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63548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PPT】 .ppt(4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 1-一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二 感染的发生三 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感染的过程四 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五 防制感染的综合性措施-2 2-一般概念一般概念v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或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对人或动物机体具有致病作用对人或动物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类微生物。的各类微生物。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条件性病原微生物(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或机会致病菌:会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出致病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出致病作用。中毒性病原微生物:中毒性病原微生物:少数腐生性微生物和一些植少数腐生性微生物

2、和一些植物病原真菌,虽不在人和动物机体内寄生,但能物病原真菌,虽不在人和动物机体内寄生,但能在原来生长繁殖处产生有毒产物,若这些毒物随在原来生长繁殖处产生有毒产物,若这些毒物随食物或饲料进入机体,可使机体中毒,这些微生食物或饲料进入机体,可使机体中毒,这些微生物称为中毒性病原微生物。物称为中毒性病原微生物。-3 3-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致病性(一)致病性(pathogenicity)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的性能。的性

3、能。各种病原微生物,各具有其独特的病原性,各种病原微生物,各具有其独特的病原性,通常只能引起一定的感染过程,如多杀性巴氏杆通常只能引起一定的感染过程,如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畜禽出血性败血症、猪瘟病毒致猪瘟病,因菌致畜禽出血性败血症、猪瘟病毒致猪瘟病,因此,病原性是病原微生物此,病原性是病原微生物“种种”的特性。的特性。-4 4-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二)毒(二)毒 力力 系指系指同一种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别。在程度上的差别。它是病原微生物菌它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毒)株的株的“个体个体”特性。特性。通常毒力愈大病

4、原性愈强。通常毒力愈大病原性愈强。不同菌不同菌(毒毒)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5 5-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起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u毒力的测定毒力的测定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6 6-毒力因子:病原微生物构成毒力的物质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深入扩散的能力毒 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

5、毒性的物质-7 7-(1)定殖 细菌感染的第一步u1 1、侵袭力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具有细菌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粘附能力的结构粘附粘附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及眼结膜等处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及眼结膜等处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作用所清除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作用所清除-8 8-黏附素:凡细菌表面能与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表面黏附素:凡细菌表面能与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表面受体黏附的结构成分。受体黏附的结构成分。细菌表面的一些大分子结构成分:革兰氏阴性菌菌毛;非菌毛黏附素:外膜蛋白(OMP)以及脂磷壁酸(LTA)等。u1 1、侵袭力侵袭力-9

6、9-无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F1 D甘露糖残基动物、组织细胞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大肠杆菌F4(K88)猪的小肠前段大肠杆菌F6(987P)猪的小肠后段大肠杆菌F2 人的小肠u1 1、侵袭力侵袭力-1010-t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霍乱弧菌t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t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溶血链球菌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淋

7、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龋齿。-1111-1212-(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第一、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外毒素破坏细胞骨第一、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外毒素破坏细胞骨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溶血素。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溶血素。第二、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第二、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第三、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可抑制溶酶体第三、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可抑制溶酶体与吞

8、噬小体的融合;李斯特杆菌被吞噬后,很快从吞与吞噬小体的融合;李斯特杆菌被吞噬后,很快从吞噬小体逸出,直接进入细胞质。噬小体逸出,直接进入细胞质。第四、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第四、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u1 1、侵袭力侵袭力-1313-抗体液免疫机制:抗体液免疫机制:第一、抗原的伪装或抗原变异。第一、抗原的伪装或抗原变异。第二、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第二、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第三、通过第三、通过LPS、OMP、荚膜及、荚膜及S层等的作用,层等的作用,抑制抗体产生。抑制抗体产生。(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u1 1、侵袭力侵袭力-1414-(3)内化作用:指某些细菌黏附于细胞表面之后,)内

9、化作用:指某些细菌黏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内化作用对细菌的意义:宿主为进入其内的细内化作用对细菌的意义:宿主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u1 1、侵袭力侵袭力-1515-1616-(3)繁殖与扩散 在体内增殖:是感染的核心问题,增殖快,在体内增殖:是感染的核心问题,增殖快,易在体内生存。易在体内生存。在体内扩散:细菌分泌的蛋白酶称为胞外酶。在体内扩散:细菌分泌的蛋白酶称为胞外酶。主

10、要作用:通过水解性酶类(透明质酸酶、胶原酶、主要作用:通过水解性酶类(透明质酸酶、胶原酶、链激酶等),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链激酶等),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原菌扩散。u1 1、侵袭力侵袭力-1717-(3)繁殖与扩散u1 1、侵袭力侵袭力-1818-u 2.2.毒毒 素素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外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大多数情况下,外毒素一般简称毒素。大多数情况下,外毒素一般简称毒素。-1919-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有毒性的可溶性蛋

11、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如白,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等;也有存于胞内(胞周间隙),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胞内(胞周间隙),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肠毒素。(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u 2.2.毒毒 素素-2020-特点:特点: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其毒性作用

12、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学物质敏感。-2121-类毒素(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2222-(2)内毒素()内毒素(

13、endotoxin)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特异性。-2323-项目项目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产生菌产生菌革兰氏

14、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LPS)释放时间释放时间一般随时分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致病特异性致病特异性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毒性毒性强*弱抗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抗原性强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制成类毒素制成类毒素能不能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差耐热性强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1mg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 2亿(亿(20002000万)只小鼠或一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100%,但及时注射,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15、1mg破伤风毒素可杀破伤风毒素可杀死死100100万只小鼠,万只小鼠,1mg1mg白喉毒素可杀死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1000只豚鼠。只豚鼠。-2424-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通过非易感动物通过非易感动物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2525-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回归易

16、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本动物本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动物-2626-(一)感染(一)感染(infection)的概念的概念 又称传染又称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从而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感染。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v传染病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本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质上是有区别的。病原体病原体 传染性传染性流行性流行性 地方性地方性 季节性季节性 免疫性免疫性二、感染的发生二、感染的发生-2727-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侧重于感染。如将防治传染如将防治传染病的重点转移病的重点转移到预防感染,到预防感染,则可收到事半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功倍之效。-2828-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数量又较少,传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