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早读课效益策略探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提高早读课效益策略探究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提高早读课效益策略探究摘要:本文针对“双减”背景下校内减负提质的根本要求,聚焦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对早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状况展开分析,提出思想高度重视、任务安排清晰、时长设置合理等提高早读课教学现状的积极举措。关键词:早读课教学效益任务安排时长设置引言:受传统诵读记忆教育模式以及心理学上有关记忆的和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早读课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很多学校中学阶段课程序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一个引发争议较多的部分。早读课要不要保留?早读课交由谁去管理?早读课如何体现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表面上考问的是早读课,实际上是考量一
2、所学校是否具备了课程改革的智慧和能力。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课程的改革。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和延伸,早读课的改革势在必行。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这段文字指向的是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满足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这一指向归结到实处的做法就是赋予学生自由学习、灵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对高中生来说,最合适的、最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之一就是早读课。一、高中语文早读课
3、存在的问题1.与“双减”背景下对学生体质健康要求存在矛盾。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不得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但因为早自习的存在,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多数中小学生要在7:30到校进入早读课堂,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到校的时间更早。不少学生表示,因为睡眠不足,早上刚到学校时精神萎靡,早自习效率十分低下。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推出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睡眠令”和“双减”政策施行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为9.41%;增加1到2小时的为21.66%;增加0到1小时的为28.88%。在此形势下,早读课如不能提质增效
4、,必将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2.早读课固有模式限制了教学效益的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课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学生自由诵读式。在该模式下,教师除维持纪律外,对学生的诵读内容基本不做干涉。其弊端是目标性不强,拥有了“过度自由”的学生诵读时会信马由缰,达不到补差补缺、巩固提高的效果。另一种模式是教师强制干预式。教师在每节早读课前对本节课的诵读内容和诵读方式提出要求。该模式的优点是课堂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进行;但另一方面,该模式也会限制学生主动探索,主动策划的积极性,学生不知道如何自己安排时间,不利于今后的自主学习。二、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重要性早读是记诵的黄金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
5、绝大多数人早晨起床后的记忆效果较好,因为之前一天的经验和所学知识,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已经淡化,对当前学习的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作用减弱。吃过早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机体的各种器官都已活跃起来,个体的觉醒水平较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认识到早读课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是常规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必要部分。作为课堂知识巩固和课外知识延伸的重要阵地,早读课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序列的效果。三、提高早读课效率的几种策略1 .时间设置合理,有条不紊进行。遵循“语言学科天天见”的原则,早读课时长设置为30-50分钟之间较为合理。如果时间过长,大脑容易疲劳,影响全天的学习效果。在30分钟之内也应安排2
6、至3项诵记内容,并对时间进行大致分割。可以安排诵读课文10分钟,诵读笔记10分钟,自我检测10分钟。如此,每一时段均有明确的诵读任务,而每一个需记诵的任务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落实兑现,早读时学生就“紧”了起来,有条不紊,避免了盲目、随意和散漫,效果自然更好。此外,分段式朗读也是比较好的选择。把早读课分成几段:一段时间以解决默写而朗读,一段时间以复习巩固专题知识点而朗读,一段时间以作文积累升格而朗读。早读课最后,还可以安排3-5分钟,对整个早读诵记内容进行尝试性复习回忆,以及进一步归纳、整理和巩固。2 .任务安排清晰,检测激励学生。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必须明确目标。早读课的安排可以尝试写进教学计划,
7、进而分解到各周各天指导落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此外,可以引进一定的检测手段。早读课的检测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考查,其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检测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或抽查背诵、或集体背诵、或抽查默写、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早读效果的检测应从提高素养与兴趣的角度出发,以激励为目的,通过比赛、竞争、测验、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奖励机制为立足点,根据学生意愿设立活泼新颖的奖项,最大限度给学生成功感,激发学生兴趣。3 .根据遗忘规律,协调早读与复习的关系。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新知识是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开始遗忘的。在这时我们就应当通过及时复习进行巩固
8、。早读课的检查方式可以是抽查与普查相结合,每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教师都可以检查并及时评价;也可以采取先由小组长检查,然后再向老师汇报的方式。事实证明,及时复习的背诵和默写正确率很高。当然,时段性的检查与评价也不能放松。每隔1周,教师可以针对以前读背过的内容词组织检查。4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读”的形式。早读课如果只让学生单一朗读,学生会觉得枯燥疲劳,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组织早读课。(1)领读。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可以播放磁带,让学生跟读;也可以老师带读,让学生去模仿。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又可以纠正其语音语调,训练其“听、说、读”的基本功。(2)齐读。通
9、过大声朗读,模仿示范,增强学生的语感。(3)分组读。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大部分学生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会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中。(4)自行朗读。让学生在有任务的前提下自由读,同学之间可以互读互背。在自由朗读时,老师可亲自监督指导每个学生。5 .因材施教,早读课应有“留白”。在许多学生甚至是老师看来,高中语文早读课只是为了应对语文考试的6分“理解性默写”。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早读课只是大量机械的重复性背诵的代名词。但是,对于课后特别用功、记忆能力特别出众的学生来说,早读课的重复性背诵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早就把该背诵的东西记住了。对他们而言,早读课或者是休息的时间,或者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
10、,如果老师依然一味地安排设置,包办替代,连续不断地给学生安排一节又一节“满满的早读课”,那么早读课就会成为学生对语文厌倦排斥的“罪魁祸首”。因此,每周可以指定2节早读课为“留白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支配,老师可以在教室和学生个别交流、实施个别辅导。6 .立足早读,形成有效延伸。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指出,“应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营造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语文学习过程中院时生成的各种话题、问题、拓展材料以及学生成果等,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这里生成的资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延伸。从较为浅显的层面来看,早读课应该成为知识的延伸。从较为
11、长远的角度看,早读课首先应该成为学生之间合作的延伸,早读课上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互相检查,必定会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这种关系,应该延伸到常规课上去,延伸到数学课、物理课上去。其次是成为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延伸。早读课上教师的示范朗读、领读、组织的竞赛活动等,都是走近学生、让学生悦纳自我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在早读课上的自我展示,也为老师关注个体、因材施教提供了生动的依据。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愉快的早读课,并将这种健康的氛围传递、感染到其他时间段、其他学科。“语文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内在的学习品质。注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双减”背景下,早读课作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策略得当,方法科学,必可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1党艳丽浅谈如何有效利用早读课2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