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5786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1 .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的故事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讲的都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并且这些故事都选自世说新语。课件出示: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现存三卷。2 .今天我们学习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板书课文题目)3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王戎?(教师课件出示王戎的简介)课件出示:王戎(234305),字浚冲。琅球临沂(今属山东)

2、人。晋朝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4,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了解一下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引入课文题目,学生很好地、快速地了解了世说新语这本书的特点是写名人言行与轶事,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停顿。(1)指导朗读: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停顿。课件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请四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

3、读得是否准确。读的时候注意多音字“折”的读音是uzhe,不要读错。(3)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读,分组读,指名学生读。在读文过程中,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2.理解字词的意思。(1)文中有些字词意思需要重点掌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尝试理解这些字词吧。课件出示:尝:曾经。诸:众,许多。竞走:争着跑过去。唯:只有。信然:的确如此。(2)同桌交换做游戏:你说我答。一同学说出字词,另一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快速说出字词的意思。【设计意图】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根据课后注释,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课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再读课文,识文写字1.本课要掌握

4、的生字有“戎、尝、诸、竞、唯”,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分小组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指导:“戎”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书写时,注意斜钩要长一些。“竞”字注意与“竟”区别开,书写“竞”时,要注意上下大约等高。“唯”右边是“隹”,不能写成“住二2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随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 .优秀作品展。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活动。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大家相互评价。【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认读汉字,通过小组合作,然后说出自

5、己认识汉字的方法,在全班汇报,集思广益,使学生提升了识字能力,激发了探究的愿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是: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4 .指名读课文,注意课文停顿。重点指导: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读文,复习课文。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感悟文章。要求: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注意写作顺序,感受人物形象。(1)学生自读注释,师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抓住重点字“尝、诸”来理解第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抓住重点字词“子、竞走、唯”

6、理解第二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第三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抓住“信然”理解第四句话:摘来一尝,的确如此。(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课中有三个“之”,它们的意思有区别吗?理解“之”的意思。“诸儿竞走取之”中的“之”代表“李子”。“人问之”中的“之”代表“王戎”,“取之,信然”中的“之”代表“李子二(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指名学生回答。预设: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4

7、)大家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学生回答。生1: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生2:王戎是一个聪明机智、冷静理智的孩子。教师指导: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王戎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板书:观察仔细、聪明机智、善于动脑)2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呢?请同学们先和同桌互相讲一讲,然后再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同桌间尝试讲故事,教师指名学生讲故事,然后课件出示整个故事,学生对照纠正。课件出示: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

8、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J摘来一尝,的确如此。3 .背一背,演一演:我们可以按照“游玩一一伙伴摘李一一王戎说出理由”的顺序背诵。(学生尝试背诵课文)这篇文言文只用四句话就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非常简洁。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这个故事中至少应有几个角色?他们会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指名回答,并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这个故事)4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生: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善于观察,仔细思考。师: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

9、弯路。【设计意图】反复诵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把王戎和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容易使我们感受到王戎的聪明机智。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多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感受人物形象。三、课外拓展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在网上搜集更多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或视频,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设计意图】拓展性阅读,会让学生的阅读激情长时间保持,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板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与诸小儿游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道边李树诸儿竞走取之多子折枝唯戎不动人问缘由,王戎答日:此必苦李I结果取之信然

10、J教学反思1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写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2 .讲故事导入,了解世说新语。备课时,我想:如何让学生快速了解世说新语呢?我让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讲一讲学过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四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找到四个故事的规律性一一都是写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表演故事,内化感悟。文章故事性很强,适合表演,于是我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阅读、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将书本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从读到悟,由悟到说,从说到演,进行语言实践,内化语言,真正体会到王戎的机智、冷静。不足之处:在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一环节时,学生对于概括并提炼出哲理性的语言做得不够到位,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