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项目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设计中心里程DK435+466.91,桥长1027.48m,钻孔桩194根,承台29个,扩大基础2个,墩台身31个。柘皋河特大桥,设计中心里程DK440+953.118,桥长8098.195米,钻孔桩2093根,承台241个,扩大基础3个,墩台身244个,跨柘皋河(60+100+60)m连续梁、跨夏阁河(40+72+72+40)In连续梁、现浇简支梁。路基起讫里程DK435+979.7-DK436+904.02,全长924.32m。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三、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设备配置根
2、据本区段的沉降观测特点及工作量,拟定沉降观测人员共5人,其中负责人1名;专业测量人员3名,内页组1名,成立沉降观测组,明确专人负责,沉降观测责任到人,保证人员相对固定。四、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4.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软土及松软土和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
3、降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in04.2观测点设置原则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5cm沉降监测桩:选择20mm以上直径的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6m,入路基基床表层以下0.55m,桩周0.1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直径20mm镀锌铁管)及保
4、护套管(直径49mm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30CmX30Cnb厚08cm。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IO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埋设工作。采用电子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外PVC管接头连接。4. 3路基沉降水
5、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4.3所示:五、监测方法及要求4.1 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4.2 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4.3 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与边桩
6、的位移量,当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Iomm/天或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un天、竖向位移大于IOnln)/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5. 4观测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L0mm,读数取位至0.1mm;位移观测测距误差3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5. 5观测频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un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包括路基堆载预压
7、土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运梁车架桥机通过前后、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轨道板精调以及铺轨时间)应具有沉降观测数据。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六、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无昨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祚轨道要求。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
8、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七、观测点的设置原则及工作基点的布设情况和保护措施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台、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7.1承台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
9、将不再使用。7.2墩身观测标:观测点数量每墩2处,位于墩身两侧;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7.5连续梁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三孔一联设置1828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32个观测标,横向布置参照简支梁设置。纵向布置详
10、见下图:7.6涵洞观测标:涵洞自身沉降观测需要在涵洞边墙两侧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涵顶填土沉降观测参照路基地段沉降观测点布置方式,采用在涵顶线路中心位置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的方式。7.8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7. 9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8. 9工作基点要求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
11、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同时工作基点的埋设和保护。8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标:选择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9观测技术要求9.1 承台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9.2 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桥梁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
12、、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桥梁施工质量。9.3 3观测精度要求: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O.Olmm010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0.1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桥涵两端的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10.2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10.3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1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限203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设路基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观测点设置同路堤。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