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XX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我校制定了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课程管理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特别要开足音乐、体育、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何老师不得随意占用艺体课堂,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2、做到有实施方案、有学期计划、有课表、有教案、有作业、有考核。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二、备课管理备课是教师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等基础上备课。1、教师要全面掌握、正确理解本学科课程标准
2、和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出发,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和考试”等各个环节,制定细化的要求和措施,增强备课的可操作性。2、教师要认真编写教案。教案包括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教学流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或教学后记等内容。教案不可过于简单,书写要规范。3、教师要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不要机械地照搬照抄,更不允许抄袭别人教案。备课以至少提前一周为宜。4、加强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三、课堂管理上课是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加强对每节课的巡视和检查,及时了解课
3、堂教学现状。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具、学具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上课。2、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达成意识,积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思维能力,突显学科特色。3、教学程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科学灵活,能适度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坚决杜绝教师一言堂现象。4、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差异,鼓励自信,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能用多元评价方法和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坚持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6、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准确精练,条理清楚
4、,教态自然亲切,板书工整合理,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7、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提前下课,不私自调课,上课不接听或拨打手机,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能妥善处理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坚决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四、作业管理1、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同一班级,要协调控制各学科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其次,优化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形式多样;作业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分层要求;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2、要规
5、范批改行为。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要有恰当的评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不允许将学生家庭作业的检查和批改等工作和责任,转嫁给家长或学生。3、要重视反馈调控。要及时分析反馈学生作业的情况;个性问题要进行跟进式指导;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记载,并把它作为把握学情、纠错补缺、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五、课外管理1、加强个别辅导。辅导学生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要有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拓展性学习,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增强信心,端正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2、注重课外阅读。学校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课程,每月至少安排一
6、次阅读指导课,每周要有专门的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学校要创设读书氛围,切实加强读书活动宣传,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有计划地推进读书节活动。要丰富阅读资源,加强图书室建设,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丰富班级图书角,定期充实图书。3、丰富课外活动。我校结合学校少年宫,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课外活动有专人负责,有专业指导教师,做到组织严密,工作到位,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应按课堂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精心指导,并及时填写活动情况记录,及时总结反思。五、制度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和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强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1、完善并坚持
7、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要以“个人反思、同伴交流、经验借鉴、专业引领、资源共享”为核心,以“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当智慧型教师”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定期开展活动,切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各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活动”,如“教学开放日”、“教学评比”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网络研讨交流。2、完善并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学校领导要转变作风,经常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指导教师备课、共同研究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等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后及时评课指导。每学期校长深入课堂听课不得少于20节,分管校长、
8、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5节,普通教师互相听课15节,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各校要积极探索课堂观察、细胞式评课等听评课形式,尝试开展学生和家长评教,及时听取家长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3、完善并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学校加强教学各环节的检查、督促和监控。教学检查由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或教案)、课堂教学、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进行检查。各校每学期定期检查至少2次,检查人员要认真填写教学检查记录,如实记录检查过程及结果,客观写出评价或改进意见。学校要全面分析检查情况,采取集体反馈和个别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反馈检查结果。4、完善并坚持质量监控制度。学校要加强教学考试评价的改革与研究,明确教学检测评价的目的,研究教学考试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口试、笔试、问卷、座谈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检测和考查形式,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学校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和质量分析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指导各学科教学。考试力求做到“五要”:一要控制次数,二要保证质量,三要规范操作不排名,四要端正考风,五要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