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21058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的力量》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逻辑的力量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2 .结合文本,辨识其违反的逻辑规律类型。3 .细读文本,能辨析逻辑谬误的类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3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导入:分析语言、思维与逻辑的关系(1)我们谈到了逻辑的相关基本知识,我们课下对于逻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也进行了思考,大家有些什么心得呢?明确:我们发现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言而喻。一个观念能够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因为语言正确的表达。审视我们的观念,并且理清逻辑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表达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发现

2、,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越有效。(2)从有效沟通的角度来看,有如下原则需要遵守:1 .说完整的句子。2 .不将主观的看法当成客观事实。3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环节:认识逻辑的基本规律(1)思考逻辑谬误”的含义。(2)思考如何尽量避免逻辑谬误。明确: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前提要真实,第二个是要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3)认识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通常意义上我们也把充足理由率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律。“同一律”的含义是: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从概念同一的角度来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从命题同一的角度来说,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用公

3、式来总结,就是A是A。“A”指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概念或者命题。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把不同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往往会造成“偷换概念”的谬误。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到:“任何真实的事物,必须在任何方面与它自身一致。”这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同一律”的总结。阅读文段,分析其对于同一律的维护: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4、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明确:这段文字就充分体现了对同一律的遵守。不矛盾律: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如果用公式来总结的话,就是A不是非A。这里的非A就是A的否定命题。违反不矛盾律往往会造成的“自相矛盾”的谬误。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就是:A或者非A。“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它有如下要点:1 .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2 .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3 .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2)依据上述学习内容,对不矛盾律和排中律进行比较。明确

5、:中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对于两者的差异有着非常精辟的概括:矛盾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舍”。排中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取”。环节二:分析下列文段违反了哪些逻辑规律(D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明确:这个语段违反了“同一律”。(2)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明确:违反了不矛盾律。(3)唐苏味道初拜相,依违无所发明,具位而已。常谓人日:“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明确:违背了排中律。(4)“

6、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明确:违背了充足理由律。环节三:讨论文本对于逻辑规律的维护分析这段文字对哪一逻辑规律进行了维护?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日:“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日:“解狐可。”平公日:“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日:“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日:“善。”遂用之。国人皆称善焉。明确:这里体现出对同一律的维护。因为晋平公的问题是:谁能当南阳令?祁黄羊回答:解狐可以。但是这个时候,晋平公犯了逻辑错误,他很好奇: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祁黄羊为什么要推荐他呢?这时候,祁黄羊的对话就富于逻辑性了,他继续讨论一开始出现的话题:谁可为之。因此,在祁黄羊的坚持下,这个话题保持了一致性。祁黄羊举贤不避仇,维护了公平与正义,也维护了逻辑的同一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