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明》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的发明》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纸的发明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题10、纸的发明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备课组长日期教学目标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3.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知道人类记录方式的演变,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初步了解造纸术的过程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意义导入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导入: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今
2、天我们就来了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复述。3.引导:为什么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让我们读一读课文,解开这个疑惑吧。二、新课学习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随机正音:多音字“累、切、便、鲜“,翘舌音“创、制、洲”。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随机正音。出示词语:创造、携带、保存、制作、蔡伦、积累、朝鲜、欧洲、社会。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人们先后用了哪几种材质来记录文字比较一下,后一种材质与前一种材质相比,改进在哪里提示:梳理课文内容,无需面面俱到,细节留到下面环节展开。4.小结:
3、纸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了解几种记录文字方法的不足1.学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借助表格梳理信息。2.组织全班交流。(1)学生交流表格中“起先”一行。出示句子: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出示甲骨文图片,教师介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二出示青铜器的图片,展示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提问:如果要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记录下来,每次都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很不方便。所以当时只有军事、占卜等国家大事才能记录在甲骨或青铜器上。(2)学生交流表格中“后来”
4、一行。指名学生回答当时记录文字的载体。(竹片和木片)出示图片与资料,教师介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木片,竹制称竹简,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蘸墨书写。指名提问用竹片和木片记录文字的不足之处。(笨重、不方便)指名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学富五车”的意思和来源。学生交流表格中“再后来”一行。指名学生回答当时记录文字的载体。(帛)出示图片,教师介绍:帛是蚕丝制成的,重量很轻,在当时的条件下,制帛的价格昂贵。指名提问用帛记录文字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轻便;缺点:价钱太贵、不能普及)学生交流第二小行的“载体”。(蚕茧薄片)(4)学生交流表格中“两千多年前”一行。提问: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什么来造纸缺
5、点是什么(载体:用麻造纸。缺点:粗糙,不便书写)回顾第二、三自然段。请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写几种记录文字所用的方法不足之处的句子。(1)组织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在两千多年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2)教师引读上述句子,学生读“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点拨:“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都写出了方法的不足之处。(3)提升。让学生抓住这些转折关系复句的后半部分内容,连贯地说说把文字记录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造纸的不足之处。学生独自练习说。学生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把话说连贯、说通顺。四、指导书写1.出示“术、伟”等12个字,引导学生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分成两组。2.教师引导: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笔画需要注意?3.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如:“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欧、洲”笔顺容易出错。4.教师范写易错字。5.学生自主书写。三、拓展迁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课堂小结小结并引出下节课:下节课我们继续跟着时间的线索走,了解东汉时代的造纸术及其后来对世界的影响。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