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945085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 .ppt(5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第14章章 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2024-5-92第第1 1节节概述概述一、一、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n原材料调查与选择原材料调查与选择n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n沥青混合料配比、基层、底基层配比设沥青混合料配比、基层、底基层配比设计计n方案比选方案比选n路面排水设计等路面排水设计等 二、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二、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 n1、开展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开展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n2、调查掌握沿线路基特点,查明土质、路基干湿类调查掌握沿线路基特

2、点,查明土质、路基干湿类型,在对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型,在对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路面综合设计。n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结构方案。n4、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结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并认真铺筑试验段,总结经验,构、新材料、新工艺,并认真铺筑试验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不断完善,逐步推广。5 5、符合环保,保护相关人

3、员的安全和健康,重视材料的、符合环保,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重视材料的再生利用与废弃料的处理。再生利用与废弃料的处理。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n经验法经验法:根据试验路所得的经验数据,确定路根据试验路所得的经验数据,确定路面结构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厚度,车辆荷载,面结构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厚度,车辆荷载,路面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路面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n力学力学经验法: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车辆经验法: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应变或变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应变或变形),根据试验路的结果确定力学响应量与路形),根据试验

4、路的结果确定力学响应量与路面使用性能间的关系,据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面使用性能间的关系,据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n我国现行规范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JD50-2006采用力学采用力学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应力为设计指标。2024-5-95四、四、沥青路面交通等级沥青路面交通等级n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舒适地通行。舒适地通行。1路面设计

5、年限(路面设计年限(06规范)规范)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与课本的表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与课本的表14-1不同)不同)公路等级 设计年限(年)高速、一级公路 15 二级公路 12 三级公路 8 四级公路 6 2024-5-971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n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见表,各项参数见表14-2(P378)n标准轴载的换算:标准轴载的换算:(1 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为设计指标时(14-1)35.4121PPnCCNiiKi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日;ni各种

6、被换算轴载的作用次数,次各种被换算轴载的作用次数,次/日;日;P标准轴载,标准轴载,kN;Pi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C1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单轮组为轮组为6.4,四轮组为,四轮组为0.38;C2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14-2)m轴数。轴数。)1(2.112mC(2)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

7、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14-3)C1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单轮组为为18.5,四轮组为,四轮组为0.09;C2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14-4)m轴数。轴数。注: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注: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8121PPnCCNiiKi)1(2.11

8、2mC3累计当量轴次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下式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下式计算 (14-6)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车道;t设计年限,年;设计年限,年;N1营运第营运第1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日;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车道系数(即车辆横向分布系数),按下表选用车道系数(即车辆横向分布系数),按下表选用(P379表表14-3数据最后一项要修改)数据最后一项要修改)136511NNte车道特征 双向单车道 1.0 双向两车道

9、 0.60.7 双向四车道 0.40.5 双向六车道 0.30.4 双向八车道 0.250.35 2024-5-912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 n按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或每车道、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车交通量,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见下表)为设计交通等级。(见下表)交通等级 累 计 当 量 轴 次Ne(次/车道)大客及中型以上大货车交通量辆/(日车道)轻交通 3106 600 中等交通 31061.2107 6001500 重交通 1.21072.5107 15

10、003000 特重交通 2.5107 3000 2024-5-914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1 基本假定基本假定:(1)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水平方向无限大;水平方向无限大;h1hiE1,1Ei.iE0,0(2)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0;(3)小变形;)小变形;(4)层间接触条件,或为完全连续(称连续体)层间接触条件,或为完

11、全连续(称连续体系),或为光滑接触(称滑动体系);系),或为光滑接触(称滑动体系);(5)不计自重。)不计自重。假定路表面作用着圆形均布竖直荷载,则为轴假定路表面作用着圆形均布竖直荷载,则为轴对称课题。对称课题。2024-5-9162.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路表回弹路表回弹弯沉弯沉(即垂直位移(即垂直位移 )的计算)的计算(1)求解的基本过程求解的基本过程静力平衡方程:静力平衡方程:(147)物理方程:应力应变关系物理方程:应力应变关系(148)几何方程:几何方程:应变位移关系应变位移关系(149)变形连续方程:变形连续方程:(1410)由上述方程组解得各由上述方程组解得各应

12、力分量应力分量、和和位移分量位移分量、2024-5-9172.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路表回弹弯沉路表回弹弯沉(即垂直位移(即垂直位移 )的计算)的计算(2)单圆均布荷载下路表荷载中心处的最单圆均布荷载下路表荷载中心处的最大弯沉(垂直位移)大弯沉(垂直位移)n双层连续体系双层连续体系注:双圆荷载则可由叠加原理计算。注:双圆荷载则可由叠加原理计算。02Ep),(10DhEE2024-5-9183.主应力计算主应力计算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主应力按(主应力按(14-17)式计算。)式计算。第第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1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1.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n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类型,参考表类型,参考表14-5n沥青面层厚度适中沥青面层厚度适中,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的2.53倍,倍,OGFC和和SMA为为22.5倍)、适宜厚度参见倍)、适宜厚度参见06规范规范表表4.1.3-1(与书中表(与书中表14-6的不同)的不同)*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尺寸。n对半刚

14、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相邻结构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相邻结构层的模量比宜在下述范围层的模量比宜在下述范围:基层:面层基层:面层=1.53;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3;底基层:土基底基层:土基2.512.5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层厚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层厚(06规范表规范表4.1.3-1部分部分)混合料公称名称混合料公称名称AC-10AC-13AC-16AC-20AC-25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mm)9.513.2161926.5最大粒径(最大粒径(mm)13.216(19)19(22.4)26.537.53倍公称粒径的最小倍公称粒径的最小层厚(层厚(mm)28.5404857802

15、倍最大粒径的最小倍最大粒径的最小层厚(层厚(mm)2632(38)38(45)53752.5倍公称最大粒径的倍公称最大粒径的最小层厚(最小层厚(mm)24334047.56606规范推荐的各种沥青混合料适宜层厚规范推荐的各种沥青混合料适宜层厚混合混合料类料类型型 混合料类型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mm)4.759.5 13.21619.026.531.537.5AC1530254040605080601008012090150120150SMA25503560407050802024-5-922第第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2.在各种自然

16、因素下稳定性好在各种自然因素下稳定性好n水稳定性水稳定性n使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使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n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n防冻。路面最小防冻厚度防冻。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表表148n防反射裂缝防反射裂缝3.考虑结构层的特点考虑结构层的特点n各结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各结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n使应力传递连续、结合紧密稳定使应力传递连续、结合紧密稳定我国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型式我国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型式二级公路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表面层40mm沥青面层总厚度沥青面层总厚度150180mm沥青面层总厚度沥青面层总厚度90120mm表面层表面层2540mm中面层中面层5060mm下面层下面层3570mm下面层下面层6080mm1层或层或2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基层200400mm1层或层或2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底基层基层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底基层基层150350mm2024-5-924第第4节节 沥青路面的破坏形态与设计标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