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脑病的诊治.ppt(2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高血压急症:指那些需要立即降低血压的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指动脉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严重临床表现,必须及时处理。 以预防和减少靶器官损害。 除有血压高外,已有明显的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脑病:血压骤然急剧升高引起的急性全面性脑功能障碍。注意:如能有效治疗,血压下降12h内大脑功 能可恢复。 高血压次急症:可在数小时内降低血压的 临床情况。仅有轻度或无靶器官损害。 恶性高血压:DSP持续130mmHg, 并有视网膜病变, 以及出现非常快的血管损害 及急性肾功能衰竭。DBP高于140-150mmHg 和/或SBP 高于220mmHg,无论有无症状,都视为高血压危象。血压升高的速度比血压的绝对值重
2、要 任何原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均可导致本病。如:1.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 2.肾实质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移植后、 嗜铬细胞瘤、子痫等继发性高血压基础上; 3.服用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同时 服奶油、长期服降压药突然停药者 主动脉狭窄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很少发展为高血压危象。 概念: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脑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正常情况) 当平均动脉压在60-120mmHg时, 血压下降,小血管扩张; 血压上升,小血管收缩, 保持脑血流的相对恒定。 异常情况:当平均动脉压大于160mmHg时,以前强烈收缩的小血管不能承受过高的压力,在血管张力较低的区域先出现血管突然扩张
3、,以后发展为所有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明显增多,过度灌注,体液通过血脑屏障,漏入血管周围组织,而出现脑水肿、颅压增高,临床症状出现。 当血压升高超过血管自身调节上限,既所谓的“突破点”时,便出现脑组织的高灌注状态,血压正常者的“突破点”约出现在平均动脉压120 mmHg时; 高血压患者“突破点”往往出现在180mmHg左右。 所以以往无高血压者出现高血压脑病时血压相对较低。 发病前12-48小时往往先有血压明显升高症状:弥漫性头痛、恶性、喷射样呕吐意识:兴奋、烦躁不安,继而萎靡、嗜睡, 后可昏迷运动障碍:一过性偏瘫、失语、抽搐 视力改变实验室和器械检查: 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炎伴KW III级或I
4、V级(视神经乳头水肿) 非特异性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钙(低)、血气(代酸)、心电图、UCG明显高血压+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梗死:头痛轻、昏迷、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CT阳性脑出血:昏迷、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CT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血性颅内占位:其病慢、逐渐加重,CT阳性,眼底视乳头水肿,但无血管痉挛。 争分夺秒,将血压降到安全范围。 寻找病因及诱因,以去除。 降压目标:160-180/100-110mmHg(安全水平)降压速度:急症:(静脉用药) 第一步:1h内使平均动脉压降低不超过25%, 第二步:2-6h内使血压逐步达到160/100mmHg 次急症:去除病
5、因,观察15-30 min,如血压180/120mmHg,用作用快的口服药,在数小时至48h内控制到安全水平。 注意血压下降的速度和幅度: 过快,可出现靶器官损害。 故对高血压危象的降压既要有迅速又要谨慎。 个体化原则: 除考虑病因外,还应根据高血压的病程、病前水平、升高的速度和靶器官受损的程度、年龄及其他情况,按个体化的原则降压。 静脉用药与口服降压药的配合: 静脉用药者1-2天内加用口服药。一般能在 短期内静脉给药,稳定后仅口服降压。 降压药的选择: 要选择能降低SVR(外周血管阻力) 而不改变CO(心排出量) 或CBF(脑血流) 作用快、有效而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如硝普钠、乌拉地尔、钙拮
6、抗剂、硝酸酯类药物等。 关于心痛定的应用: 1.降压的速度及幅度无法控制(JNCVII), 2.降压快,但迅速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率 增快,心肌耗氧增加 不宜应用 乌拉地尔:尿嘧啶类1受体阻滞剂,有外周及中枢双重降压作用,有效率96%对肝肾功能、对心率:无影响;血压降到一定水平后,可兴奋延髓血管中枢而不致血压过低。用法:25mg+盐水10ml 静脉缓慢推注 5分钟后可重复,10分钟后静点。 硝普钠: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扩张动静脉,降低外周阻力迅速降压。即刻发挥作用,停药维持1-2分钟,个体差异大。 开始剂量25ug/min,可增至200-300ug/min 6h重配,连输不宜超过3天 口服降压药: 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缓释片) 卡托普利、依拉普利 可乐定( 受体阻滞剂) 拉贝洛尔( ,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