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32322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建环境规划与管理讲义10环境管理模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第一节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一、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1、末端控制的涵义末端控制又称末端治理或末端处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这是传统的污染控制方式。由于末端治理是一种治标的措施,投资大,效果差。而且末端治理投资一般难于在投资期限内收回,再加上常年运转费用,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强制性管理环境中,滋长了企业的消极性。2.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人类所依赖的资源与生产的产品范围得到扩大:人工合成的

2、各种化学物质被不断的生产与制造,而这些化学物质不能很快或不能为自然系统吸纳与循环,因此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制造过程中能源与资源消耗大,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环境的容纳与循环能力不能承载,造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背景,各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法律法规、排放标准,对企业进入环境的工业废弃物的最高允许量进行限制,对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控制。随着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提出,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企业对其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必须承担经济责任,凡是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规定的排放标准,都需要徽纳超标排污费,

3、造成环境损害的,需要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在这一阶段,企业面对严厉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企业只能遵循相关的制度约束,为了能够在制度约束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其环境手段往往是在其制造的最后制造工序或排污口建立各种防治环境污染的设施来处理污染,如建污水处理站,安装除尘、脱硫装置等以“过滤器”为代表的末端控制装置与设备,为固体废弃物配置焚烧炉或修建填埋厂等方式来满足政策与法规对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种环境管理模式是以“管道控制污染”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对排放物的末端管理。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具有线性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

4、的开环式系统; 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 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事实上上述三个假设前提均不存在:自然资源不是永续存在的,同时是有限的;产品在分销与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子垃圾已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自然系统自然降解、吸纳和消除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以管道控制为核心的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5、(一)美国污染控制政策演变(三次重大演变):第一次重大转变第二次重大转变第三次重大转变1948-1963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为重视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源头控制提出水污染控制清洁空气法1990年污染预防法(二)美国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国家之一。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中,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美国的污染控制政策也不断随之变化,在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实践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 从1948年到1963年,美国先后颁布了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等法律文件,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全面开展,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到

6、重视污染防治,这是第一次重大转变。 20世纪70年代,当浓度控制难以实现既定的环境目标时,美国开始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这是第二次重大的转变。由于无论是采取浓度控制还是总量控制,都是末端控制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而且这种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表明,实行末端控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据美国1988年有毒物质排放报表资料,每年仍有45.7亿吨有毒化学品直接排入环境,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污染物控制标准日趋严格,实行末端控制导致环境保护工作投资日益增加,美国每年该项投资达到800900亿美元。(三)中国末端控制传统环

7、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的前两个阶段充分说明了基于末端控制思想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和实践过程。 在第一个阶段实现了思想认识的转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依法管理,并开始集中人力财力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 在第二个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大政方针,确立了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主的三大政策,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等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三、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弊端(1)末端处理技

8、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常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只解决工艺中产生并受法律约束的第一代污染物,而忽视了废弃物处理中或处理后产生的第二代污染问题。(2)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没有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3)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工业国家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污染问题之复杂,所需资金之巨大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料,环境问题的解决远比原来设想的要困难得多。(4)i0污染控制i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部分企业(公司)养成了一种i0污染排放后才控制i或J达标排放i的思想心态,成为强化环境管理,广泛实行污染

9、预防的障碍因子。(5)治理难度大,治理代价高,加重组织的经济负担。第二节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一、污染预防概念的提出 DEF1: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称为污染预防(PollutionPrevention),是当今环境管理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DEF2:污染预防: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产生的全部废物量。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 在源头预防或减少污染物产生,不仅减少了处理费用与污染转移,实际上它能通过更有效地使用原材料,最终增强经济竞争力。 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它的实

10、际作用是产生了可以建筑未来污染预防努力的立法框架。 该法的中心议题是在全国采取措施促进自愿实行污染预防,既不需要也不希望采取强制性的污染预防。该法的基本政策是,作为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最高重点是通过源削减实现污染预防。 该法第四、五、六、七、八节的内容分别是环保局的活动、用于各州技术支持项目的基金、源削减技术信息交换所、源削减和再循环数据的收集、环保局的报告。 该法所规定的环保局的责任包括:(1)宣传和推动自愿的污染预防;(2)收集与分析信息数据,以制定和明确解释综合污染预防计划。该法规定环保局必须在局内成立污染预防办公室该法还要求环保局制定污染预防策略,包括下述措施:(1)建立测量源削减的标准

