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716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一)新变化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私人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价值。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

2、份资本所有制取代私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仅凭借所有权凭证即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的主要特

3、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家资本所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

4、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

5、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

6、二,终身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止匕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荡,保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

7、需求,保证他们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劳动者工资水平也有所提高。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

8、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人阶级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

9、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国家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

10、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随着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即难以化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陷入衰退和停滞,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例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

11、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作用,危机的阴影至今仍未消除。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行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同时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被纳入法制范围。此外,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

12、日益扩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1951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为:日本8.8%,联邦德国4.4%,法国4.3%,

13、美国3.2%,英国2.6%。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1999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美国60%,英国70%以上,德国63.8%,法国71.5%0在第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异军突起,19711986年,西欧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倍,美国增长45.5倍,日本增长106.7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50年和1938年的相比,美国分别增长1.7倍和4倍,联邦德国分别增长3.5倍和3.3倍,日本分别增长9.2倍和6.4倍。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

14、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

15、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化管理;重视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经济民主等。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这些政党在执政时期,凭借国家政权,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

1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个别环节进行了自觉的改良,如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推行国有化,在坚持市场调节的同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在不剥夺私人资本权利的同时对其权利的运用进行一定限制,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导社会公平,等等。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