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四章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老子四章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 .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3 .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4 .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老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5 .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教学难点:1 .理解老子“有”与
2、“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2 .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理解章旨】学习任务老子以道的观点来评价,有道者是怎样做的呢?如何理解本章的主旨?我们让同学们课下阅读了老子第二十二章,可作为互文性拓展阅读,帮助大家深入理解理解老子的用意。第二十二聿(节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我!诚全而归之。【译文】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有功;不自我矜恃,所以才
3、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由第二十二章,可见有道者的坚守原则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理解章旨】两章节对照阅读,可以明确:(1)老子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要虚荣张扬、妄自尊大,而要谦虚、谦让、谦恭。这其中蕴做着“不争”的内涵,隐含着老子“曲则全”的处世哲学(就是以退为进,委曲求全,委屈反而可以保全)。老子认为,“曲”里面存在着“全”。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而“不争”之道,就在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2)老子告诫人们不要“企立”、“
4、跨行”,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顺“道”而行,遵循道的规律而动,就好像站立和跨步也要依照身体的规律去做一样。老子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告诉人们“修身”之理: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避免错误结果。这正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经典之用】学习任务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作答。参考示例: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有个度。过度的自我表现,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炫爆,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薄,缺少内涵。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
5、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第三十三章【疏通词句】学习任务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老子第三十三章,注意读准字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d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解说大意】【译文】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明智。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探究内涵】r学习任务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
6、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知人者”,只是了解别人,了解外物,是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所以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内心,这是心灵之明,是明于道。自知者能通过外事外物能反省自身,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把握自己,从而体察到生命本质,所以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智慧也更高明。“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外在的力量,这种依靠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得上是有力量。而“自胜者”,凭借的是内在的坚强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他能够时时反省自己,克制欲望,摒除杂念,战胜偏见。这种真正能够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
7、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是强者。r学习任务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这一章虽然只有四句话,而且每句话的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历来说法不一。这里我们采用中华书局版本的观点,帮助同学们理解意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拉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
8、上寿”,即不朽(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年2006版;朱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1)知足者富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匮乏,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的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其所。就是不失其“自知”“自胜”的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长久。如果把“知足者富”解释为“知足常乐”,或者理解为对物质生活不做过多要求,就是富有了。这与老子所阐释的思想大相径庭,老子所说的“知足者富”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足常乐”有很大的不同。(2)强行者有志一强行者自知自胜,并能够努力奋进,顺应天道,与道合为一体,求道不息,这样的人身体虽然消失,但他所传承
9、的道仍然存在,才称得上长寿不朽。如果把“强行者有志”简单理解成发愤图强,克服困难,才算有志气。把“死而不亡者寿”简单比附为“有的人死了,但还活在人民心中”,这就脱离了语境,与老子的主张完全不同,同学们需要注意辨析。【理解章旨】本章还是讲个人的修养。人生存于社会,要经常面对他人,也要时刻面对自己。既要了解别人,也要认识自己。这样才能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更加重要。老子通过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强行,不失其所与死而不亡,两两相对,比较辨析,告诉人们: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世长存。第六十四章【疏通词句】r学习任务朗读老子第
10、六十四章,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eIn),其微易散(Seln)。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Mi);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l)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学习任务我们来解释课本中主要的疑难词句,请同学们做好笔记。易持:容易维持、保持。兆:征兆,苗头。泮:同“判”,分离,分散。未有:没有出现。于:由,从。毫末:指极为细微。执:控制。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11、从事:行事,做事。慎终:重视最后和结束。不贵:不珍视,不看重。(11)欲不欲:前欲”动词,后“欲”为名词。(12)不敢为:不妄加干预。【解说大意】【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数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
12、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求别人所不欲求的,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教材所选的本章节,据学者饶尚宽考证,文中有两句话为“错简重出”,应删去:(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皴而不童为。第一句原文见于老子二十九章;第二句意思与前文无关联,且要表达的主旨散见于第三十七章、四十八章、五十七章和六十三章,应删去,我们采用这种说法。这样一来,整段话的意思就清晰连贯、容易理解了。【探究内涵】“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13、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一层,老子列举安、未兆、脆、微这四种状态,都是一种无事时的状态,是一种“无”的状态。凡事在初始的萌发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治世者在事物发展的相安无事中,就可以把握主动。(1)为之于无事,无事而先为。(2)防患于未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IK)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二层,老子用排比句列举三个现象,形象说明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大”是由“小”发展起来的。所以要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有毅力和耐心,为之于细微,才能终成其大。学习任务第三层,老子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那么,一般人“常于几成而败之”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子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慎终如始”,没有始终如一地以慎重态度对待事情的终结,没有注意细微和小节,所以“常于几成而败之”。在老子看来,即使在事情的最后关头,也要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从事,才不会出现失败。【以经解经】第六十三章(节选)J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走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译文】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情。(1)老子强调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
15、到巨发展起来的。(2)圣人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在事情刚刚出现或者还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把它化解掉了。(3)所以圣人表面上做的都是小事、细事、易事,甚至什么也没有做,最后的结果却成就了大事、难事。从第六十三章,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进一步理解第六十四章的内涵。学习任务“圣人”又是怎样做的呢?解释“圣人”:(据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p82注释)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伦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解释“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也就是不干扰,不妄为。(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认为,一切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干扰,不妄为,心理不偏执;这样自然少有失败,而为者、执者必然败之、失之。(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十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捕万物之自然而不就为。老子认为,圣人与众人不同。圣人追求的是众人所不追求的大道,不看重众人所想要的珍奇异宝,学习众人不愿学习的德行。因此圣人能补救众人经常犯的错误,能辅助万民顺应自然本性,顺势而为,不逆势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