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禁忌症、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禁忌症、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临床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禁忌症、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肾穿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为明确疾病病理,进一步确诊患者所患的具体病种,这时就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术。适应症&禁忌症凡有弥漫性肾实质损害,包括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均为肾活检的适应症。vntt*4)府伟无状屎怆鼻,(白犀皿*小球才付下SU不明星日的H*功能W充91.f1.11ttW9)KM*.且*琉体根未完全小ftAtMBVtt1.IHiW*0)M1.*功iK恢复.小坏死.药I1.mfF中毒、慢性捧鼻反应以及体Ci复发或发的*
2、小供aM病情i.或床Ha孝荷wit.WttHicvsttxft;rra.心功豌不全.怀孕或育术前准备1 .明确肾活检适应症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解祥肾活检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并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其顾虑,争取最佳配合,书面签字同意。2 .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注意出血病史。3 .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心肺功能,肾功能,B超测定双肾大小、位置及活动度。4 .有效控制高血压。5 .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指标,根据病情需要查血型、备血。6 .术前已用抗凝治疗者,应停用抗凝药物,并根据抗凝药物的半衰期考虑停药时间,并复查凝血指标。7 .出血风险大的肝病患者,可术前23日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K1.08 .训练患者俯卧位
3、吸气末屏气和卧床排尿。9 .要求受检患者术前1224小时排便.10 .非急诊肾活检的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开月经期。11 .严重肾衰竭者术前应加强透析。12 .过度紧张者术前可酌情应用镇静剂。术后护理1 .肾穿刺术后在肾活检穿刺点加压35分钟。2 .保持肾活检时的体位并立即用平车推回病房,小心平移至病床上,术后采取平卧位,绝对制动平卧46h(四肢可放松及缓慢小幅度活动,严禁翻身及扭转腰部).3 .术后常规监测血压、脉搏(1A5hX4+VhX4)、检查尿常规(连续3次),观察皮肤、面色、出汗情况、腰腹部症状及体征。4 .出现血压下降或肉眼血尿时,应反复查血常规及血细胞比容,腰腹部疼痛者应作B超检查,观
4、察是都存在肾包膜下血肿。5 .避免或及时处理便秘、腹泻及剧烈咳嗽。6 .术后3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重体力运动。并发症及处理1 .血尿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都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的发生率较低。多数肉眼血尿发生在术后第一次小便,35次排尿后尿色逐渐转清,-般不超过2天。少部分患者在术后312天还会发生迟发型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肉眼血尿应限制患者活动,增加液体入量,可使用维生素K1.或垂体后叶素缓解症状。出血严重且不能维持血压者,应考虑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决定进步治疗。2 .肾周血肿多为无症状的小血肿,12周内可F1.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较大血肿的发生率并不高,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
5、如腰痛、腹痛、恶心呕吐、或出现血压及血红蛋白的卜降)需积极处理,立即进行B超检查。如证实存在较大血肿,应严格限制患者活动,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开放输液。如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应给予输血,并酌情给予对症止痛及止血治疗。如血肿持续增大或引起严重症状,应进行肾动脉造影、找到出血部位行动脉栓塞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一-般来讲,只要血压稳定,大血肿往往能在3个月内自行吸收,但应注意避免血肿的继发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3 .动静脉搂多数能自行闭合,但也有长期不闭合达数年之久的。常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血尿、肾周血肿、顽固性高血压、腰痛及腰部血管杂音、进行性心力衰竭及肾衰竭。彩色多普勒和肾动脉造影可发
6、现动静脉搂,必要时可行动脉栓塞治疗。4 .尿潴留术后部分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出现尿潴留,以致需要协助排尿,以及采用导尿措施排尿。发生明显肉眼血尿,且尿中出现较多血凝块者,容易尿路梗阻导致严重的尿潴留。后者应采取经皮膀胱穿刺导尿或三腔导尿管导尿及反复冲洗膀胱,至患者出血终止为止。5 .腰痛及腰部不适多数患者有轻微的同侧腰痛或腰部不适,一般持续1周左右。多为短暂性不适,无需特殊处理。如疼痛剧烈或持续时间长,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6 .感染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率极低。如出现感染症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根据感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7 .误穿其他脏器随着定位方法的改进,已基本没有发生。如发生误穿其他脏器,应根据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止血、修补等。肾穿刺活检术后观察及合并症处理流程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尽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