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外乾坤妙解——以户外探究课为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之外乾坤妙解——以户外探究课为例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堂之外,乾坤妙解-以户外探究课为例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落地、新教材的使用,户外探究课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想上好一节户外探究课,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包括前期准备、目标设定、方案设计、上级沟通、安全保证、户外探究、课后分享等。但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均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与拓展。关键词:户外实践课、地理实践力、野外考查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落地、新教材的使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培养越来越重要。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而携手学生走出教室,经历一节美妙的户外探究课也许会激发地理教学的新魅力。一、为什么要开设户外探究课1 .新课程要求的转变与学生学习需
2、求的转变新课标在旧的基础上增设了“学业要求,明确了学生完成本模块课程学习任务以后所应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这部分内容对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好的依据。从教学要求上看,新课标的要求更具体、难度更大、实践性更强。例如,旧版课标中关于土壤仅有“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但是新课标当中对土壤相关内容的要求变更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和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如果仅采用简单的课堂讲解,很难满足学生观察土壤、识别环境、分析规律的课标学习要求。
3、新课程实施后,学生更需要亲近自然、亲历社会,能够亲眼观察、理解世界。2 .教师教学多元化的尝试与师生共构课堂的实践笔者曾经在所在学校高二年级开展做一项针对地理课堂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IlO份,回收110份,有效108份。发现对于高二学生而言,91.6%的学生在过往的地理课中极少走出教室,而教师的教学也仅限于ppt教学或者是板书教学。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受是模糊、难度大、知识凌乱等。因此笔者认为地理课程的突破就来自于要争取走出教室,回归到自然、回归到城市、回归到鲜活的世界。唯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一叶一草的演变、感知一城一企的蜕变、明晰书本的知识。也唯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其角色由被
4、教导者转为观察者、发现者、决策者、才能够让学生发现地理学习之魅力。二、如何上好一节户外探究课户外探究课是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地理工具的使用、小组的合作探究、地理方法的应用,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提升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并学会从地理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授课形式【1】,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多项工作。1 .前期准备户外探究课的出行距离的差异使得课堂也存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之所以要重点考虑距离,主要是因为:第一,距离越远,安全问题越严峻,学校和教育局越担心,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越低。尤其现在疫情阶段,出行限制很大。第二,距离越远,管理难度越大,学生出行的时间成本
5、和金钱成本越高。第三,距离越远,学生对课程的期待越高,教师备课受空间限制越大,教师的备课难度就越大。因此,笔者认为户外探究课的初衷不在于距离足够远,而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动手等地理实践力,这些要求只要教师积极挖掘校区周边素材也能够上好一节户外探究课,因此应当不求远而求便,最好能够高效备课,有效上课,实效学习。2 .方案设计户外探究课可以围绕一个地理或多个主题开展。笔者认为教师在准备一节户外探究课时,其主要的环节应当包括教学目标、实地勘察、方案设计、上报学校、课前准备、户外授课、课后反思这几个过程。下面笔者将以自己所准备的一节户外探究课为例,谈谈具体实践。(1)目标设定地理户外实践课程开发若
6、能充分利用区域内乡土地理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则能更容易构建开放性的课堂。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城郊地区,周边农田较多,且有水系临近长江。因此结合对周边地区的印象,我初步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学校周边农田形态观察与分析、周边地区河流剖面及凹凸岸观察、附近农作物的调查、周边地区温室大棚的体验与分析、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调查等内容。带着上述目标,笔者提前开展了一次校外勘察。前往学校周边地区反复观察,最终考虑到测量水文状况可能导致安全问题从而放弃;考虑到3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当地老年人多难以沟通,放弃农村人口调查;河流经过防汛多次筑堤导致凹凸岸不明显,放弃对河流侵蚀岸与沉积岸的调查,最终初步确
7、定了温室大棚、农田形态及农作物、河流枯水期观察三个主题来作为本次户外探究课的教学内容。(2)方案设计每次户外探究课必须要有活动方案,教师需要考虑好时间、地点、安全、活动步骤等内容,这是每次课程的指导方案。下图是笔者本次户外探究课的组织方案。阅春光悦地理一一高二文科研学之旅一、活动主题高二地理户外探究课程,运用课本中学习的知识理解、分析自然界中存在的地理现象以及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二、时间2021年3月25日三、参与班级高二文科3、4、5班(分批次进行)四、带队教师教师1、教师2、教师3五、活动安排1 .准备工作(1)将班级学生以5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2)提前一天发放研学手册,
