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实践教学中多元化创新模式的若干探讨(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关于实践教学中多元化创新模式的若干探讨(整理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实践教学中多元化创新模式的若干探讨摘要: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教育需求。为更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扩展教学手段,改善因社会快速进步而带来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性,本文以多重角度探讨多元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出CPM强化学习”模型,深入探讨该模型的具体使用方式并做出效果评价。关键词:“CPM强化学习”模型实践教学多元化创新模式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06-02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当前社会对实践性操作人才的需求不断膨胀,这一趋势使得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做出了较大的变动,从传
2、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向新型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过渡。基层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开始关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甚至是创业精神。我国教育部也早在2001年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
3、新机制。”由此可见,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推广已成为当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旨在建构一种以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特征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形式,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一教学形式从早期作为理论型教学模式的辅助模式,逐渐向与理论教学双轨并行的方向发展,尤其以培养实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及其它形式的民办高校主要采用。目前,实践教学运用比重的提升使得在教学途径上基本改善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维,结合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小幅度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正是由于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
4、小的困难需要克服,诸如实践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不大;实践的教学实施配备不足等。因此,关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还需不断的完善。1构建“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1.1课堂学习(ClassLearning)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终都不可能缺少老师这一重要角色,虽然在当前提倡的教学主体转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无法替代的。课堂始终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最前沿。保障学生能获得丰富、足量的课堂学习是教学的第一步。在“CPM强化学习”模型中,第一个模块即课堂学习。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建立来自于知识本身和情感的双重交流过程,用教师的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来感染学
5、生。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往往因为学科本身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不同而受到影响。因此,利用学科特点调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如何用课堂所学指导日常实际运用。1. 2实操任务(PracticalAssignments)实操任务体现在课上及课下两个环节中。根据实践教学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分来看,实践教学指向除理论教学以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即包含第一课堂实践,即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同时也包含第二课堂实践,即毕业论文、实习见习活动、企业认知锻炼、技能训练等。实操任务的设计是对任课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体现。合理的设计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学科学习目
6、的的实操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第一模块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令学生体会到完成实操任务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内在任务动机。1 .3内在任务动机(InherentTaskMotivation)兴趣与动机是行为生产的内在关键性推动因素。动机是是行为的意图,兴趣是意图的方向。该模型的第三个要素的运用,力图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过程、结果等方面产生某种情感,如值得投入,自我成长,兴趣盎然,倍感挑战与自我成功的满足感等。当情绪被调动,兴趣与动机同时具备时,在很大程度上,行为(在这里特指学习行为)有可能就是有效的。在培养学生产生内在任务动机的过程中,启动相应的强化程序,即连续强化,具体做法有持续的表扬;固定时距
7、,如在固定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小幅的正强化奖励;可变时距,如随堂测验;固定比例,如按固定的分值比例给学生课题成绩加分;可变比例,按随机课外任务给予平时成绩不同程度的加分。在这一模块环节中,学生更难程序化的计算出自己到底会获得什么样的奖励,由此产生持续渴望获得奖励的心理条件反射,兴趣与内在任务动机随即启动。2 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具体运用结合具体课程的学科特点,启用相应的教学步骤。本文以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为例,将其与“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结合进行探讨与研究。根据该学科所具有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性应用学科特点,一方面在教学中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结构的深度和完整性;一方面利用可进
8、行简便操作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操任务内容,在理论与实操两个模块中进行渗透式强化教学,两个模块教与学的过程中,摸索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导向,并进行反馈、归类和总结,把兴趣和动机导向相似的同学编排一个团队,接受相应的实操任务。2.1 实施条件及环境要求美国的一些先进实践教学模式,如产一学一研模式,对实践教学所需的环境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即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模式,学校为企业“产”出符合企业特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人才,企业为该批人才的培养提供特定实习基地,让学生“学”到具体经验,并反过来验证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完成“研”的过程。第一,搭建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由于国家教育部政策对培养应用型人才
