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认识物体【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认识物体【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辨认实物的活动中,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在有序有效的活动中对四种立体图形有充分的认识。教学准备:四种立体图形积木,大积木,袋子等。活动过程:活动一:猜谜语分一分1、小朋友们,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每一桌都发了一个袋子,看得到是什么吗?(积木)几个?摸得到吗?想拿出来看一看吗?2、想拿出来也行,不过积木只有一袋,两个小朋友得分一分。同桌两人拿出积木,商量一下,把四块积木分
2、成两类,一人保管一类。3、汇报。(1)为什么这样分?(预设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分一类,球是一类,前面三个可以放稳,球不易放稳;预设二:长方体、正方体一类,圆柱和球一类,前两个的面都是平的,后两个物体上有曲面)(2)逐个出示物体。它有什么特点?大家一起也来摸一摸!长方体:每个面都是平平的,长长方方的你能找出老师这些大积木里哪个是长方体吗?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找出老师这些大积木里哪个是正方体吗?圆柱:上下粗细一样,两头是圆你能找出老师这些大积木里哪个是圆柱吗?球:圆圆的,可以滚动你能找出老师这些大积木里哪个是球吗?4、老师还带了一些这些形状的积木。(课件出示大小位置不同的物体),并抽象
3、出实物图形,揭示概念。它们虽然大小不同,摆放的位置不同,但都是长方体,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并抽象出实物图形,揭示概念。5、生活中也有许多物体是这四种图形,说出几个。6、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你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活动二:找朋友1、今天大家准备的许多商品盒子,它们的形状属于哪种图形呢?玩个游戏:找朋友要求:师出示物体的图片,生根据自己盒子的形状站到前面来。一起说,我们都是什么体。2、球体的包装盒为什么这么少?你见到许多球体的包装盒堆在一起吗?为什么呢?(球上没有平面,容易滚动,没办法堆在一起,而另外三种物体都有平平的面,容易堆)找6个同学拿着球一起到展台上堆一堆。图片出示,货架上的篮球摆放架
4、。活动三:我说你摸1、任意摸。闭上眼睛摸出今天学的4个物体,边摸边说拿出的是什么物体。2、指定摸。老师说出物体名称,生摸出来。(1)摸出一个长方体,再摸出一个大一些的长方体。(2)摸出一个球体。(3)摸出一个圆柱。(4)拿走正方体,要求摸出一个正方体。活动四:快乐猜猜猜1、师拿出袋子,露出物体的一个面,请生猜是什么形状的?小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上可以有正方形。3、一堆正方体有几个?发挥想象,这组图形还可能是哪些图形组成的?教学反思:在执教这部分内容之前,特意向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咨询,得知一年级的孩子在大班时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了
5、初步感知,建立了一定的认知概念。那么,如果这节课上还是将重点放在认识图形及其名称上,无疑于“炒冷饭,这对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升是没有帮助的,也凸现不了此部分内容在一年级再次学习的意义。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到底应该放在哪里呢?除了认识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外,还可以在哪里做一些尝试和拓展?整节课的框架定位在活动中感知,在有层次的活动中明确立体图形的特征。“分一分”让学生调动已有的认识,根据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将积木分成两类,一种分法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样分的根据是前两个图形都是平平的方方的,后两个图形摸上去圆圆的,第二种分法,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一类,球一类,前三个图形上都有平面,都能放得稳,球上没
6、有平面,放不稳。在同桌一起观察、交流、讨论、汇报的过程中,四个图形的形状特点自然生根于学生的意识中,四者之间的区别也呼之欲出。“找朋友”环节是物体从具体到抽象为几条线的立体示意图后的一次练习,毕竟自然物体和立体图形示意图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拿着生活中的各种盒子,与教师手中的示意图作比较,是同类的到前面来。学生气氛很活跃,一些特殊的长方体究竟哪种形状的,成了孩子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些盒子有一组面是正方形,它到底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意见自然分成了两派,讨论比较后发现了正方体的“真谛”:必须每个面是正方形,也确定了特殊长方体仍属于“长方体家族”,因为长方体上可以有正方形。“快乐猜猜猜”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第一个活动体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第二个活动设计意图是为了再次强化了四种物体的特征。整节课教学效果还算理想,对于刚入学一个月不到的小朋友来说,有这样的课堂参与表现,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