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更好发挥作用,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基本原则坚持系统统筹,守牢安全底线。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和市场的关系,注重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筑牢底线思维,立足XX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实际,坚持转型升级以立为先,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提高能源自给能力,预留充足安全保供裕度。积极融入区域能源合作,着力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创新引领。坚持生态优
2、先,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协同推进能源供给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持续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培育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引领,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更好发挥作用,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强化民生领域能源需求保障,推动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二、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加强500千伏主网架建设,推进新江等一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网架优化完善工程、大型主力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新建东部500千伏纵向通道,形成更加坚强的“四横两纵”主网架格局。加强重点地区坚强局部电网建设。重点加强负荷密集区域网架结构,建设利华等一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各市基本形成以双环网和双链式结构为主的220千伏骨干网络结构。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建设全面满足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用电需求的城乡配电网,持续扩大0千伏变电站覆盖范围,加快实现乡镇35千伏变电站全覆盖,供电可靠性等相关指标基本达到国内一
4、流水平。三、着力加大节能降碳力度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坚持节能优先,强化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优化双控要素合理配置,切实发挥能效标准指挥棒作用。加强产业布局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用能需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供应保障中的基础作用,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减少非发电用煤比例。推动煤炭集中使用
5、、清洁利用,积极开展散煤综合治理和燃煤小锅炉整治,加快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推广热电联产改造和工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推动煤电高效清洁转型。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分类处置符合淘汰关停条件和服役期满的煤电机组。新增煤电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推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开展超低排放和节能升级改造。严格规范燃煤自备电厂运行管理,除国家政策允许的领域外,禁止新(扩)建燃煤自备电厂,引导自备电厂与清洁能源开展替代发电。推进园区集中供热能力建设。在热负荷集中园区规划建设高效清洁供热热源,加强供
6、热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替代分散小热电机组和燃煤供热锅炉,扩大集中供热规模,积极引导用热企业向有集中供热条件的区域发展。规划建设一批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对具备条件的燃煤纯凝发电机组开展供热改造,推动核电机组向工业园区供热,支持新建天然气集中供热设施,鼓励燃煤锅炉改建为燃气锅炉,积极开展生物质集中供热。提升油气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进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石油化工炼化一体化水平,加快绿色炼厂、智能炼厂建设。提高海上油气平台供能中电力和新能源利用水平,加强涸洲油田伴生天然气综合利用。推广LNG冷能等余能综合利用技术。实施严格的燃油标准,持续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在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等前提下,鼓
7、励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多元化利用。四、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形态演进。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开展运行模式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转型,电力系统由大基地大网络为主的形态逐步向与智能微电网协调发展转变,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积极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推动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微电网等多形式融合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推动源网荷储有效衔接。在负荷密集、新能源开发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增量配电园区,建设一批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
8、能源联合调度机制。提升电网支撑承载能力。持续完善主干网架结构,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大规模送出、高可靠接入和大范围配置能力,提升电网动态稳定水平。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持续开展配电网互联互通、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建设以新能源消纳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实现与主电网兼容互济。建立新型电力调度体系,提升智能调度运行水平,发挥大电网协同互济作用,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节能调度。增强电源灵活调节能力。加强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应用,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能力和控制性能。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力争改造后
9、最小发电出力达到额定出力的30%及以下,鼓励供热机组实现全部或部分热电解耦,引导燃煤自备电厂主动调峰。在气源保障能力强、气价可承受、管网建设条件较好、负荷集中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大容量高效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已纳入国家规划的2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优先满足负荷中心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地区调峰需求。完善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机制。“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天然气调峰发电并网装机80万千瓦以上,力争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装机840万千瓦,推进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加快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推进新能源项目合理配套储能,改善新能源场站出力特性。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发挥储
10、能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鼓励用户侧储能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拓宽储能应用场景,探索储能聚合利用、共享利用等新模式,在新能源装机比例较高地区开展集中式储能示范应用。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储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集中式新型储能并网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有效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引导大工业负荷参与系统调节,鼓励电解铝、铁合金、多晶硅等电价敏感型高载能负荷改善生产工艺和流程,发挥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等功能。探索工业可调节负荷、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有序
11、充放电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以上。五、形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大示范区域根据资源禀赋及布局,重点形成桂北新能源开发示范区、桂西多能互补示范区和桂中桂东能源创新发展示范区。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在桂林、贺州、柳州等市,以风电等新能源资源集中区域为主,推进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市场化消纳,开展集中式储能电站示范建设,推进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应用,引领全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多能互补示范区。在河池、崇左、百色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区域,统筹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火电等多种电源开展多能互补项目示范,加快形成可在全区推广应用的新发展模式。能源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南宁、柳州、来宾、贵港、玉林、梧州等市,加快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和天然气大用户市场化交易。优先开展智能电网、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供能服务站、充换电站、氢能等新业态创新示范,培育综合能源服务和智慧用电模式。打造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加快南宁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