11、方法;(2)审议环保局的法规,协调环保局与其他联邦机构的活动,促进源削减:(3)根据联邦立法建立改进和散发数据的方法;(4)成立国家信息交换站和通过拨款计划和技术援助,促进企业实行源削减:(5)确定可计量的源削减目标;(6)判定并向国会建议消除源削减障碍的方法;(7)开发、检验和散发源削减审计程序;(8)判定利用联邦采购手段,鼓励源削减的机会;(9)制定年度奖励计划,以表彰执行优异的或革新的源削减计划的公司。美国污染预防政策实施(D1990年成立污染预防办公室,其任务是开发、推广和实施污染预防战略。(2)环保局内成立环境教育办公室,主要训练环保系统内部成员及其它政府机构成员,培训以污染预防为中

12、心内容。(3)环保局内成立污染预防信息交流中心(PPIC),成立了污染预防信息交流系统(PIES),为企业提供有关源削减及再循环利用方面的信息服务(无偿服务)。还将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污染预防计划,向计算机网络提供相关资料。(4)有毒污染物的预防。有害污染物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5)制定了“源削减检查计划”(SRRP).实施照即的目标是为了评价新颁布的工业标准对工业界采用源削减措施潜力的影响。(6)建立污染预防示范工程。(7)其它措施。为实施污染预防,美国环保局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开展污染预防工作的单位提供资助和奖励,并制定了废物削减技术评价计划(WR【TE),对废物削减技术进行评价,制定

13、配套的政策,鼓励排污单位增加对污染预防的投资。二、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源削减源削减(SOUrCeReduction)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明确指出污染排放后的回收利用、处理、处置不是源削减,使污染预防更显示其与过去的污染控制有截然的区别。 源头控制是针对末端控制而提出的一项控制方式,是指在i源头i削减或消除污染物,即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实施源削减。美国污染预防政策的实质就是推行源头控制,实施源削减。这是一种治本的措施,是一种通过原材料替代,革新生产工艺

14、等措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控制污染的方法,代表了今后污染控制的方向。 两种常用的源削减方法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它们减少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废物处置中废物及制成品的数量和毒性。 源削减:在进行再生利用、处理和处置以前,减少任何废物流入或释放到环境中(包括短期排放物)的任何有害物质、污染杨的数量;减少与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相关的对公众健康与环境的危害。 其内容包括设备或技术改造,工艺或程序改革,产品的重新配制或重新设计,原料替代,以及改进内务管理、维修、培训或库存控制。源削减不会带来任何形式的废物管理(例如,再生利用和处理)。 为了实施源削减计划,美国采取了包括:信息交换站、研究与开发、提供技术帮助

15、/法规说明、提供现场技术帮助、对工业提供财政援助、对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援助、废物交换、废物审计、举办研讨班和学习班、召开专业会议、调查和评价、出版简讯和刊物、审查预防计划、与学术界合作,促进污染预防、奖励计划等内容的污染预防计划。(二)废物减量化废物减量化(WaSteMiniIniZatiOn)也称为废物最少化,指将产生的或随后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量减少到可行的最小程度。其结果使得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总体积或数量,或者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毒性,只要这种减少与将有害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目前及将来的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目标相一致。废物减量化包括源削减和有效益的利用,重复利用以及再生回收。不包括用来回收能源的废物处置和焚烧处理。 由产生者减少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生的活动及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减量化”不一定要鼓励削减废物的生产量和废物本身的毒性,而仅要求减少需要处置的废物的体积和毒性。 废物减量化与末端治理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如据化工、轻工、纺织等十五个企业投资与削减量效益比较,废物减量化比末端治理,万元环境投资削减污染物负荷高3倍多。但由于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仍有可能造成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危害,因而废物减量化往往是废物管理措施的改进,而不是消除它们。所以“废物减量化”仍然是一个与排放后的有害废物处理息息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