9、的倡导,很多高校都早已开始建立与各专业紧密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有的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有的则直接采用真实工作环境,并付给学生相应的报酬,以此作为鼓励和强化的必要手段。本教学单位较早开展了学习西式实践教学的先例。拥有十余个各类社会实习、实训的基地,并在校内建立了沙盘模拟实验室,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第二,搭建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利用快捷又无时间限制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免费为学生开放课余的学习空间。将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目、教学课件、案例、课外阅读、毕业生实践案例等资料整合于一体,供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搭建学生自我展示平台。以鼓励、欣赏、学习及考核为目的,搭建可展示学生经过实践认知学习后的
10、自我认知和经验介绍的平台。借助课堂及多媒体网络手段实现展示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肯定。第四,双语教学课程注重吸引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相关学科教师,组建双语教学团队。2. 2实操任务具体设计(1)基于课堂一课后一课堂的模拟任务设计。根据学科的具体理论要点进行单一或综合性的实操任务设计。单一性任务可以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考核单一理论要点的学习效果,最快速、直接的了解到学生对该理论要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适合运用于重难点理论知识的教学。综合性任务适合进行阶段性考核,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链条的相互链接和综合运用,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出阶段性学习效果,适合运用于其中或期末的综合评价考核。样本一:职业评估调查活
11、动。该任务为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综合性实操任务。具体做法:7名学生为一个团队,对给定的职业进行调查并得出分析结论,形成报告并提交。第一阶段,7名学生单独行动,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各自要调查的职业(如会计、民办学院教师、服装店导购、高级酒店清洁工、消防员、基金经理、医生等),这些职业的确定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求职方向自行拟定。经调查后,完成各自对各个职业的评估。考察学生对职业评估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的掌握程度。第二阶段,7名学生调查除了第一阶段已调查过的职业以外的六种职业,并进行评估,得出哪些职业的评估最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干扰,考察学生对知觉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该项实操任务中,学生对某些职业有了初步
12、认知,启发了他们对职业地位、范畴、薪金等内容所直接产生的知觉。考核了知觉、价值观、工作满意度、群体等理论要点。在审核报告过程中,通过每组队员和个体的完成内容,分类整理出相似兴趣和内在任务动机的学生,将他们分配到一起进行下一次实操活动。样本二:“项目匹配”团队任务。该任务可在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消费行为学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等双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运用。具体做法:57名学生为一个团队,通过抽签的方式匹配项目。步骤一:先由教师设计不同的匹配项目。大项目设计,如创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和营销计划等;小项目设计具体可供操作的品牌、产品、服务等。步骤二:让学生当堂抽取大项目和小项目,二组匹配既得该团队的执行任务,
13、如大项目抽取到营销计划,小项目抽取到某一产品,匹配后为某某产品的营销计划方案设计;步骤三:回收团队合作成果,继而进行评阅及答疑工作。该实践活动通过量化到学生个人的任务,全面考察学生对阶段性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甚至是对全科知识的运用能力。适合选择期中阶段执行,作为学生期中成绩的反馈测试。(2)基于企业的实训任务设计。结合学校与企业搭建的实训平台,利用各类寒暑假安排学生先进行基本认知实习,继而开展专业实习,再到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全面认知,引导学生先转变角色,再界定新角色,并平稳实现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过渡。这期间需要实训指导教师的密切把控,对学生的适应心理及探索需求做到
14、基本全面的了解,及时给予指导。企业实训任务的设计可以按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用人单位的特定岗位,做出相应的匹配或交叉选择。该任务的设计重点在于“具体、特定”,而不是“分散、随意”。设计内容针对具体某一学科的某一理论知识做出集中有指导性的任务设计。例如,针对岗位角色认知的任务设计,或是针对工作内容技能考察类的任务设计。任务越具体越有特定性,对考察学生的某一类别的实训结果就越有意义。3. 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在“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中,将学生学习反馈效果与之前采用的传统理论知识结合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比对。不难发现,该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模式改革成效。在调研的五个类目中
15、(其中有一个类目不同:实践学习满意度与模拟案例学习满意度)(见表1),各数据比例显示实践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满意度大大高于传统模式(见表1)。(1)采用“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所获得的总体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由于该模型的第三模块内在任务动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刺激,大幅提升了学生的探知欲望。实践教学的手段选择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之一。结合实践学习环节的特定任务设计,学生在实训阶段即可充分的验证理论知识,并基本可以做到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2)实训环节比模拟案例学习更受欢迎。原本在课堂采用的模拟案例学习由于本身受环境局限性影响,即便案例都采用真实案例,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学习来验证理论知
16、识的实践性。而实训环节的亲身经历过程增加了某些特定客观要素以此对心理机制的形成产生影响。如对环境的判断、环境中特定的人际、时间性、特定事件发展的不可预知结果等。这些要素是模拟案例学习不可能给予学生的。(3)师生双向反馈良好。传统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参与互动的地位。而在“CPM强化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中,可以较好的获取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反馈结果。教师在实训设计环节中考察学生的实操及理论验证还原能力,学生通过实训验证书本理论知识,也可验证教师的教课与教研水平。同时,也向教师传达着对理论与实践的主动性和兴趣性。达到教与学不脱钩、不背离,互相检验的目的。4结论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多元化及创新性是实现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基本保障。只有不断的检审模式与手段的不适应性,才能更好的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尊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同时,加大关注学生的课堂互动行为表现,适当的交换主体地位,也尊重学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