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59042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实录一、游戏激趣,引热气氛师:今天,很荣幸来到园林式的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走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此上课,备感亲切。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一一“天才知道、这是教育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具体游戏方法是通过依次展示的两组信息,猜出老师的家乡。(屏显。)第一组信息:苏堤、沈园、东山。第二组信息:苏轼、陆游、谢安。(生思考,讨论,交流。)师(揭示谜底):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所筑。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绍兴人,沈园与陆游有关,去绍兴都应该去沈园。东山与谢安的历史故事“东山再起”有关。浙江上虞人都以东山为傲,还开发了东山景

2、区。我来自浙江绍兴上虞的白马湖畔,欢迎大家到我家乡作客。(屏显白马湖春晖园全景图。)二、抛砖引玉,自然入篇师:据我课前了解,咱们班同学对宋词了解不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作为宋词知识普及课来上。(依次屏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武陵春春晚卜算子咏梅等等。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学习词牌、词派等知识。)师:知道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谁吗?生(齐):苏东坡。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豪迈啊!苏轼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这首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的作者是谁?(生默然无声。)师:这位词人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是陈亮,字同甫,就是陈同甫。生:是不是今天要学的词中提到的陈同甫?师:有同学已经注意到我

3、们今天要赏析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陈同甫”这个人。(屏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读题正音,明意入情师:读诗词,一般要做到四点:一是能读题,二是能正音,三是能明意,四是能懂情。先看这张投影,上面的作者标注和课文上的标注有点区别。区别在哪里?生(杂):多了“南宋”两个字。师: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先北宋,后南宋。辛弃疾出生时已是南宋时期。我建议大家把“南宋”标注在课文上。(生标注。)师:标题中的“陈同甫是谁?(生读注解。)师:陈同甫晚辛弃疾几年出生,颇有才华,是抗金义士,但终生未仕。陈亮和辛弃疾的友谊,由一段文学史上的佳话一一“鹅湖笔会”就可以看出。那几天,他们把酒畅谈,彻夜长聊

4、,可谓惺惺相惜。他们的很多好词就在这次相会中创作出来,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一生(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屏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解读。)师:标题中还有一个词一一“壮,我没有翻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雄壮”呢?(部分学生举手。)师:赞同者不多,那只好以词为证了。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朗读投影词作。(屏显的词作故意隙去“可怜白发生”一句。生齐读,很平淡。)师:我现在终于明白大家对“雄壮”之说认同感不强的原因了,因为我从大家的朗读中听不到丝毫“雄壮”之意。我看,还是留给同学们一些自由朗诵的时间,大家在自由诵读中寻找答案吧!(生大声朗诵,师巡视指导。)师:我刚才听到一些同学

5、有读音犹豫的字。(师板书“挑”。)师:这个字怎么读?生(杂):读第一声,读第三声师:读文言字词,不确定字音的时候,可以根据词意推断。这个字有哪几个意思呢?生:肩上挑东西。生:身上挑毛病。生:挑选,有“选择”的意思。师:是,“挑”这个词有多重意义,意义不同时读音也不同,理解为“肩上挑着或担着东西”时,读第一声,理解为“用尖的东西拨开、拨弄”这一意思时,读第三声ti0,o(师范读,生跟读。)师:那这首词中“挑”应该读一一生:第三声。师:为什么?生:这里是用东西把灯芯拨动一下。师:拨动灯芯的目的是一一生:让灯更亮一些,以便看周围的事物更清晰一些。这里主要是要看剑。师:大家的回答让我身临其境,我似乎也

6、成了辛弃疾,要“醉里挑灯”了。是不是还可以想象成辛弃疾在醉酒后的灯下,一边舞剑一边回忆征战的场景呢?读词,有时也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生自由朗读,齐声朗读;师指名一生朗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没有气势,没有读出“雄壮”的感觉。师:也就是说,你是赞同读这首词应该有“雄壮”之气,对吗?生:是。师:能否找一句,咱们一起证明一下?生:我觉得“八百里分麾下炙”这一句“雄壮”之气很足。师:你能够读出这句的气势吗?(生读,其他同学评价。)生:进步很大,有气势了。师:是,相比较而言,你的气势明显胜过刚才读的那位同学,已经触摸到英雄的气概了。不过,如果能在停顿、重音上再改进一下,会更好啊!生:老师,怎么改进

7、呢?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句的意思,你要先告诉我一下。生:将牛肉分给部下吃师:是什么样的牛肉?生:烤牛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注释中有“炙”这个词的解释。“炙”就是烤肉。师:“炙”字为什么可以解释为烤肉呢?我们用会意解字法分析一下。你们看,这个“炙”由哪两部分构成?生:上面是“夕阳”的“夕”加一点,下面是“火二师:其实,“炙”的上面是“月”的变体,而“月”在古汉语中常常与“肉”相关,也称“肉月旁”。现在,以“月”作偏旁的字,绝大多数都与人体或肉有关。比如,从我的头开始,有脑、脸一一生(杂):脖,肺,胸,腹,腿师:现在,大家明白“炙”就是将肉放在火上烘烤的意思了吧?词中,是

