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5: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习题课)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5: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习题课)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高二级唐爱文选修4-5: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习题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利用观察分析不等式选择证明方法,在应用放缩法时能看准目标,放缩时能够把握“度”。(2)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能够突破n=k推导到n=k+l关键步骤,会利用分析法需找得证的充分条件。(3)继续严格要求证明的“步骤”性,有数形结合、构造法解决不等式的初步意识。2、过程与方法(1)运用习题课课型形式教学:.基本知识复习回顾一基本题型练习一归纳呈现不同形式的题型一教师问题引导一学生观察讨论一方法规律小结一变式纠错巩固提升一总结归纳。(2)通过例题启发学生,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情态与
2、价值(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论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2)通过对例题的探究,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先猜想后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用放缩法、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能较灵活的运用常规方法(即通性通法)、运用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证明不等式的有关问题。难点: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等知识,所有证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都有运用但掌握还不够深入,最主
3、要的是不知道采用如何方法去证明?猜想一归纳一证明三步曲运用的不够灵活,另外常规方法(即通性通法)、运用数形结合、函数等基本数学思想还未渗透!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可以预见在探索过程中对证明过程会存在疑难。【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课型建模:)1 .设,bR,若。一物0,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b-a0B./+ZvoC.a2-/?2O2.要证a+bl-abWO,只要证()A.2ab-l-a2b20B.a2+b2-l-0c-l-a2b2OD.(a2-l).(b2-l)03.命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形式是()A.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
4、五边形的面B.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三角形的面C.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四边形的面D.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五边形的面4 .比较log23与log34的大小关系是.5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t71(WN)”时,S等于()十1十/十J3十1.B.+C.+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二、【例题讲解】(课型建模:)17例1、设数列“的前项和为S”.已知q=1,-=a,+1-/I2-n-,N4.(I)求的的值;(W)求数列4的通项公式;可求得(=2,wN*1117(III)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上+-(课型建模:)4a2q4练习: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4的前项和为5“,且5满一足S,-(+-3)5一3(*+)=0
5、,neN.(1)求力的值(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一+-T-?+rJa2+1同;yn(n+1)n;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利用基本不等式,如:ig3ig5(里甘皎-=igji5igji7=ig4:Js+i).+(;+D;Pkk-Y)Tk利用常用结论:Jk+1-lic=/7=(程度大)一r-z=()k2kk+1)kk+1k2k2-1(A-1)(Z+1)2k-k+例2、已知eN,证明:./T/-T.H.=+-(N).(课型建模:)3572n+1练习:设函数Al)=IX11+-.(1)若=T,解不等式y(x)3;(2)如果VxR,U)2,求a的取值范围.(课型建模:)方
6、法.视律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数学归纳法仍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要熟悉各种证法中的推理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步骤,技巧特点.三、【课堂小测】1 .若n0,则n+1的最小值为()DNA.2B.4C.6D.82 .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至少有1个偶数”的正确假设为.假设自然数a,b,c都是3 .不等式IX-1HX+25的解集为.4 .若关于实数X的不等式印一5+x+3IVa无解,则实数1的取值范围是.5 .数列q的前项和为Sn,满足2Sn=an+l-2的+1N*,且卬%+5,4成等差数列.(I)求4的值;(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II3(III)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一+一.%2an2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7,%+%=26.(1)求为的通项公式;(2)若加二泉,数列也满足关系式=;求证:数列也的通项公式为:2-l;(3)设(2)中.数列松的前项和S”对任意的正整数,.(1一川(邑+2)+5+2)2向2恒成立,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四、教学反思附板书:选讲4-5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投影区归纳概括证明不等式方法:例1: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