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管理到治理:基于“四重转变”的教务治理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从管理到治理:基于“四重转变”的教务治理实践.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年从管理到治理:基于“四重转变”的教务治理实践教务管理走向教务治理是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业务范围扩大、分工日趋精细、承担责任增大等实践困境。教务管理向教务治理的转变,管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性愈发凸显。我校坚持以提升效能为目标,以多元协同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路径,以数据分析为手段,进行基于四重转变的教务治理实践探索,推动教务管理工作高效化、规范化、精细化、服务化,实现了教务效能的整体提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以提升效能为治理目标,实现教务管理高效化将部门效能提升作为教务治理的核心目标,合理配置资金、提升效率、保障业绩,实现了教学管理工
2、作的提质增效。一是加强教学预算统筹管理。加强教学支出项目预算论证,突出重点工作,保障常规运行,合理设置预算支出指标,加强学校重点项目、标志性成果打造的资金保障,加大对新建专业建设项目的重点扶持,严格二级系部教学项目统筹论证。“双高”建设期间,学校教学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家和省级标志性成果。二是加大教学绩效奖励力度。依据学校绩效奖励办法,将教学工作业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实施基于教学成果的绩效奖励,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积极性,提升了学校整体效能。三是实施教学工作聘期考核。制订了教学工作量聘期考核管理办法,以“双高”建设目标为导向,通过设置量化标准对专技人员教学工作量进行达标考核,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二、
3、以制度建设为治理路径,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将制度建设作为教务治理的实施路径,形成了“目标一标准质控”的治理模式,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规范运行。一是完善治理标准体系。加强对新出台政策文件的学习,把握国家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及政策导向,为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奠定良好基础,从宏观视角入手明确教务治理的“目标链”。二是认真梳理学校现行制度文件,完善了学校学籍管理办法、教材管理办法、岗位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学籍管理、运行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实验(实训)管理、实习管理六个模块的教务管理制度体系,从治理规制入手完善教务治理的“标准链”。三是实行质量责任制,严把质量控制点。完善专业建设和课
4、程建设诊改评价指标体系,扩大二级院系管理自主权,推动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自我诊改,针对质量要素、关键步骤或薄弱环节实施教务治理。三、以数据分析为治理手段,实现教务管理精细化教务治理牢牢抓住“数据”这一手段,打破管理壁垒,实现了管理职能的有效整合。一是将教务内部业务模块与功能进行重构与梳理。对原教务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扩充了教务管理功能,新增实习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实习教学一体化管理。通过旧系统升级改造和新系统创建引入,不断探索日常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强教务管理人员数据管理培训。先后派出多名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培训,提升数据采撷、数据操作、数据运用、数据管理、数据核查能力,为基于
5、大数据分析的治理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以“跨界、协同”管理为目标,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夯实教务治理的数据根基。通过加强信息源头管理、消除数据“孤岛”,为校本数据流转提供数据信息,促进了部门间的跨界与协同。四、以多元协同为治理主体,实现教务管理服务化把握多方利益的“平衡点”,达成多方共同利益的“最大值”。一是积极推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1+1+7”医教联合体,激发行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倾听行企业一线的治理诉求,以质量提升为导向,设定符合多方共同利益诉求的总目标。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理念,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定向实习、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等多种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学生权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三是依托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推进“三教改革”。通过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打造国家、省、校三级高水平专业化教学团队。通过多元协同治理,协调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冲突,实现教务管理服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