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基本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工程基本技术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加固工程技术要求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XXXXX”设计施工图,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加固工程技术要求;一、总体技术要求1、参加本项目加固工程的企业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资质等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2、加固工程除按照施工图和技术要求施工外,还必须满足国家现行颁布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3、对结构构件进行加固时不得破坏原有结构构件和未进行加固的结构构件。4、加固中的临时性安全措施、临时设施和文明施工措施由加固施工企业综合考虑并服从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5、加固所有材料进场前应按规定申请报验,按程序及时报审,经相关单位验收、审查合格后
2、方可投入使用。6、加固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7、加固结构构件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并提供相关合格检测报告。8、加固方法采用直接加固法。二、柱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技术要求(加大截面法)1、材料1.1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掺加粉煤灰必须为I级,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1.2 钢材由甲供,施工方必须按规定对进场材料抽样送检。1.3 焊条按设计要求施工方提供,按规定报审、报验。1.4 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提供,按规定提供型式检验报告等相关合格证明文件。1.5 结构植筋胶采用;生产厂家应出具在50年内结构胶的可靠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承诺书,并按规定提
3、供相关合格证明文件。151植筋胶粘剂,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2、工艺、方法2.1 表面处理2.1.1 柱的表面处理柱的表面处理采用满凿除表面碎,厚度48mm;具体处理详柱表面剔凿确认单及现场样板。2.1.2 梁的表面处理对原构件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打成沟槽,沟槽深度不小于4mm;间距为箍筋间距或200mmo2.1.3 柱纵筋穿越楼板的混凝土L型槽剔凿可采用人工剔凿辅以电锤剔除。2.1.4 剔除混凝土表面建渣的清运由施工方完成,可充分利用现场已有的运输机具。2.2 梁、柱植筋2.2.1 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钻孔孔径按施工图要求确定。222构造植筋(非结构植筋)按钢筋直径
4、IOd,且大于100mm。2.2.3 任何植筋均不得破坏或截断原结构构件钢筋。224植筋完成后不得扰动,固化静置时间不少于24小时。2.3 梁、柱钢筋制安231柱的纵向钢筋采用对接接头,其构造满足03G101/中二级抗震的框架柱构造,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植筋的纵筋用机械连接,按规定取样送检。2.3.2 柱纵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尽量绕开梁,不能绕过处只能有一根纵筋穿梁。233柱箍筋采用开口U型箍沿柱子长向交错布置,其同一箍筋搭接长度不小于250mm,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扎不少于2道。234梁纵向钢筋采用对接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机械连接。2.3.5 梁箍筋尽量采用封闭式箍筋,采用U型箍时与原箍有效焊接
5、或植筋锚固连接。2.4 模板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梁、柱碎成型质量和截面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5 混凝土施工2.5.1 混凝土浇筑质量应满足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标准要求。2.5.2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施工电梯,水平运输采用人力手推车。2.5.3 混凝土浇筑采用人工或附着式机械外部振捣辅以人工内部钎插的施工方法。254浇筑碎12小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天。2.6 梁柱采用(铅)钢筋混凝土加固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一2、脚手架搭设一3、表面及界面处理一4、植筋一5、钢筋安装一6、模板一7、碎浇筑8、拆架、折模一9、养护。三、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要求1、材料1.1 碳纤维布采用,必须
6、是聚丙烯BW青基(PAN基)12K以下小丝束连续纤维。单位面积质量300m2o1.2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采用A级胶,必须是免底涂,且浸渍、粘贴与修补兼用的单一胶粘剂,胶粘剂厂商应出具免底涂的胶粘剂证书。1.2.1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应进行安全性能指标、湿热老化检验合格。1.2.2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胶粘齐U,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要求。1.2.3 加固用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1.3 碳纤维布和胶粘剂必须按规定做适配性试验,进场前按规定取样送检,并随产品一道提供相关合格证明文件。2、工艺、方法2.1 基层处理2.1.1 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平整
7、、清新、干净、无杂物、油污,用丙酮擦试保持碎表面清洁、干燥。2.1.2 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凹陷应采用修补胶修补填充找平,进行糙化处理。2.1.3 碳纤维布转角粘贴时,对梁、柱的棱角应用机械打磨成园弧角,进行园化处理。2.2 碳纤维布粘贴2.2.1 碳纤维布粘贴采用湿法铺层和常温固化。2.2.2 应采用滚筒刷将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指触干燥后进行找平,找平层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碳纤维布粘贴。2.2.3 粘贴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纤维布,密实结合;滚压时不得损坏碳纤维布。2.2.4 对粘贴空鼓的确认和处理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
