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404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院神经外科X线检查诊疗常规(-)头用iX线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拍摄正位(前后位)和侧位外,还可根据临床特殊需要拍摄特殊位置。如:额顶位:即颅底位,可观察颅底尤其颅中凹如卵圆圆孔、棘孔、破裂孔等结构。额枕位:即汤氏(TOWne)位,观察后颅凹、内听道、岩骨锥部、枕大孔和枕骨等处。眼眶位:即柯氏(Caldwe)位,观察眼眶、蝶骨大小翼和眠上裂。53后前斜位:即视神经孔位,观察视神经孔、前床突、眶顶和后组筛窦。45后前斜位:即斯氏(StenVerS)位,观察内听道、岩骨锥部、乳突和内耳。蝶骨局部位:观察蝶鞍情况。【结果分析】1、正侧位片是最常用的头颅X线摄片。(1)后前位片:标准前后位像上岩骨

2、与眼眶重叠,矢状缝应成一条直线与蝶骨崎垂直,居颅骨之正中。可观察头颅之大小、形状及颅盖骨,并可通过眼眶观察岩骨及内听道。(2)侧位片:侧位像上,蝶鞍之前床突两侧应重叠,下颌关节也应彼此重合。可观察头颅大小及形状,清楚地显示蝶鞍形态。还能看到前、中、颅后窝的关系,颅缝、血管压迹、脑回压迹及钙化松果体的位置。头颅正侧位片的适应证:颅脑先天发育和后天因素所致头颅的大小与外形异常。儿童头颅的增大可见于各种脑积水征,儿童佝偻病、婴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成人的头烦增大多见于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常伴有该病的其他特征如蝶鞍的扩大、鼻窦扩大、颅骨增厚、枕外粗隆肥大、下颂前突等。头颅的狭小则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狭颅症

3、等。由于涉及的颅缝不同可形成各种头颅的畸形,如舟状头、尖头、短头、偏头等;颅内压力增高。颅缝分裂与囱门增宽是幼儿、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成人颅内压增高引起蝶鞍的骨质吸收和扩大。骨质变化开始于后床突和鞍背,表现为骨质疏松模糊。进一步加重时,鞍底亦萎缩吸收,鞍背和后床突可完全破坏消失,蝶鞍扩大类似鞍内肿瘤所引起的改变,但鞍背并不向后竖起,前床突和鞍结节的形态保持正常;颅内病理性钙化。脑寄生虫病、脑膜及脑的结核、脑肿瘤及某些脑部退行性病变(结节性硬化)可出现病理性钙化灶;局限性骨质破坏和增生。颅骨的破坏缺损常见开放性颅脑损伤、先天性颅骨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颅内上皮样囊肿、颅脑手术后及某些溶骨性的

4、颅骨病变,如颅骨结核、炎症、转移瘤和肉芽肿等。颅骨的局限性增厚见于颅骨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及某些成骨性的肿瘤,如颅骨血管瘤、颅骨成骨骨肉瘤等;枕颈交界的畸形。如扁平颅底、颅底凹陷症时,齿状突高过腭枕线3mm以上。2、颅底片用来观察颅底中颅窝的情况,一些颅后窝的结构如颅底的卵圆孔、棘孔、破裂孔、翼内外板和岩骨及中耳乳突均可清楚显示。内听道也经常显示较好。鼻咽癌常有颅底骨破坏。3、内听道片用来观察颅后窝的情况,尤其是内听道、岩椎、枕大孔和枕骨。正常人内听道管径为4-7m,两侧常不完全等大,但相差不应超过2mm,超过此限度应提示病变存在。听神经纤维瘤可引起病变侧内听道扩大。4、蝶鞍侧位片用于观察蝶鞍

5、。蝶鞍的大小因人而异,用径线测量其前后径为8T6m,平均11.5mm,深度为7T4mn,平均9.5mm。老年骨萎缩时,蝶鞍的轮廓因骨质稀疏而欠明显。鞍内肿瘤引起蝶鞍骨壁的压迫而使之呈球状扩大,严重时可有骨质结构的吸收破坏。鞍旁肿瘤常使一侧鞍背侵蚀而缩短,蝶鞍呈蝶形,上口较宽,前后径加大,亦可伴骨质吸收破坏。5、视神经孔片投射时要求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旁,头部转向对侧,被检测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颔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视神经孔在眼眶外下方显影。视神经孔扩大见于视神经和视神经鞘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二)脊柱X线检查【检查

