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切实推进XX县“十四五”期间法治社会建设,根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XX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XX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XX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治、德治、
2、自治相结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行动自觉,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立足“XX”,加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筑牢坚实的法治保障。(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XX县“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县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一)切实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1.维护宪法权威。把宪法作
3、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大巴山干部学院XX分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扎实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推进宪法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寺观教堂、进军营、进网络,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并在宪法宣誓前开展宪法专题学习,提高依宪执政的能力和水平。2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4、,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广泛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积极组织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国防安全、网络安全、垃圾分类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好法治课,做学法表率。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年终述法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任职法律考试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制度,法治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和国家工作人员入职晋职培训必训内容。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配齐配强法
5、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1次轮训。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组织师生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深化拓展法律进企业、进单位,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加强企业(单位)法治文化建设,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本县外出务工人员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加强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读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3 .健全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职能职责制定本部门及本系统普法年度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工作,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和考核制度,完善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电视台、网站、融媒体中
6、心等媒体自觉履行普法责任。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加强对案(事)件当事人、行政相对人、诉讼参与人、利害关系人和相关群体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落实专家咨询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把协助立法过程拓展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建立司法、行政执法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典型案例制度,编发以案释法普法读本。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规章的解读,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便于理解的通俗语言。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推进“两微一端”等普法新模式。培育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退休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
7、法行政人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鼓励全体法治工作者成为普法宣传员。加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到2025年全县每个村(社区)至少有5名骨干“法律明白人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在工作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法治文化精品,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等活动。加强对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XX古镇、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太平粉笔墨书文献等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
8、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5年年底前实现全县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法治讲堂,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书屋)。(二)加快完善社会领域制度规范5 .协助社会重要领域立法。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XX实际需求,协助搞好上级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古村落保护等方面立法。6 .促进社会规范建设。加强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建设,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把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加强对社会规范制定和实施情况的监督
9、,鼓励和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规范制定,确保制定过程、条文内容合法合规。7 .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完善道德银行、法治超市、人民调解超市等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效应。组织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依法惩处公德失范的违法行为,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
10、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增强公民公共卫生安全和疫病防治意识。8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升级优化XX县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加强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推进诚信守法企业示范创建,引导企业主动发布综合信用承诺或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开展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业商会诚信建设,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良信用记录者,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增加失信成本,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明确各类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期限,允许提出异
11、议复核,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三)有效维护各社会主体合法权益9 .健全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制定与群众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和出台重大改革措施,除依法不予公开的外,在决策前应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通过听证座谈、调查研究、咨询协调、媒体沟通等多种方式听取公众意见。推行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制度,按规定将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健全企业、职工、行业协会商会等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依法平等保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10 .保障行政执法中当事人合法权益。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结合行业领域实际,建立完善行政执
12、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罚和疏导结合,推行柔性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信息披露和人民群众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将产权保护列为专项治理、信用示范、城市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决定、行政征收决定等,依法予以公开。11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13、。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保障。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加强对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非法取证行为的源头预防,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强化审判监督,有效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深入推进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执行监督,提高执行工作权威性及公信力。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健全完善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的贯通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健全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机制,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范围,提高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和执行的比例。推进“互联网+诉讼”模式,充
14、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在线立案、在线办案、在线阅卷、在线庭审、在线调解等网上诉讼服务。12 .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精准化。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政策扶持,大力推广运用远程网络等法律服务模式,促进县域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社会组织和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法律援助经费财政保障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更多困难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完善政府购买基层法律服务机制,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
15、“律师包片二13 .引导社会主体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引导公民理性表达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社会主体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设,促进社会健康有序运行。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向履责社会组织倾斜。(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14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健全社会治理领域权力清单制
16、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责任链条。15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按规定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依法加快县级层面实名登记、社会信用管理、产权保护等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厘清县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权责关系,制定和落实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规范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依法保障居民、业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鼓励农村以村民说事会、民情恳谈、众口调等形式进行村务管理,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建立“法律顾问+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的基层依法治理骨干体系。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单位依法治理,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普遍完善业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