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首词由景见人,因人及事,以事传情。作者将景、人、事、情融为一体,以明快、流畅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惬意的田园美景。对于这样意境幽美的词,在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节奏和情感。重点抓住描写小儿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词意。【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的。第5课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最后一篇清平乐村居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
2、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3、清新悦目的感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古诗了,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古汉语文本有畏难情绪。他们往往能把一篇古诗背下来,但却不能很好的体会和分析文章美在哪里,但他们对朗读文本还是很感兴趣的。鉴于此,课堂上我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平台,引导学生品析清平乐村居,并能向同学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重
4、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二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
5、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感知宋词。1、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一一飞入菜花无处寻。)2、师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3、板书:清平乐村居。“乐”这个字读yu6,齐读课题。4、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而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
6、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6、提问:那么“村居”呢?一一是这首词的题目,农村人家。我们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再次齐读课题。二、自主朗读,感受词韵。1、过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自由读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指名读。(相机正音、剥bG。、b。“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词中是小儿把莲蓬的皮去掉。一起再读这个句子。、“莲蓬”的“莲”的读音与字形。“翁媪”的“翁”的读音与书写;“锄豆”的“锄”的读音与结构。)4、解疑: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阕,后一部分叫下阕,朗读时
7、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5、分男女同学读分别读上、下阕。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一)想象画面,掌握词意。1、提问:大家读完词,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出示画面,配上溪水流动的声音)2、交流、反馈。理解词大意。有感情的来读一读这首词。(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1、过渡: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一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同学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一
8、一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一一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一一清香。感叹: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3、教师小结: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都有哪些人啊?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交流: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说明这个顽皮的
9、小儿剥莲蓬时自由自在。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晃动的小脚Y(用手模拟动作)、聪明的你们能否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过渡: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渡: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师: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吗?那又美在何处?理解:吴音,相媚好一一(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
10、用书上词说一一相媚好。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这情景多美!)小结: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一起读这句词。创设情境,说话训练: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三)提炼“醉”字,渐入词境。1、设问:哎,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一一他们都陶醉了。2、探讨:是啊,陶醉了。可是读书要联系上下文,从词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到了什么?一一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乎乎的,还陶醉了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学生交流)3、小结:是啊,生活贫困不算
11、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4、师:陶醉的还有谁?(作者。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来,我们读出诗人那醉醉的感觉来。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一一我们。来,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4、配乐朗读整首词。四、介绍背景,感慨词情。1、师问: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安适、悠闲热爱、向往)2、出示材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2、小结:我们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如此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学生交流)3、齐诵全词(让我们把这份心声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吧!)【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词辛弃疾茅檐溪青青草翁媪相媚好中儿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大儿锄豆【作业设计】课后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