6、方法】各椎骨的椎孔相连成为椎管,脊髓由其内通过,椎管前为椎体及椎间盘,后为椎板及黄韧带,两侧为椎弓根。椎管两侧相邻椎骨的椎弓切迹形成椎间孔,脊神经由此穿出。椎骨骨折、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骨质退行性变时,常引起脊髓和脊神经损伤。脊柱前后位平片用来观察椎管的形态及椎骨骨质结构;侧位片用来观察椎管间隙和椎管的情况;斜位片用来观察椎间孔,椎间孔扩大和破坏是神经根肿瘤常见的征象。在腰椎并可观察椎弓有否断裂。【结果分析】1、脊椎X线检查主要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有无发育异常、骨质破坏、骨折、脱位、变形或骨质增生、椎弓根的形态及弓根间距有无变化,椎间孔有无扩大、椎间隙有无狭窄、椎板及棘突有无破裂或脊柱裂

7、、脊椎横突有无破坏、椎旁有无软组织阴影。2、椎管内肿瘤的X线表现正位片表现为椎弓根距离增大;侧位片显示椎管前后径增宽。其增大的范围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椎体和附件的骨质改变。椎体的变形或破坏最易出现于它的后缘。呈弧形向前凹陷;附件的改变最常见于椎弓根和椎板,亦可延及其他结构,表现为椎弓根变形、变薄甚至消失,椎板的吸收腐蚀等;椎间孔的改变。表现为推间孔的扩大或破坏,是神经根肿瘤常见征象;椎管内异常钙化。见于少数脊膜瘤和血管母细胞瘤,表现为斑片状钙化影;椎旁软组织块影,是肿瘤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所致。3、椎体或附件的病变累及脊髓,引起脊髓压迫征。常见的X线表现有:脊椎外伤性骨折或脱位,脊椎骨折多见为

8、椎体压缩或楔形变亦可表现为椎体或附件的断裂。脱位为椎体之间位置排列的异常,可向前后或左右移位;脊柱结核,显示椎间隙狭窄,伴相邻椎体骨质缺损,严重者可累及数个锥体,成后凸畸形、椎旁常有梭形软组织肿胀;脊柱先天畸形,常见的有脊柱裂、椎体分节不全和半椎体畸形;脊柱肿瘤,以转移瘤、脊索瘤、血管瘤等多见,可出现骨质破坏和增生。良性肿瘤的破坏边界清楚、边缘常有硬化;恶性肿瘤的骨质破坏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一般都不累及椎间盘;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及椎间盘病变,可见椎体、附件和关节等有增生肥大,关节面及椎体边缘有硬化增生和骨刺形成。椎间盘突出病变包括变性或突出。椎间隙狭窄是椎间盘突出常见征象。颈椎病时,X线上常

9、常显示颈椎前凸消失或呈反曲线,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斜位片有时可见骨刺,使椎间孔变小,颈脊神经根、椎动脉或颈髓受压而产生上肢麻木、疼痛、椎动脉供血不足及颈髓受压症状。腰椎病时,正侧位显示腰椎侧凸,侧位片可见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使腰脊神经根受压产生下肢麻、痛等症状。4、体层摄影可对颅骨某部或脊椎某段进行检查,发现骨质改变或钙化。(三)正常X线表现【头颅平片】正常头颅因个体、年龄和性别而有明显差别。1、颅壁儿童较薄,成人较厚,还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成人颅壁分内、外板及板障三层。内、外板为致密骨,呈高密度线状影,板障居其间为松质骨,密度较低。2、颅缝冠状缝、矢

10、状缝及人字缝为颅盖骨缝,呈锯齿状线状透明影。儿童期比较清楚。后囱和人字缝间有时可见多余之骨块,为缝间骨,数目不定。缝间骨多无病理意义。但不可误认为骨折。3、颅壁压迹脑回压迹是大脑脑回压迫内板而形成的局限变薄区,X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较透明影,见于颅盖骨。其多少与显著程度正常差别较大。2岁以前和成人较不明显,卤门闭合后,脑发育较快,压迹较显著。脑膜中动脉压迹是脑膜中动脉对内板压迫所致,侧位上呈条状透明影,分前后两支,前支较清楚,居冠状缝稍后,后支细小,较不易显示。板障静脉压迹粗细不均呈网状或树状排列,多见于顶骨。粗细、多少及分布正常差别较大。蛛网膜粒压迹表现为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低密度区,位于额