8、计规范GB5036-2006相关条款执行。2.2.5 多层粘贴时,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若超过6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行涤粘渍胶粘贴下一层。2.2.6 沿梁长方向粘贴纤维布,在截断处、支座和集中荷载处设横向压条;梁斜截面粘贴固定粘贴纤维布采用织物压条。2.3 碳纤维布粘贴的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2、脚手下架搭3、混凝土表面处理(基层处理)4、刷粘浸渍胶5、粘贴碳纤维布6、刷粘浸渍胶7、静置固化k8、糙化隐蔽一9、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其中多层粘贴时4、5、6为重复工序。2.4 质量验收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养护七天后,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检测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为验收依据。验收合
9、格后进行抹灰,其抹灰厚度为M5水泥砂浆15mmo四、外粘钢板(型钢)加固技术要求1、材料1.1 加固用钢板或型钢采用Q235和Q345结构钢。1.1.1 所用钢材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材。焊条的型号应与被焊接钢材的强度相适应;并且满足设计要求。1.1.3焊接工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或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1.2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同碳纤维布加固技术要求121L2.3内容相同。2、工艺、方法2.1 基层处理2.1.1 原构件截面的棱角打磨成R=7mm(半径)的园角。2L2清洗、清洁表面油污、杂物后,除去23mm表层混凝土,清除粉尘
10、,干燥后丙酮擦试表面。2.1.3 钢板粘贴面,必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粗糙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用丙酮擦试干净。2.1.4 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凹陷应采用修补胶修补填充找平,进行糙化处理。2.2 钢板(型钢)的粘贴2.2.1 根据所粘贴的钢板厚度应分别采用手工涂胶粘贴和压力注胶粘贴。其外粘型钢加固的焊接接点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2.2.2 结构胶粘剂应经检验合格后,按产品说明书规定配制。2.2.3 用抹刀将胶粘剂涂抹于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上时,厚度为35mm,局部允许长度z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胶缝;但是,不得出现在端部600范围内。2.2.4 粘好钢板后,用手锤沿粘贴面轻
11、轻敲击钢板,如有空洞声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至合格。2.2.5 钢板粘贴好后应立即用夹具或支撑固定,固化期内不得对钢板有任何扰动。226加固后,钢板表面粘贴一层钢丝网并抹M15水泥砂浆20mm厚。2.3 粘钢板(型钢)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2、脚手架搭设3、混凝土及钢表面处理14密封边缘5、配胶6、注胶(或涂胶)_Z检验8、静置春护9、质量检测10、粘贴钢丝网末水泥砂浆保护层。2.4 质量验收粘钢板(型钢)完成后,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检测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为验收依据。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抹灰隐蔽。五、植筋技术要求1、材料1.1 植筋用的胶粘剂采用同“柱梁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要求”1.5条,且
12、种植锚固件的胶粘剂,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力口,不得在施工现场加入。1.2植筋用的胶的粘剂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脂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脂)的胶粘剂,植筋的钢筋直径大于22mm时,采用A级胶。2、工艺、方法2.1 植筋的品种、规格型号、孔径、孔深和植筋深度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2.2 构造植筋的锚入长度,IOd,且不小于100mm。2.3 成孔后采用专用设备清洁孔内粉末,泥灰、水分,用丙酮擦洗孔壁至清洁。若清洗的植筋孔不能立即植筋时,采用清洁的塞子堵塞孔口。2.4 钻孔应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钻孔时不得截断钢筋,因避免破坏原有结构形成的废孔应采用植筋的胶粘剂填满。若废孔较大,允
13、许在胶粘剂中掺加石英砂。2.5 对植筋用钢材按规定除锈并用丙酮擦试干净。2.6 植好的钢筋,静置固定24小时不得扰动。2.7 植筋时,钢筋宜先焊后植,确有困难的,焊点距基材料碎表面大于15d,且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根部。2.8 植筋的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2、脚手架搭设3、检查并清理碎基层4、标定位置5、钻孔6、清孔f7、注胶一8、植筋9、静置固化10、质量检验。2.9 量检测与验收由具有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出具的检验报告作为验收的依据。验收合格后方可接钢筋。六、资料与验收2.101.1 按部位、楼层、加固方式形成施工记录,填报施工日志。1.2
14、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指南中分项工程检验批、隐蔽工程形成验收记录。1.3 按施工质量管理程序对进场材料、取样检测、报审、报验形成质量控制资料。2、验收2.1 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建筑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验收规范、标准组织验收。2.2 同一加固方式梁、柱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构件为一个检验批,抽样总数的10%,且不少于3根(墙)板同一种类,同规格为一个检验批,按100m2或一个楼层为一个检验区。2.3 简易鉴别纤维织物(碳纤维布)采用剪下一小块纤维织物用打火机或在煤气炉上点火燃烧,织物立即卷曲或有灰烬出现,判定该产品系用劣质纤维或掺合其他品种纤维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