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信创产教融合模式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信创产教融合模式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年美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请书基于信创产教融合模式的项目名称: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负责人:联系电话:工作由箱: graceszb(5) 学校名称:通信地址:申请时间:二。二二年五月制填表说明1 .申报资格:(1)全日制本科高校在职教师或在校学生;(2)原则上不接受之前已获得过同类项目资助的重复 申报。2 .有关项目内容、具体要求和说明请参考项目申报指南。3 .项目负责人填写的内容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所填内 容必须真实、可靠。4 .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并手写签名,报送所在高校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将扫描文件上传到项目 平台() o项 目 概 况项目
2、名称基于信创产教融合模式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类型 (单选)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口师资培训项目口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口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起止年月2022年6月2024年6月项 目 负 贵 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1974 年 1 月职务/职称最终学位工学硕士所在学校及院系邮政编码电话教学研究 工作情况 (限3项)起止时间项目名称项目级别项目 主要 成员(不 含项 目负 责人)姓名职称主要任务签名讲师总体规划工程师资源建设高级工程师资源建设项目相关背景和基础介绍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随着信创产业的不断发展,信创人才
3、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打 造满足产业需求的信创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迫切需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系统化、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进大规模 高效率信创人才培养生态建设,并做好供需对接。本项目旨在针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我校课程建设与评估的要求,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不断完 善课程资源,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方法及考核方式。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 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也能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我院全
4、体学生第二学 年第一学期开设。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我校课程建设与评估的要求,已经付诸实践的改革措 施有:围绕教学内容,构建线上、线下学习环境;采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对比+PBL教学方法;调整了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比例,这些措施都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比以往有所提高。但目前课程建设中仍存在许 多问题:(1)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虽然已建立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但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教学 窠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案例之间缺乏连贯性;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与就业市场需求还有一 定的差距,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薄弱,有待进一
5、步挖掘课程内容深度;(2)教学效率较低。由于大部分内容抽象,同时,学生的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教学效率较低。(3)课程教学活动安排不够丰富,导致教学反馈和学习反馈都不及时,对“教”与“学”的 顺利进行产生一定影响。(4)虽然在课程考核评价中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但缺乏较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无法对学 生进行更科学和综合性的评价,也同时影响对课程教学的有效反馈。针对以上课程建设的现状,课程组在此次建设中,对课程目标重新梳理,建立知识,能力和 素质分级目标;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基于学情和学习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 资源,实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
6、课程教 学质量。项目的特色和亮点(1)基于信创产业发展,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两性一度”标准,系统梳理课程资源,建立内 容丰富、示范引领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实现高阶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2)构建多途径协同、多角度融合、适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课前-课后,课上- 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混合式育人模式。(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中,通过在考试题目中融入工程背景内容,并将学 生自主创作大作业纳入考核体系,促进了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的达成,并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 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项目建设目标(1)通过走访校企合作企业和大型软件企业,了解企业对数据库人才的需求,明确
7、数据库工 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应毕业要求和企业实际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校企双方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重组。探索出适合本课程的“课 前一课后,课上一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混合式育人模式。(2)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教学 模式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中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使学生通过 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知识内化;(3)强化全过程考查和能力培养,提升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也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学生自主学 习和深度学习。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一、项目建设内容1 .建设课程教学
8、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1)开放资源与自建资源相结合,优选“中国大学MOoC”上好资源,并充分利用;同时,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根据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组织密切相关的自建资源建设。(2)根据“产业需求”,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结合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及学生认 知规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调整课程内容。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求解思路。主要教学单元按照“课前自学一课前测试一要点讲解与讨论一实践操作一巩固提高” 5个环节进行。逐步使得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整合和实践应用。(3) “注重过程考评”:从多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定,包括线上和线下 学习环节评价、
9、理论和实验学习环节以及小组考评与个体考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对平时 学习过程的重视,使他们意识到只通过期末复习不可能获得好成绩,端正其对专业课学习的态度。 同时,关注过程评价结果也对教学起到反馈作用,代课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采取更有 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好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得教和学的过程全程可控。2 .改进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活动(1)“混合式教学提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获得,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构建分层式 教学内容,设计案例驱动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基础上,需详细规划教学活动:按照“课前预习(线上 自主学习)课中互动(线下、线上结合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线上、线
10、下拓展)一 课后实践(线上、线下实践)”流程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与提升。(2) “校企协同育人促发展”:线下环境包括课外培训课堂,采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式, 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实战一线经验带入课堂, 让学生沉浸体会项目开发过程,真正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 学生就业竞争力。二、实施路径(1)按,基础提高拓展(创新)”分层设计课程教学案例,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推进,递进式的练习与巩固,增强 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2
11、)通过小组实践,计算机设计大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能力。(3)构建合理的方案和措施,让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学生应用实践项目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 中,且能够取得实际成效。项目预期成果(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编写完成。(2)建立与教学内容知识点相对应的完整的、系统的教学案例。(3)课程的全部资源上传到线上课程的共享平台。(4)项目研究总结报告。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从2022年6月开始实施,实施计划如下:(1) 2022.62022.8梳理教学知识点,设计对应的教学案例。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运用于实践教学,收集实施过程数据;(2)2022.92023.1项目实施过程,通过学生学
12、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等做相应调整,同时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2023.22023.8根据上一学年项目实施情况,对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4) 2023.92023.12根据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项目实施,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根据考核结果进 行教学反思,充实完善项目方案;(5) 2024.1-2024.6 将课程建设成果、经验和体会进行整理,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经费使用规划(1)教师交流培训0.5万元(2)线下测试题库建设1.2万元(3)论文版面费1.2万元(4)图书资料费1.3万元(5)文献复印费0.3
13、万元(6)劳务费0.5万元知识产权申明若立项审批通过,本人郑重承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抄 袭行为,凡涉及到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解或已获得著 作人认可。项目负责人:申请日期: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盛仲飙同志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对教学改革有较强的组织和实施能力;项目组其 他成员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科研态度,有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能胜任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改革内容务实,针对性、操作性强、实施思 路清晰,现实意义较强。本单位同意为该项目提供完成项目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并承担本项目的管 理任务和荣誉保证。(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签字: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