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教案5.1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教案5.1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项目四:大学生生命教育与挫折危机应对任务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课程名称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对象学时授课地点授课形式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生命和死亡的特点以及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命和死亡的特点以及生命的意义技能目标感悟自己生命的意义素质目标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和死亡的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教学策略1 .翻转课堂:组织学生在课前学习课程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知识微课学习,并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进行课前测试考核。2 .自主探窕:通过课前任务学习单的学习,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吸取、机械储
2、存、强迫再现”的学习过程为“积极探索、主动转化、求实创新”的学习方式;3 .信息化教学:通过视频、短视频等平台的使用,为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对所有同学进行评价的缺陷,也为无纸化教学评价提供了可能;同时大量的优质段视频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弥补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4 .小组研讨:小组研讨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法教学实施【导入与互动】1.活动导入:画画我的生命线人的生命是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的复合现象
3、。它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的统一体,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操作步骤:划出自己的时间线:2、对于过去,在相应的位置上,标上自己过去发生的印象深刻或较为重大事件。3、对于未来,在相应的位置上,标上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及自己想要发生的事件。4、对于自己离世后,由于自己曾经的存在,而希望或相信会发生的事件。5、看着自己的生命线,写上自己的墓志铭上,要包含的句子。【理论讲授】一、生命的特点(1)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最终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返老还童也决非现实(2)可再生性。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
4、真理。(3)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4)不可创性。生命是自然孕育而成,非为某种神秘力量所创造。生命是创造之源,而非创造之果(5)有限性。生命存在时间的有限:生命的无常性;个体生命的存在不能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二、死亡的特点(1)不可抗拒性:死亡来临时,所有人都无法自己选择。纵然是千古帝王、达官贵人在面对死神的眷顾时,也无法避免。(2)必然性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三、生命的意义1 .生命的意义并不单纯属于某个领域,可以多层面去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2 .命运、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死亡和新生的不断交替,构成了人类的基本命运。生命的
5、意义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3 .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利益的承载,没有生命一切利益自然消亡。我们的理想生活就是:生活无忧,一切很顺利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特点以及死亡的特点,更显示出我们生命的宝贵,生命的意义是多层面的,我们应该去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命运、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死亡和新生的不断交替,构成了人类的基本命运。生命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最后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利益的承载,没有生命一切利益自然消亡。我们的理想生活就是:生活无忧,一切很顺利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请大学生们为自己的生命做好计划,唱响生命
6、之歌!2 .小组讨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课后思考题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目标达成检测1 .生命的特点(简答)2 .你认为生命的意义(论述)教学总结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学会珍惜生命首先要了解生命以及死亡,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特点以及死亡的特点,更显示出我们生命的宝贵,生命的意义是多层面的,我们应该去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命运、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死亡和新生的不断交替,构成了人类的基本命运。生命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最后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利益的承载,没有生命一切利益自然消亡。请大学生思考你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教学反思1 .
7、优点采用讨论,展示,再探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感知,内化,外显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不足(1)课前学习部分的内容,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留于知识点表面;(2)在小组合作和讨论环节有部分同学有畏难情绪,参与度不高;(3)本次的思考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对学生而言需要运用综合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3.改进方式(1)在课前的学习引导中可以设置从易到难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度思考;(2)多关注小组活动中较弱的个体,多给与帮助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成就感中获得学习自信,提升学习动力;(3)在后续的课程中课进行“双导师”指导模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参考文献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XX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x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XX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