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7567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经验张学文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国内外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他从医近70年,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精妙。半夏就是张教授最擅用的化痰药之一。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日: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湿痰、寒痰证,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瘦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等病证。名医别录日: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口区逆,消痈肿,堕胎.”医学启源日: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半夏主要含有

2、生物碱、氨基酸、挥发油、有机酸、核苔、刺激性成分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镇咳、祛痰、镇吐、催吐、保护胃黏膜、施中瘤等作用。现将张学文运用半夏药对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半夏药对临证应用半夏配陈皮,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半夏辛温燥烈,擅长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者合用,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而痰自消,化痰湿之力尤胜,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二者相使相助,共奏燥湿化痰、健懈口胃、理气止呕之功。此药对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二陈汤,主治痰饮为患,或恶心呕吐,或头晕心悸。张学文认为,古今治痰药对众多,此药对为祛湿痰之绝佳配对,应用甚广,用此药对加减

3、化裁可用于湿痰犯肺而致的痰饮、哮喘等病证。半夏配黄连,清热燥湿,宽胸止呕半夏辛开,温燥脾湿,祛痰降逆,以开中焦气分之湿结;黄连苦寒降泄,清泄胃热而燥湿,以开中焦气分之热结。二者配伍,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开苦降以调其升降。能泻心消湿热之痞,化痰浊之结,使中焦得和,则诸症自愈。张学文认为,此药对属于寒热配对,用半夏之辛温,用黄连之苦寒,符合脾喜温,胃喜凉的特点。清热无碍祛湿,燥湿又无妨清热,相辅相成。用于治疗寒热阻滞中焦,痰火互结,气机不畅所致的胃痛、痞证等病证。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清利胸膈半夏与天南星均辛温,均可燥湿化痰。半夏专入脾胃,主治顽痰,且能降逆止呕;天南星辛开过之,兼走经络,善治

4、风痰,又能祛风定惊。二药配伍,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合而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张学文用此药对治疗顽痰咳喘、风痰眩晕等病证。半夏配干姜,燥湿化痰,温肺化饮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干姜辛热,主归肺、脾、胃经,有温肺化饮之功,既能温散肺中寒邪而利肺气之肃降,使水道通调而痰饮可化。又能温脾胃去湿浊而绝生痰之源。二者合用,温脾胃、化痰饮。张学文常用此药对治疗寒痰阻肺、咳嗽气喘、咳痰清稀等病证。此药对重在醐市化饮以治标,症状缓解后宜健脾温肾纳气以治本。半夏配丹参,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半夏性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湿痰;丹

5、参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两药配伍,既可祛湿化痰,又可活血化瘀。痰化则瘀消,瘀去则痰散。张学文用此药对,以“痰瘀同治的思想治疗痰瘀所致的胸痹、中风、积聚、顽固性头痛等疑难病。半夏配天麻,燥湿化痰,息风平肝半夏辛温,为治湿痰要药,长于燥湿化痰;天麻甘平,为治风痰要药,善于息风止晕。前人有无痰不作眩之说。用半夏燥化湿痰以治其本,用天麻息风平肝而治其标。二药配对,标本兼顾,功专化痰息风,治眩晕、头痛。脾胃论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张学文用此药对配伍橘红、茯苓、磁石、丹参、川牛膝等药,自拟成眩晕宁,用于治疗风痰上扰而致的眩晕,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显

6、著。半夏配瓜篓,化痰散结,宽胸消痞半夏辛温燥烈,化痰降逆,消痞散结。如药性本草言其消痰下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瓜篓能清热化痰,且有宽胸散结之功。二药配对,相辅为用,化痰散结,宽胸消痞之功显著。张学文用此药对治疗痰热互结之胸痹,也用此药对配伍连翘、天花粉、蒲公英等药治疗乳痈。半夏配茯苓,燥湿化痰,健脾利水半夏辛温,功擅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茯苓味甘淡,长于补脾,利水湿,且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脾喜燥而恶湿,湿去则脾运,痰涎无所以生。二药相伍,一为温燥化湿,一为淡渗利湿;一为降逆止呕治其标,一为健脾和中治其本,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利水、利水宁心之功。张学文用此药

