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怎么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碳汇怎么算?.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林业碳汇收益怎么算?(一)不断增加林业碳汇森林资源是储存碳汇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7o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严重制约着林业碳汇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林业碳汇,统筹做好部门绿化和城乡绿化,积极开展碳汇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加强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森林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继续提升、固碳能力明显增强。(二)努力减少林业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既要通过造林
2、做好加法,也要切实做好减法,防止森林碳汇损失。我们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坚决遏制林地流失势头,科学确定林木采伐限额,改进林木采伐方式,林业碳汇收益怎么算,严厉打击滥采乱伐行为,减少因林地流失、森林退化增加的碳排放。完善森林火灾预警与响应机制,提升森林火灾监测、火源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碳汇开发市场,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灾减灾,减少有害生物灾害造成的毁林。加强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平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
3、作用。多次强调,要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制止继续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行为,对有条件恢复的湖泊湿地要退耕还湖还湿。根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严格实施湿地用途管制、湿地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保护自然湿地,禁止任何破坏湿地的开发行为。对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滨海湿地进行综合治理,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健全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完善湿地保护补助政策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升湿地保护水平。(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林业是规模庞大的绿色经济体,生产的产品可降解、可回收、可循环利用,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
4、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我们将依托丰富的林地、物种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生态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为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绿色林产品。同时,积极推进木竹工业“节能、降耗、减排”和木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和拓展木竹使用性能,提高木竹综合利用率,健全木竹林产品回收利用机制,增强木竹产品的储碳能力。(五)加强碳汇计量监测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森林、湿地、采伐木质林产品固碳测算技术规范,建成全国统一的、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内实际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加强全国和区域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林业
5、碳汇计量监测单位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做好第三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信息通报林业碳汇清单编制,抓好温室气体排放林业指标基础统计、森林增长及其增汇能力考核工作。(六)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相关制度顶层设计,探索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制度,充分发挥林业碳汇抵减排放的作用。抓好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林业碳排放配额制度研究,探索通过配额管理,推进林业融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积极推进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鼓励通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机制开展林业碳汇项目交易。(七)增进国际交流合作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工作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林业议题谈判,在减缓、适应、资金和核算规则等
6、方面加强研究。深度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相关评估报告和技术指南的研究制定,反映我国林业科研进展。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有关国际进程,积极推进“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增加森林面积而增加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多边技术交流,推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走出去,引进来“,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力量。在互联网上或有些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把“碳交易”和“碳汇交易”混为一谈,甚至把“碳汇交易”与“碳交易”完全等同起来,林业碳汇收益有多少,过分夸大林业碳汇交易的经济收益等等误区。实际上两者并非一致,存在着差异。首先,需澄清几个基本概念。
7、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定义,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通常是指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管理、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稳定和增加碳汇量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李怒云,2016b)o通俗地讲,碳交易是指交易主体按照有关规则开展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或碳排放空间的交易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减排成本、推进低成本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国际上碳交易的产品(标的物)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占主导地位的排放配额和基于项目的减排
8、量(如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CER,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的VCU)o与国外类似,国内碳交易的产品绝大多数是排放配额,它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控排企业单位)特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排放许可);其次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它是指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发布施行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改革气候20121668号)的规定,经其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在来自减排项目的国家核证减排量交易中,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只是其中交易的一种产品类型,而绝大部分产品是来自于能源工业、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制造业、化工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矿产品、金属生产等其余15个专业领域的减排项目。由此可见,碳汇交易属于碳交易的范畴,但是碳汇交易不等同于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