8、学生利用晚自习学习(3)上午9:40前校门口整队,班长清点人数2.探究课程内容(1)第一站:温室大棚进入大棚,感受大棚内温度与观察植物生长状况以组为单位,绘制受热过程图,选择2组分享(2)第二站:观察农田形态及农作物观察X地区的农田形态,谈一谈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和限制观察辨认X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教师讲解该地农作物一年两熟的状况(3)第三站:姥下河堤岸和坝体建设沿姥下河大堤徒步,学生观察坝体建设情况、大堤两岸形态及植物、水位高低及水面以上垂直面状态学生绘制河流两岸形态,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原因,选择2组分享六、准备物品清单:扩音器2个、清凉油等药品若干;学生着轻便鞋,自带纸、水七、路线安排:(3)上
9、报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学生离校必须向学校提出申请,经上级部门批准方可成行。因此教师要提前做好方案上报学校,明确安全问题,思想上务必重视。笔者带着户外探究课的方案,先后向年级部、学校安全科、教导处等多部门进行审批。学校批准后,可以请求学校派遣其他老师或者后勤人员跟随,收尾必须保证有教师领队押尾,尽力保证学生安全。(4)课前准备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户外探究学习之前,务必要针对课程内容设置内容学习单或者学习手册,通过这些纸质版的内容,学生才能够及时的将知识与现实联结,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任务的模块,帮助学生掌握原理,反邹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阅春光悦地理一一高二文科研学学习手册
10、第一站:温室大棚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透玻璃或透明膜,但是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很难透出玻璃或薄膜。这样,外界热量不断进入大棚,但是热量却很难散失,最终提升大棚内的温度。但是大棚也可以通过敞开,释放掉部分热量,如此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任务:进入大棚,感受内外温差观察大棚内植物及生长差异并尝试分析原因绘制受热过程示意图与农户聊天,询问大棚相关情况课后分享第二站:河流水位变化对周围河岸的影响知识:河流两岸的植被和土壤状况会随着河流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丰水期河流水位比较高,会淹没部分地区,枯水期伴随着水位的下降,原本被淹没的区域出露水面,与河流两岸原本地貌存在较大的差异。任
11、务:观察河岸附近植物生长状况尝试分析不通植物分布分层的原因绘制河岸附近的形态示意图分析姥下河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课后分享第三站: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油菜作物观察知识: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积温影响,属于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郑蒲港地区每年种植双季农作物,通常上半年种植油菜花、冬小麦,下半年种植水稻。本地区因为水网密布、耕地破碎,导致难以适应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因此种植作物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同时,本地区土壤多为红色土壤,质地黏重,农田中也有部分经过改造的较为肥沃的壤土。任务:观察会绘制农田形态草图观察此季节小麦和油菜生长状况,推测成熟日期查看附近其他弄作物品种收集一份土壤样本课后分享3.课堂回归
12、如果说户外探究过程是教学“放手的优雅体现,那么回归课堂的分享与讨论则是教学叵I邹的深刻回顾。在户外探究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角度、深度存在差异,所以户外探究课必须要回归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分享任务的完成情况与知识的收获体会。在表达中,学生可以互相印证知识、理解知识、升华知识。经过分享后,学生理解了温室大棚中使用的白膜与见过的黑膜作用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掌握了通过观察河岸了解河流丰水期枯水期的方法;学会了解释为什么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观察了本地区土壤质地的颜色、颗粒、含水量等性状;分析了耕地形态的差异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影响。三、户外探究课的价值地理教育应该让学生终身能以地理的观点去分
13、析世界性的事件、问题和决策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想要完成一节户外探究课,工作量会增加很多,尤其是行政审批和安全保障,教师也承担巨大风险,但是为什么笔者还是鼓励提倡开设户外探究课呢?那是因为:1 .课堂的应用与延伸笔者曾经开设过另外一节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户外探究课,在授课中学生分组跑到了城市多个地区,通过录制CBD中心区的视频、绘制开发区企业地图、比较中高低档住宅区的区位,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了城市地域分布。因此,也许这正是彰显地理学科学科魅力的高光时刻,唯有走出教室,接触天地,感受社会变迁,理论才能与实际交汇,知识才能落地成为能力。2 .学生能力的实践与提升户外探究课的授课形式可以多样化,采用实
14、验、观察、挖掘、徒步、绘图、视频、标本制作、游戏等多种方法,课后还需要多种的形式的总结与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多维度的,从语言到逻辑、信息技术到绘图能力、徒步到健身、小组合作到个人展示,这些经验将成为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奠基石。3 .教师的成长与提高站立讲台十余载,茕茕孑立回首望,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已经很久止步不前了。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当中激情在退却,常规在盛行,然而通过本轮新教材的实施,笔者却寻觅到了如何将常规地理课与非常规地理课的结合,从而倒逼自己,以课标为指引,用教材为羽翼,带领学生一起翱翔在各种有趣有用的地理知识之中。在过程中,笔者的视频制作、活动策划、知识提取,户外实践等多项能力的提高就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参考文献1张璐戴文远张志雪: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野外教学初探一一以人教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J.地理教育,2018(6):46-49陈健陈桂珍:高中地理实践课的设计与思考一一以“捺山石柱林”为例J.地理教学,2018(24):54-563吴麟张建珍孙华东: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的现状与启示几地理教学,201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