7、对配伍治疗脾虚湿停,胃气不降之腕痞腹胀、呃逆呕吐、大便滤泄或咳嗽痰多等病症。半夏配麦冬,止咳降逆,益胃生津半夏辛温燥烈,燥湿健脾,化痰降逆;麦冬甘苦微寒,养阻益胃,润肺清心,滋而不腻。二药合用,半夏虽温,配麦冬之温燥之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不仅无害,且能传输津液,活动脾气,使麦冬滋阴生津而不腻滞,有利无弊。半夏又可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则肺津复而虚火平,降气逆而咳吐止。张学文用此药对治疗热病伤津、肺胃阴虚、肺痈、肺痿等病。典型医案患者某,女,55岁。2017年12月2日初诊:胃胀,伴反酸10余年。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月完胀满,食后尤甚,伴纳差,大便质稀,自觉腹部发凉,眼睛胀。近半个月来腿沉。平

8、素白带较多,无异味。易急躁易怒。曾有乙肝病史25年,肝纤维化。子宫肌瘤切除1年多。检杳B超示:脾大。诊见:胃部胀满不舒,唇干,舌质红,苔微黄、厚,脉沉弱。诊断:(肝胃不和型)胃痞(西医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则:调和肝胃。方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IOg,黄连6g,党参IOg,干姜6g,茯苓12g,佛手IOg,厚朴IOg,莱版子12g,通草6g,白术IOg,枳壳IOg,山药15g,生甘草IOg,珍珠草ISg,茵陈15gq15齐!L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畅情志,避风寒,注意饮食,如有不适随时就医。2018年1月6日二诊:上方服15剂后,反酸、胃胀明显减轻,排便基本正常,腿沉减轻。现自觉乏

9、力,夜休差,多梦,颜面浮肿,怕冷。食纳可。舌红,苔薄黄,边尖红,脉沉弱。上方易茯苓为茯神15g,加黄黄15g,予10齐%用法、注意事项同前。二诊服药后患者诸症均有改善,效不更方,在此基础上加减治疗1个月后无明显不适。按患者胃院胀满属于中医之胃痞。张学文认为该患者既有舌质红,苔微黄、厚,目胀等热证表现,又有腹部发凉等寒证表现;既有胃气不降之反酸,又有脾气不升之大便质稀,同时,该患者脾气急躁,易怒,属于肝气郁滞之表现,故辨证该病为寒热互结,升降失常所致之肝胃不和证。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降逆,温胃止呕;黄连苦寒泄热,散结消痞;党参、白术、山药甘温益气,补脾气之虚;佛手、厚朴

10、、枳壳、莱酸子理气除胀解肝之郁;通草、珍珠草、茵陈以利肝胆;生甘草清热并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辛开苦降,调和肝胃之效。二诊时夜休差,故易茯苓为茯神,以增安神之力,仍有浮肿、怕冷、乏力、脉沉弱之气虚表现,故加黄苗以增补气之力,继续调和肝胃,补脾益气,以善其后。小结古人有“百病兼痰之说,张学文也认为许多疑难病都和痰密切相关。张学文运用化痰要药半夏的燥湿化痰作用,配陈皮以化湿痰,配黄连以化热痰,配天南星以化风痰,配干姜以化寒痰,配丹参化痰兼以祛瘀,配天麻化痰兼以平肝,配瓜篓化痰兼以宽胸,配茯苓化痰兼以补脾,配麦冬化痰兼以滋阴。半夏能降,能散,更能和,不仅能燥,而且能润。凡哮喘、眩晕、呕吐、胸痹、积聚、梅核气、痰饮、癫狂、痫证、原因不明之发热、痰核等有痰症的疑难病症,皆可选用半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其炮制品为姜半夏、法半夏和清半夏,均无毒。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兼有调和脾胃的作用。张学文用半夏一般为315g,痰证较轻,用36g,痰证较重用15g,一般用1012go半夏生用对局部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久用或超剂量使用有肾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等不良反应。半夏内服应用炮制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不要超剂量使用,也不要长期使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2022.3.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