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思为义而远禄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思为义而远禄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思为义而远禄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日:“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去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节选自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材料二: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2、。”子思日:”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隼,其荣多矣。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曰:“贤则用病人授所愿也J子思日:“未申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日:“必用以治政子思日:“君弗能也。”君日:“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能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令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
3、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io.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A鲁卫之君B未必C皆同D其祖考E李音F父祖虽善农G则H音I亦未必J与之同也。IL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退,指使退下,与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王”字用法相同。B.隼门,本意是荆
4、条竹木编织而成的门,后指贫寒的居所,古人常用其表示自谦。C.固;在文中的意思是本来、固然,与成语“固若金汤”中的“固”字意思不同。D.审,文中指清楚了解,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字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穆公询问子思怎样可以算得上忠臣,但在听到子思的回答后并不高兴,因为他对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想不明白。B.卫君一开始对子思展示出恭敬谦虚的一面,而随着他与子思对话的展开,其秉性中的傲慢与偏见还是暴露了出来。C.子思询问卫君是以名取士还是以实取士时,已经对他有所怀疑,但卫国缺少李音这样贤能的人才,便仍向卫君推荐了李音。D.面对李音这样的
5、人才,卫君首先关心的是其家世出身,并不关心其实际才德如何,这与他最初以实取士的回答相矛盾。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4分)译文:(2)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4分)译文:14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子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解析】10. B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 D(D项,“意思不同”错误,这两个“审”字意思相同。)12. C(C项,”但卫国缺少李音这样贤能的人才“错误,由材料二“卫国非无贤能之士,
6、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可知,卫国并非没有贤能的人才,而是卫国没有任用贤能的人才。)13. (1)因为君主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是效忠俸禄和爵位的人。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是远离俸禄和爵位的人。(“效”“恒”“远”各1分,句意1分)(2)先生是鲁国士人,但不因为卫国面积狭小(而不来),仍然亲自前来安慰存问,希望对我有所赐教。(“以”“步玉趾”“慰存”各1分.句意1分)14. 材料一主要通过成孙弋与鲁穆公的对话,侧面塑造子思的形象。材料二主要以子思与卫君的对话,正面塑造其人物形象。(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鲁穆公向子思问道:“怎样才能称作忠臣?“子思说:“总是指出
7、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J鲁穆公(闻言)不高兴,向子思作揖后就让他退下了。成孙弋觐见。鲁穆公说:“刚才我向子思问忠臣的事,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可以称作忠臣。我对此感到困惑,还没有想明白。”成孙弋说:“噫,这话说得好呀!因为君主而失去生命的人,曾经是有的。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还未有过。因为君主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是效忠俸禄和爵位的人。总是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是远离俸禄和爵位的人。为了道义而远离俸禄爵位,(如果)不是子思,我怎么会听说这种事呢。”材料二:子思从齐国返回卫国,卫国国君到子思的住处问他说:“先生是鲁国土人,但不因为卫国面积狭小(而不来),仍然亲自前来安慰存问,希望
8、对我有所赐教J子思说:“我寄居在这里,辱没您的威严,您多次光临寒舍,那是莫大的荣幸啊。想想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答您的,只有举荐贤才罢了卫国国君说:“(得到)贤才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子思说:“不知道您想要怎么任用贤才。”卫君说:“一定用他们来治理国政子思说:“您做不到J卫君问:“为什么?”子思回答说:“卫国并非没有贤能的人上,您却没有良好的国政,这是贤能的人才没有被任用的缘故啊J卫君说:“即使这样,(仍)希望听听先生所认为的贤才(应该怎样任用)J子思回答说:“您将要根据名声取用土人呢,还是根据实际能力取用土人呢?”卫君说:“肯定根据实际能力。子思说:“卫国的东部边境有个叫李音的人,他贤能且有实际
9、能力。”卫君问:“他的祖辈是做什么的?”子思回答说:“世代都是农民。”卫君就呵呵大笑说:“我不喜欢农民,农民的儿子没地方任用他们。况且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也)没能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子思说:“我举荐李音,是举荐他的贤能。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现在鲁国、卫国的国君,不一定都像他们的祖辈一样圣贤,李音的祖辈虽然善于务农,但是李音也未必与他的祖辈一样。您说历代有功勋的旧臣的儿子没有全都给他们安排官职,那么我所说的有贤能之才却没有被任用,果然真实啊。我问您,本来就是怀疑您取用土人不是根据实际能力。现在您不问李音为什么能成为贤能之才,却听说他祖辈世代都是农民,就嘲笑并且不接受他,那么您取用土人果真是相信名声却不凭借实际才能啊。”卫君理亏而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