计的连贯可持续性、深入递进性,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2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将基于高效且减负的理念,注重多角度关注学生差异,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实践当中,并且都能得到纵向的知识能力的提升。3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不仅要力求达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深入,而且要兼顾为评价提供可参考的依据。4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目前居家学习的这一实际情况,从表现形式、内容、评价内容都考虑适合这一学习情况。二、单元作业设计目标1
5、.素养目标1、能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进行审美感知。2、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并能简单的进行艺术实践表现。3、能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把这种审美感知的思维能力“迁移”过去。2 .育人导向目标1、学生通过图像识读以及与自己生活建立联系、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无论人还是动物,母爱都让人感到那么温暖,要珍惜这份爱,要爱自己的妈妈,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对待家里的人。3 、通过探究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农民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初步感知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三、单元作业设计内容、意图及效果1 .第一阶段表现性任务设计内容:(1)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
6、表现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温馨愉快的场景(可以是绘画、泥塑、剪纸等,最好表现自己的故事)。(2)也可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一件小手工作品,写上一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设计意图:(1)表现自己的故事以及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一件小手工作品,是创立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的艺术实践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进行真实的实践。(2)表现形式的自由选择,以及内容的选择,给了学生比较广阔的选择余地,实际就是一个潜在的分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选择自己的表现内容以及形式。(3)对标素养:学生通过图像识读以及与自己生活建立联系、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并能简单的进行艺术实践表现。(4)设计的表现活动为后续的学生自我评价建
7、立评价依据。实践效果分析:从学生任务达成情况来看,他们都联系自己的生活自主选择了表现的内容,是母子在一起的温馨愉快场景还是送给妈妈的礼物,表现形式多样,在作品中能表现出对妈妈的爱,以及和妈妈在一起时的幸福感受。素养培养效果达成较好。2 .第二阶段表现性任务设计内容: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抓住动物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亲昵的动征表现动物母子之间的爱。然后可以给家人讲讲它们之间的故事。设计意图:(1)通过图像识读,探究学科表现语言,并且在老师的任务引导下尝试把握运用,体会能通过动作表达动物之间亲昵的情感。(2)表现形式的多样选择,仍旧是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作业的一个分层表现O(3)居家学习活动中与家人的
8、互动,即使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也是对学生评述作品的能力培养。实践效果分析:从学生任务达成情况来看,学生对动作对表达情感这一表现方法掌握较好,作品中,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那种亲昵的情感表达充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给了学生更多尝试体会的机会,通过自主选择,学生能够更主动快乐的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在和家人讲讲动物母子之间的故事的实践中,也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都能围绕母爱、付出、感恩进行讲述。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孩子情感上的正向引导培养,促进对亲情的感悟。(口头表现作业另附音频资料)3 .第三阶段表现性任务设计内容:结合你对妈妈的爱的理解感受,以及对动作、神态、造型可以表达情感的
9、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说身边艺术作品(也可是自己的作品)中对妈妈与孩子的爱的表现。设计意图:(1)能够理解不同作品对母子亲情的表达的不同与相同。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并且尝试用不同形式去表现。(2)综合前两阶段所获知识及感受,运用学科语言对身边艺术作品做简单评述,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运用知识,加强学生事实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观察思考的习惯养成与能力的培养。(3)通过作业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所感所知所学有一个反审式的实践体会。实践效果分析:首先,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选择了语文书上的插图、家中亲人的绘画作品、自己的作品、网络摄影作品、美术书上的作品进行了赏析评述活动。
10、说明学生已经能将实践活动从书本课堂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而且在评述中能够运用神态、动作、色彩、图案等学科语言进行评述,说明作业设计较好地引导了学生。其次,在评述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学生讲给家长听,与家长的互动的温馨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也是对亲情活动的践行。四、表现任务评价:妈妈和孩子自我评价我体会到了妈妈的爱是无私且伟大的,时刻伴随在我的身旁。我能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法。我能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我能创作一件作品来表达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我明白了妈妈或家人对我的爱,我也会去感恩回报他们。1 .设计意图:在设计任务评价时,我考虑到评价要能对前面学生的表现性任务的
11、成果和过程有反馈,能够引导学生对学科所学知识有一个反审式的理解,能够起到提升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设计上面的自评表,从学生体会、理解、运用学科知识的角度以及情感体会上综合进行引导性评价。并且评价的量级设计成了三颗星的模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时,不仅有内容上的回顾,还有程度的体验。1、情感体会评价:我体会到了妈妈的爱是无私且伟大的,时刻伴随在我的身旁。我明白了妈妈或家人对我的爱,我也会去感恩回报他们。2、理解评价:我能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法。3、运用评价:我能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我能创作一件作品来表达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2 .学生自评反馈:通过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价反馈,我
12、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是很认真的在对照评价内容进行知识的回顾,并且能反审式的对自己作出量级评测。通过进行自我评价,达到对单元所学内容的巩固、加深,以及能发现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方向。三颗星获得较多,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后对自己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心。五、案例反思在妈妈和孩子单元作业设计这一案例中,我尽量从核心素养出发,重视学生素养的的培养。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这一单元主题分三阶段,合理设计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知道、理解、运用知识。且考虑到线上居家学习的情况,也设计了与家人的互动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而且也鼓励引导学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从身边艺术作品入手观察赏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虽然该单元作业设计是经反复思考确立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还是发现存在不足,比如对于一年级孩子,形式上有些缺乏趣味性。在后续的改进中,应该在形式上再动动脑筋,寻找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他们更感兴趣的实践形式,来让孩子们更加乐于进行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