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 .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能够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3 .认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 .认识结晶的两种方法和应用能力目标:1 .能够从定义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2 .能够通过物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具体问题3 .能够初步学会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利用己学的溶液知识来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结晶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应用,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探究活动:利用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知识
2、整理: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2 .探究实验: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试管1234567物质IgNaClIg蔗糖IgCa(OH)23gKNO33gKNO35mL食用油5mL食用油溶剂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汽油温度室温室温室温室温加热室温室温现象全溶全溶不全溶不全溶全溶不溶溶解结论:(1)由2、3可知,不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所不同;(2)由6、7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3)由4、5可知,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性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得
3、到,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应用:我们利用其他溶剂来溶解水不能溶解的物质如:氯仿溶解有机玻璃;酒精溶解香精;香蕉水用来溶解油漆等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点:a.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某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已经是饱和了,但是改变温度或者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了。如:20C时,10Og水中溶解了31.6gKN0s恰好得到了饱和溶液;如果是31.6gKN03溶解在20Og水
4、中,就得到了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了;相似的,25时,100g水中溶解了3L6gKN03得到的溶液也同样是不饱和溶液。b.必须指明是何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仅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其他物质可能还能继续溶解。如:20时,一定量的NaCI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蔗糖,还可以继续溶解。(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A
5、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当然,也具有特殊情况。(4)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而如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具有其饱和溶液,(5)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浓溶液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稀溶液则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常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10O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a(OH)2为017g,为稀溶液。),不饱和溶液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是,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例在一定温度下,
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C.很稀的溶液D.比该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分析: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故答案应该选D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 .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IOo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公式:物质的溶解度(S) =溶质的质量(ml) 溶剂的质量(m2)100g(2)理解定义中的注意点:a.定温: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某种固体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有所不溶,故只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才有具
7、体的意义;例:在30C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gA物质,在60C时,50g水中最多溶解IOg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比较则是()A.A的溶解度大B.B的溶解度大C.二者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分析:由于溶解度定义可知30时A的溶解度为10g,60时B的溶解度为20g,但是由于所给的温度不同,故无法比较,应选D。b.定量:溶剂的质量有规定的值,为IOog。溶解度是相对于100g溶剂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并非是100g溶液;例:t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g,则此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A.等于a%B.小于b%C.大于a%D.无法判断分析:由溶解度概念可以知道,A物质饱和溶液中每100g溶剂中含溶
8、质ag,则溶液质量为(100+a)g,A的质量分数为:一空一100%4g+100gc.定态: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的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的最大量;d.定性:固体溶解度有单位,为克(g)0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一定饱和B.20C时100gNa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氯化钠C.20C时136gNa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氯化钠D.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为36%分析:对于某一物质的溶解度一定要指明具体温度,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有所不同,所以A错误;溶解度定义中规
9、定的是溶剂的质量为IO0g,而非溶液的质量Io0g,如果要使在20时NaCl饱和溶液中含36g溶质,溶剂质量为100g,溶液的质量为136g,故B错误,而C正确;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将啰*X100%=36g-X100%=265%,D错误。l(X)g+溶解度36g+100g归纳: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比较项目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意义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多少溶剂量100g不定温度一定温度下没有规定状态饱和不一定饱和单位g1(为比值)关系式次缶孔而溶质质量溶解度=1g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oo%溶液质量联系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10、%100g+溶解度(3)溶解度的意义如:20C时,NaCI固体的溶解度为36g。表示在20时,每36gNaCl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其饱和溶液也可表示在20C时,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36g。2 .溶解度曲线(1)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a.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的是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每一点都代表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或者说是相应的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Og溶剂里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b.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某一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IoO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未达到最大值,是该温度下的不饱
11、和溶液C,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某一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出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大多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的,如KNO3等属于“陡升型”;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NaCl等属于“缓升型”;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的,如Ca(OH)2等属于“下降型”。4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查找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b.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c.了解温度变化对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d.根据曲线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注:溶解度曲线中隐含条件为:溶剂
12、质量为100g)5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除了与气体和水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压强及温度有关。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三.物质的结晶1 .晶体与结晶(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2 .结晶的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注意:固体溶质析出晶体后,往往需要过滤来获得晶体。例题:试分离
13、出硝酸钾中混有的NaCl杂质分析:本题要求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根据题意,在混合物中的硝酸钾含量大,氯化钠的含量小。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显著减少,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可采用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使硝酸钾结晶析出晶体,再过滤获得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答案: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中制得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由于氯化钠的含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能不析出晶体。过滤,滤出硝酸钾晶体,氯化钠遗留在溶液中)又如:试分离除去NaCl固体中含有的KNO3O答案:先将混合物溶于冷水中制成NaQ的饱和溶液(由于KNo3含量少,KNO3的溶解可能没有达到饱和),再升温蒸发溶剂,而析出Nacl晶体(由于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KNO3不会从溶液中析出),趁热过滤,滤出NaCl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