11、顶骨中线两旁。多在内板,有时形成薄的外突骨壳,甚至造成骨缺损。压迹本身无病理意义,但应同骨破坏鉴别。4、蝶鞍侧位上可观察蝶鞍大小、形状及结构。正常蝶鞍差别较大。正常蝶鞍前后径为7-16m,平均为11.5mm,深径为7T4mm,平均为9.5mm。分为椭圆形、扁平形和圆形。蝶鞍各部厚度与密度不同,老年可因骨质疏松而密度减低。正位上可观察鞍底,呈一平台。正常宽度为8-2Oninb平均为15mm。5、岩骨及内耳道后前位片可从眶内观察。内耳道两侧基本对称,大小相差一般不超过0.5uno内耳道宽径最大为IOmm,平均为5.5mm。内耳道口居内端,呈弧状。6、颅内非病理性钙斑松果体钙斑侧位上居岩骨上后方,后

12、前位上居中线。大小、形状及密度不同。成人显影率高达40%。其位置较恒定,可根据其移位方向,判断肿瘤或血肿的大致位置。大脑镰钙斑后前位上呈三角或带状致密影,居中线。显影率近显影率近10缸床突间韧带骨化侧位上呈带状致密影居蝶鞍前后床突之间,使蝶鞍呈“桥形”。显影率为4%。侧脑室脉络丛球钙斑少见,显影率不到0.5%o(四)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X线检查【颅内肿瘤的X线检查】脑瘤在头颅平片的表现可表现为:出现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脑瘤定位征,有时可估计其病理性质;无异常发现,但仍不能除外脑瘤的存在。1、颅内压增高征脑瘤由于本身的占位性和继发的脑水肿使颅内容体积增加或者脑瘤梗阻脑脊液循环径路,致使颅内压增高。一

13、般持续3-6个月即可出现X线变化。颅内压增高的主要X线变化是颅缝增宽,脑回压迹增多而显著,蝶鞍增大及后壁骨破坏。后壁骨吸收自上而下,表现下后床突变小或消失,鞍背变短、变薄或消失。颅缝增宽多见于儿童,蝶鞍变化于成人明显。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瘤,但也见于其他疾病,应作进一步检查。2、脑瘤定位征头颅平片上可出现以下定位征:颅壁局限性变化,接近颅壁的脑瘤可压迫或侵蚀颅壁而发生局限性骨破坏或骨增生。多见于颅盖骨。根据骨变化的部位可确定脑瘤的位置。这种变化多见于脑膜瘤。蝶鞍变化,垂体肿瘤居鞍内,可使蝶鞍呈气球状增大,鞍背还可后移并竖直,出现“鞍内型”改变,可诊断为鞍内肿瘤。蝶鞍上方肿瘤可使鞍背变短,蝶鞍扁平

14、和开口增大,出现“鞍上型”改变。蝶鞍旁肿瘤可使同侧鞍底,甚至鞍背出现双重影像,蝶鞍增大以及同侧前床突上翘或破坏,出现“鞍旁型”改变。岩骨及内耳道变化,靠近岩骨尖和内耳道的肿瘤,如听神经瘤可使内耳道扩大、岩骨头破坏,晚期可形成骨缺损。钙斑,脑瘤较易发生钙斑,显影率为3M15%。根据钙斑可大致确定脑瘤位置。注意钙斑的位置与形态还能估计性质。例如蝶鞍区弧形或不规则形钙斑多为颅咽管痛:团块状钙斑为脑膜瘤:幕上条带状钙斑则多为少支胶质细胞瘤。松果体钙斑移位,根据松果体钙斑移位方向可大致估计脑瘤位置。一侧大脑半球肿瘤使其向对侧移位。额区肿瘤使其向后下方移位,顶区肿瘤使其向下移位。上述征象可综合出现。例如脑

15、膜瘤可同时出现局限性骨增生、团块状钙斑、松果体钙斑移位颅内压增亭等征象。【颅脑外伤的X线检查】头颅平片是诊余颅骨骨折与颅缝分裂的有效方法,但在病情危重时,则不应勉强进行。在疑有颅底骨折时,也不应作颅底摄影,因为不仅难于显示骨折,而且可加重病情,应在伤情稳定后进行,拍片要求迅速,安全。骨折的出现对于了解颅内外伤也有帮助。如骨折横过脑膜中动脉压迹,又有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则在骨折下方可能有硬膜外血肿。【椎管内肿瘤的X线检查】常有椎管骨质改变,尤其在儿童。平片上于肿瘤所在平面可见椎弓根内缘变平、H陷、椎弓根变窄或消失,椎弓根间距离增大和椎体后缘凹陷以及椎间孔增大等。增大的椎间孔边缘多整齐、致密,常见于神经纤维瘤。此外,局部还可见骨破坏、钙斑和椎旁软组织块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