8、指把牛肉放在火上烤。大家想象一下,军营中出征的将士一起吃着烤熟的牛肉,喝酒聊天,这种氛围肯定可以称得上是一一生:非常雄壮。师:那么,按照句意,这句的朗读应该在哪儿停顿?生(齐):“八百里/分/麾下炙。”师:“五十弦翻塞外声”和“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意思是怎么对应的呢?生:“五十弦”指的是乐器。“翻”是演奏。“塞外声”指的是边疆的歌曲。师:乐曲演奏的是苍茫阔朗的边疆特有的战歌。这些解释课文下的注释中都有。现在,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这两句是否构成了某一种修辞?生(零星):对偶。师:如何相对的?生:“八百里”对“五十弦”,“分”对“翻”,“麾下炙”对“塞外声师:按照这样的对应,我们试着读一读。(师范读一遍

9、,生试读两遍,雄壮的气势逐渐显现。)师:这两句究竟要表现怎样的场景呢?生:大阅兵的场面。生:是出征前检阅军队。师:什么时间?生:秋天。师:什么地点?生:“沙场二师:“沙场”怎么理解?生:就是军营里吧。师:是安静的军营吗?生(齐):不是,是军营里到处都是嚓亮的号角声,气势恢宏Q师:何以见得?生:“梦回吹角连营”表现的就是这种意境。师:你的回答把我带到了这种意境,谢谢!很好!刚才,大家说季节是“秋天我想问,为什么是秋天而不是其他季节呢?比如“春天、(有学生小声轻读“沙场春点兵”。)生:“秋”比“春”更有悲凉之感,用“秋”更符合这首词整体的意境。师:对,你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很到位。点兵出征,号角连营,

10、苍茫之中是有一点雄壮悲凉之感。以秋天为背景,更能显示军营特有的气势与情景。下面,同学们齐读上阙,看看还有哪些词句也很有气势。(生齐读上阙。)生:我觉得“马作的卢飞快”这一句也很有气势。生:“弓如霹雳弦惊这一句气势更大。师:这两句中的哪些词更显气势?生:“霹雳弦惊”四个字特别明显。师:能说说意思吗?生:弓拉开之后,如霹雳一般发出巨大的惊响。师:劲道足吗?生:很足,感觉战士很有力量。师:这就是“雄壮”之气。我们还可以想象开去,如果是万箭齐发,弦声震天,是不是敌人会吓得胆战心惊呢?当然,这是想象。不过,读词运用想象会越读越生动。“的卢飞快”的气势,大家能想象一下吗?生:能。我想到了万马奔腾,那气势真

11、不得了。四、依托史料,激发共鸣师:我很喜欢“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其中,也有几个词雄壮之气非常明显。是哪几个词呢?生:”了却二生:“天下事。师:英雄所见略同。为了“天下事”,辛弃疾是如何行动的呢?(屏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师:我建议将这两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抄录在课文空白处。(生抄录。)师:你们知道“想当年”是什么时候吗?生:年轻的时候吧。师:我们来看一个材料,看完就了然于胸了。(屏显。)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山东济南人。青年时代,辛弃疾就积极投身抗金军事斗争。在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

12、师:辛弃疾能于数万敌兵之中生擒叛徒,真可谓英雄盖世。作者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雄心壮志”了。(师板书“抗敌复国的雄心壮志师:下面,同学们读一遍全词。(生朗读,雄壮感更强。)师:作者的抱负到底实现了没?生:我认为没有实现,因为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可怜白发生1生:是,投影中没有这一句。师:我是故意的。“可怜白发生”应该怎么理解?生:就是“可惜白发已经长出来了二师:是白发已经长出来了吗?生(齐):不是。师:那作者到底是“可惜”什么呢?生:可惜年纪大了。生:我认为是可惜抱负没有实现。师: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帮助你们理解。(屏显)回归南宋后,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

13、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前线。42岁至68岁,辛弃疾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度过,他把满腔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了他写的词里。师:大家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时的年龄吗?(生摇头。)师:辛弃疾写这首词时49岁。此时,他在做什么?生:根据材料,他应该是闲居农村。师:是,辛弃疾正当领军打仗收复失地的壮年,却只能在农村消遣时光。他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生:无奈。生:郁闷。师:还有壮志难酬的感叹。总之,这时的他心情很复杂!“可怜白发生”将辛弃疾从梦中的雄壮威武拉回到了“哀怜”的现实。(师板书“梦境现实”。)师:他空有报国之志,却怎能挡得住岁月匆匆白发已生!“可怜白发生”简直就是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因此,对于这

14、首词,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这首词在表现作者抗敌复国的雄壮之余,还体现了作者无尽的悲愤之感。(师板书“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1)师: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全词。(师生配合朗读,全班齐读全词。)师:词人挑灯看剑,梦回军营,但现实却如此无奈,让他既悲又愤。读这首词,我们看到了一个孤单的英雄的身影,此情何堪?此境何悲?我们再回头看词作中的第一个字一一“醉二你们理解“醉”的意思吗?生:喝醉酒了。生:喝醉酒后做梦了,梦醒之后梦境还历历在目。生:表面上看,是作者喝醉酒了,但我觉得作者更是心醉了,表达的是无法实现志向的无奈。师:我也有同感。这个“醉”,更多的是借酒浇愁的醉;这个“愁”,是报国无门的愁。于是,在酒醉之中,这个英雄写下了这首让人唏嘘不已的宋词名作。我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像辛弃疾这样满腔抱负立志报国的人,在当时还有没有?生:有,至少还有他的好朋友陈亮。生:还有岳飞。生:还有陆游。(屏显。)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_岳飞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沈水破,关东裂。陈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文天祥师: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他们,在羸弱的南宋,闪耀过铮铮的骨气;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